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李雄有十多個兒子,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他的侄子?
西晉末年,在關中地區發生了連年災荒,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打擊。當時飢殍遍野,很多人都因為吃不上飯而被迫變成流民往比較發達的地方遷徙。李特和他的兄弟子侄們就在這些流民當中。李特和他的兄弟們為人俠義心腸,即使自己已經吃不上飯的情況下也經常竭盡所能的幫助別人,所以他們在這些流民當中風評很好,最終被推選為這些流民的首領。
他們逃亡到南方蜀地之後,很多流民都去給富庶的家庭做長工,這樣不僅能吃飽飯,能有一個住的地方,比在外面風雨飄搖好多了。但是當時的官員覺得流民太多了,怕他們聚集在一起鬧事,給本地的經濟和治安造成衝擊,於是就像把這些流民趕出自己治理的範圍。李特作為這些流民的首領一邊向官員求情給他們這些流民一條活路,一邊帶領著流民在綿竹修建了一個大本營。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這個大本營就聚集了數萬流民。
當時管理蜀中的官員羅尚看到這些流民有組織的聚集在一起之後,危機感更嚴重了,為了防止這些流民在他的地盤生事,於是就派軍隊強行驅趕這些流民。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不僅這些流民沒有驅趕走,反而讓這些流民把自己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甚至有很多將領都死在了這場戰鬥當中。因為他們殺了官軍,已經屬於造反了,朝廷軍隊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李特也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帶著這些流民真的造反了。
流民們推舉李特作為鎮北大將軍,他的弟弟李流作為鎮東大將軍。然後由他們對流民統一管理,安排哪部分人作為士兵,哪部分人負責後勤。安排好之後他們就對廣漢進行進攻。一路勢如破竹,他們成功的攻佔廣漢之後,就找到當地的糧倉,然後拿出糧食來救濟百姓。因為他們幫助了很多百姓好好生活,所以更加手袋百姓們的愛戴。
羅尚看到這群流民越來越成氣候,於是決定擒賊先擒王。他假裝向李特求和,然後集結了地方豪傑偷襲他,李特在這場有預謀的偷襲中不幸戰死。他死了之後,他的弟弟李流成了這些流民當中最高的領袖。但是他卻沒有領導才能,於是就派人向朝廷軍隊投降。為了能讓朝廷相信他投降的誠意,甚至把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送給朝廷。
但是李特的兒子李雄卻是一個敢作敢為的英雄,比他叔叔要強多了。他多次勸阻他叔叔沒有效果之後,就不再管他的叔叔,自己帶領自己治下的軍隊打敗了朝廷軍。李流這個時候看到他侄子比他要強多了,更適合作為起義軍的領袖,就把領導權交給了李雄。於是在公元304年,李雄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更在兩年後登基當了皇帝。
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一直沒有確立太子。因為他覺得自己雖然有十幾個兒子,但是沒有一個爭氣的。他最欣賞的是他大哥的兒子李班,李班為人非常謙虛,並且很善良。在政治方面還經常給他提出很好的建議,這就讓他覺得皇位傳給這個侄子才是最靠譜的。於是在公元324年,他正式確立李班作為太子。
有很多大臣都勸李雄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是他卻不同意。他認為當初造反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是為了成立新的政權。只是因為各種因緣際會,才讓他最終當上了皇帝。而他兄長原本就是他父親的嫡長子,等到下一輩再傳給他大哥的兒子也沒毛病。很多大臣還是覺得事關重大,最好還是再考慮考慮考慮,但是他卻不為所動。
公元334年,皇帝得了重病,但是十幾個兒子卻都沒有人來看望他,只有李班衣不解帶的日夜侍奉。過了沒有多長時間,皇帝終究還是去世了,李班繼承皇位當了皇帝。而李雄的兒子們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不服,於是就準備殺死李班。
李班的兄弟們自然也能猜到他們的打算,於是也都勸李班早做打算。而他卻認為李雄剛剛去世他們就開始內鬥,如果李雄死後能知道的話,肯定也會感到心寒,所以就沒有聽取他的意見。而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念之差,讓他被他的堂兄弟們刺殺了。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班雖然有治國才能,但是為人太過善良,確實也不是當皇帝的料。我們都聽說過慈不掌兵,作為位高權重的人物,並不能考慮他自己。很有可能因為他的善良讓自己陣營陷入劣勢,到時候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掉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