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朝代,開創了封建社會的先河,沒有秦朝的大統一,也就沒有後來的歷朝歷代的輝煌,秦朝之所以偉大,除了成就了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外,也造就了一大批戰功赫赫的名將,也正是他們的南征北戰,才能使得雄心壯志的嬴政統一了六國,成就了一代霸業,在眾多的秦國名將中,其中有五位戰將戰功卓著,而排在第一位的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第五位:司馬錯。戰國時期秦國著名的戰將,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著名的縱橫家,曾和著名的縱橫家張儀有過爭論,張儀主張應先攻打韓國,司馬錯力排眾議,認為攻打韓國將導致諸侯聯合對抗秦國,而攻打蜀國則可以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還可以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打楚國。最終秦惠文王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帶兵滅亡蜀國,將蜀王貶為蜀侯,成為秦國的附屬,得蜀後,秦國更加富庶和強大而輕視周圍各國。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馬錯擔任國尉,統帥全國兵馬,並率軍攻打魏國。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接替司馬錯擔任國尉。秦昭襄王十八年,任客卿,與大良造白起一舉攻佔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司馬錯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黔中郡,迫使楚國割讓漢水以北和上庸等地給秦國,其後事蹟不詳。
第四位:章邯。是秦國末期最後的救命稻草,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秦朝支離破碎的時期,內憂外患,內有趙高、李斯等人行風作亂,弄得朝堂烏煙瘴氣、混亂不堪,外有各地起義軍此起彼伏,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他的天敵項羽,儘管這樣,章邯仍然為挽救大秦國的危亡前赴後繼,靠臨時組織起來的囚徒,痛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數十萬大軍,又破齊楚聯軍,先敗後勝,後又擊破楚軍,殺死楚軍統帥項梁,屢戰屢勝,後又陸續攻滅田臧等部,迫使陳勝逃走。
當時的秦朝內部正為權利爭鬥而進行生死相搏,剿滅諸侯義軍的重任自然就落到章邯身上,項梁死後,章邯以為楚地已不足為慮,遂率軍北上攻趙,與秦將王離合圍趙王於鉅鹿城下,趙王無奈,只好派使者向各諸侯救援,各諸侯攝於章邯的強大,無人敢去救援,最後只有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前去救援,宋義也被章邯的強悍所震懾,徘徊不前,後被項羽斬殺,項羽於是率軍馳援,並最終於鉅鹿城下大敗章邯。
章邯戰敗後,退至原駐地,與項羽隔漳水相持,這時趙高做了丞相,在朝中獨斷專權,陷害忠良,章邯害怕被趙高所害,不敢還朝,最後走投無路,只好投降了項羽,被項羽封為雍王,後來趙高殺死秦二世胡亥,立子嬰為秦王,後趙高被章邯殺死,,秦亡後,劉邦採用韓信的計策,從古道回軍,襲擊章邯部,並將章邯圍困於廢丘,最後劉邦水淹廢丘而城坡,章邯隨後拔劍自殺身亡。
第三位:王翦。戰國時期秦國著名的戰將、傑出的軍事家,系周靈王太子晉的十八世孫,少年時就喜歡軍事,到秦朝時,服侍秦始皇左右,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率兵攻打趙國的闞與,王翦所率領都是秦王朝的精兵,王翦不僅攻下闞與,還一同攻取了趙國的九座城邑。
秦始皇親政後,首先剷除了呂不韋和嫪毐,然後即開始了吞併六國的戰爭,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從郡上發兵,進攻趙國,結果遇上趙國名將李牧,打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後來王翦採用反間計除掉了李牧,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大敗趙軍,並殺死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7年),王翦攻滅燕國。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王準備攻取楚國,王翦認為必須出兵六十萬才可滅掉楚國,大將軍李信則認為二十萬即可,秦王大喜,以為王翦老了,遂用李信領兵攻打楚國,王翦因此稱病迴歸故里,結果李信大敗,秦國陣亡了七個都尉,此為秦滅六國以來少有的戰敗,秦始皇得知訊息後,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向王翦家中向他致歉,並請他率兵出征,王翦最終率領六十萬大軍大破楚軍,俘虜楚王,平定楚國,王翦因功晉封武成侯,事後,王翦即刻上表告老還鄉,無論秦始皇如何挽留,王翦都堅持隱退,從而善始善終。
第二位:白起。戰國時代秦國著名的將領,也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並位列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出生時,秦國國力已經十分強大了,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國就開始制定擊敗三晉以圖天下的宏偉戰略,此時,秦國急需統兵的將帥人才。秦昭襄王十四年,秦國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兩國,白起上任後採取避實就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繞至韓魏聯軍的後方,出其不意消滅了留守之軍,並進一步將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包圍,最終俘虜魏國統帥公孫喜,又乘勝度過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的廣大地區,此戰,白起一戰成名,被封為國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為秦國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次年,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軍攻打楚國,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楚國一蹶不振,不久被滅,白起因功受封武安君,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打趙韓魏聯軍,俘獲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人。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連下五城,斬首五萬。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長平一戰,斬殺趙軍四十餘萬,徹底除去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趙國,至此六國再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追擊,一舉殲滅趙國,不料秦昭襄王卻聽信丞相范雎話而失去滅趙的大好機會,後來秦國再次攻趙時白起稱病不出,秦昭襄王只得派遣五大夫王陵出征,結果秦軍大敗,秦軍損失4萬多人。白起病癒後,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趙,白起以失去戰機為由拒絕,秦王只好改派王乾為將圍攻邯鄲,久攻不下,秦王無奈,只好強令白起出兵,白起只好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任家附近),秦王以白起遲遲不肯奉命為由,派使者命其自刎。
第一位:蒙恬。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出身名將之家,自幼胸懷大志,他天資聰明,熟讀兵書,逐漸培養了較高的軍事素養,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率軍攻打齊國,因功被封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因功拜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兩人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之爭寵。
秦國統一天下後,蒙恬奉命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大片失地,設定三十四個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的長城連為一體,有力扼制了匈奴的南進,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不敢與之交戰,蒙恬治軍嚴明,從不偏護權貴,滿朝文武,無不怕之,有一次內侍趙高犯錯,被蒙恬依法判其死刑,後經秦始皇勸說,才免其死罪,從此趙高一看到蒙恬就渾身顫抖。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遊會稽途中患病,不久在沙丘病死,趙高封鎖了秦始皇的死訊,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於是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又威逼李斯和他們和謀,假造遺詔,賜死扶蘇、蒙恬,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趙高不從,派李斯等人前來代替蒙恬掌兵,將蒙恬囚禁,扶蘇死後,胡亥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害怕蒙恬,執意要殺死他,便散佈當初在立太子上蒙恬詆譭胡亥,胡亥於是派人賜死了蒙恬兄弟。
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他是我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