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在《滿江紅》中所書寫道“靖康之恥,臣子之恨”,是特指金人滅亡北宋一事。直到南宋將亡之前,宋人的“靖康恥和臣子恨”才勉勉強強地雪洗消滅——宋人的不作為讓蒙古人輕輕鬆鬆地消滅了金人。靖康之恥在中國歷史上是可以比肩西晉時的五胡亂華,而在有明一代,也有堪稱明版“靖康之恥”的土木堡之變,那是相當慘烈,可以視作打碎明帝國尊嚴和脊樑的一場戰爭。
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瓦剌部的領袖、蒙古太師兼大明敬順王身份的也先,以明朝拒絕貿易為理由再度發起入侵。大明朝廷在皇帝朱祁鎮一意孤行之下,開始做御駕親征的準備。數十萬明軍還未與敵軍擺好陣形開戰時,就在明英宗朱祁鎮和大太監王振的瞎指揮下弄得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又稱土木之變。
為了對付也先,為了戰勝來勢洶洶的蒙古大軍,為了滿足朱祁鎮無敵天下的軍神夢,明軍是精銳盡出,代表大明中央軍的京城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全部出動,超過二十萬的將士。這可不是明朝後期的紙糊軍隊,而是從太祖、成祖時期一脈相承保留下來的鐵血強軍,有精兵有悍將,什麼都不缺。
據成功逃回北京城的文選郎中李賢記載的《天順日錄》言:“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二十萬明軍死傷過半,死亡人數達到三分之一。剩餘的將士和輜重哪去了呢?《明史紀事本末》:“軍士脫者逾山墜谷,連日飢餓,僅得達關。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
軍士們歷經千辛萬苦,翻越高山低谷,帶著連日的飢餓回到大明關門外。二十餘萬的騾馬被蒙古人拿去,數不清的軍火輜重丟棄在路旁,等待著也先的收取。作為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隊的神機營,在此戰中灰飛煙滅,史料記載散落一地的火器有數萬件。之後明廷重新恢復三大營的建制作為大明軍事的中堅力量,奈何老兵已死,再也不能復當年勇。
從洪武大帝朱元璋和永樂大帝朱棣時期,留存下來的一大批有著不俗軍事技能和傳承武勳貴族,也在此次事變遭到了滅頂之災。要知道古時候是沒有軍校這種東西,帶兵打仗,要麼是家族有傳承,長輩教育;要麼是自己拿本兵書瞎琢磨;要麼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用生與死的經驗總結。土木堡之變前,當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時,所有武勳貴族便動員起來,幾乎是傾巢出動。
其中,英國公張輔是朱棣曾經倚重的名將、重臣。本來大軍是由張輔,但是由於王振認為此戰必勝,他會搶走自己的功勞,所以將其架空當吉祥物了。最後,土木大敗,七十餘歲的張輔稀裡糊塗的死在了亂軍之中。隨他而去的還有: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都督王貴等。
至此,明朝兩代積累的武勳貴族被一掃而空,只剩下大小貓兩三支,不成氣候了,也沒長輩管了。直接導致明朝開始出現類似宋朝那種嚴重的重文輕武的局面,軍事實力呈現斷崖式跌落,還是不可逆轉的。
武勳貴族死了這麼多,文官就少了嗎?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等。
遇難的有名有姓的文武大臣共有55位,基本上把大明中樞的重臣包攬了,造成權力的中空,文武系統全面崩潰。皇帝朱祁鎮被蒙古人俘虜,做起了籌碼威脅大明的核心統治。若是有人運氣好,有著官身或功名留在北京城,隨隨便便就升官當官了。
慘烈的土木堡之變,的確稱得上是明版的“靖康之恥”。幸好于謙等大臣穩住北京城內的局面,不然衣冠南渡的慘劇又要重現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