根本既深實,柯葉自滋繁。念爾無忽此,期以慶吾門。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誰誰誰是今年的“高考狀元”。一些家庭的孩子超常發揮,最終來到自己心儀的大學;也有一些家庭的孩子過度緊張,發揮失常,與心愛的大學失之交臂。不過咱們話說回來,如今的“高考狀元”是否能和“狀元”相提並論?
前段時間品史君看到這樣一則資料,中國的文理科最高學府是清華、北大,每一年平均的錄取比例約在0.07%,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算得上是真正的“萬里挑一”。那這些考上最高學府的人,在過去科舉中又相當於哪一種級別呢?
首先品史君先給大家一個肯定的回答:在古代,你想要透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情況遠比你想象中的糟糕。今天,品史君就從制度上做一個深層次的分析。
古代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由隋朝創立,最初只是引進秀才和進士,到了宋朝之後,科舉制度也逐漸被分為“三個級別”。首先就是“童生”,這也是人們俗稱的秀才。秀才沒有俸祿,但是有功名在身,屬於“天子門生”。聽起來簡單,其實也非常難,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連秀才也沒考取。
第一級叫作鄉試,一般三年一次。如果考中之後,就被稱為“中舉”。字面意思理解,即得到了“舉進士”的資格,第一名被稱為“解元”。如果中了“解元”,就夠吹一輩子了。比如諸位所熟知的唐伯虎,就曾當過“解元”,因而也被人稱之為“唐解元”;
第二級叫作會試,也是三年一考,考中的人被稱為“貢生”。在宋朝之前,這還是要經過篩選,宋朝之後,至於中過“貢生”的人,他們都會被全部錄取成為進士;第三級叫作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狀元、榜眼、探花也從這裡開始誕生。
在如今什麼地位?歷代對科舉制度都是非常的嚴格,特別是在明朝時期,只有成為“秀才”才有資格。在“童生試”中,還設定了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考取了廩膳生,才可以被稱為“秀才”,中的機率為萬分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最普通的也應該是考取重點大學的水平,也就是清華、北大。
在完成秀才考試之後,才能參加中舉考試。到了明朝時期,朝廷也直接規定了錄取的人數,一般都是參考人數的三十分之一。這裡的透過率相對來講高一點,但也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這是十分困難的。有的人都60歲了,才中了秀才。
對於那些狀元,都由皇上親自命題了,地位能低嗎?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知縣等,這在如今最少也是縣長的官職了。
品史君說綜合上面的分析看來,在如今考取一個清華或者北大,古代也不過是你仕途開始的“敲門磚”。至於我們前面所好奇的狀元地位,二者也不在一個維度上。過去的狀元最少也是如今的縣長水平,如今的狀元也不過是我們踏入名校的一個“許可證”。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