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上冊的學習正式開啟,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本節知識彙總一、宋初專制集權的強化
1.背景:
(1)唐中後期三省六部制的演變,中書門下成為最高機構,相權膨脹;
(2)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武將干政,中央集權的削弱;
(3)宋初統治者對前代經驗與教訓的吸取。
2.措施:
(1)中央:分割相權。(二府三司制)
①一正:中書門下(政事堂)作為行政機構,設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權。
②三副:副相參知政事分割行政權;樞密院長官樞密使分割軍權;三司使分割財權。
(2)地方:全面收權。
①軍事——收精兵:“杯酒釋兵權”,“強幹弱枝”;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更戍法”。
②行政——削實權:所有州直屬中央;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官掌地方性政權;設通判監督地方。地方實行路、州、縣三級。
③財政——制錢谷:由轉運使負責,將地方賦稅(除一小部分作地方開支外)運送到京師或指定地點。
④司法——強複審,死刑需報中央複審核准,強化中央對地方司法權的掌控。
(3) 監察制度:設提點刑獄司,專職監察刑獄。
(4) 官僚體制:科舉制的完善與文官體制的發展。
3. 影響:
(1)積極:
①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
②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專制集權;
(2)消極:
①中樞權力分割過細,降低了行政效率,致使政治風氣保守疲沓;
②不利於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③逐漸形成“三冗”局面,為北宋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二、北宋的統治危機
1.邊境危機:
(1)原因:
①北宋政府的積貧積弱;
②北宋的守內虛外、強幹弱枝;
③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遼宋西夏連年征戰,民族矛盾激化。
(2)表現:
①北部:
A.遼朝佔領燕雲十六州;
B.時常南下侵擾,透過“歲幣”、盟約等勉強安定。
②西北:與西夏屢戰屢敗,透過“歲賜”維持穩定
2. 財政危機:一職多官、恩蔭、科舉等導致“冗官”,擴充軍隊導致“冗兵”,加之戰爭賠款、邊疆危機、大興土木等導致“冗費”,致使宋朝積貧。
3. 政治危機:收回兵權、分割軍權,分化事權,軍隊戰鬥力弱、行政效率低下,致使宋朝積弱;土地兼併嚴重、苛捐雜稅繁重,激化階級矛盾,致使政治危機。
三、北宋的改革
1. 慶曆新政(1043年—1045年)
(1)背景:
①宋夏戰爭的失敗激化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
②為革除弊政、維護封建統治。
(2)人物:范仲淹、宋仁宗
(3)核心:整頓吏治
(4)結果:失敗
(5)失敗原因:改革觸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反對;宋仁宗動搖。
(6)影響:揭開了北宋變法改革的序幕
2.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1069年—1085年)
(1)背景:
①必要性:積貧積弱導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會危機:財政、邊疆和政治危機;
②可能性:
A.“慶曆新政”為王安石變法提供了經驗教訓;
B.王安石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和改革決心;
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宰相,推行變法。
③目的:擺脫積貧積弱和社會危機,實現富國強兵,鞏固封建統治。
(2)核心:富國強兵
(3)措施:
①富國: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均輸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
②強兵: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軍器監
③育才:
A.改革科舉制:廢詩賦取士舊制,以經義策論取士
B.整頓太學:撰注教材《三經新義》,作為考試依據
(4)評價:
①性質: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進行區域性調整,是社會改良性質的改革。
②積極性:
A.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B.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C.王安石勇於改革和敢於鬥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③侷限性:
A.未觸動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B.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負擔依然沉重。
四、南宋的偏安(1127年-1279年)
1.原因:
(1)外部:
①金的崛起、勵精圖治、實力強大;
②金滅遼及北宋(靖康之變)。
(2)內部:
①連年征戰、歲幣,造成內部空虛;
②統治腐朽、無能,破壞軍民抗金斗爭;
③長期重文輕武、守內虛外。
2. 南宋建國:1127年,宋高宗趙構於臨安建國
3. 金與南宋:
(1)岳飛抗金
(2)宋金議和: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後“世為侄國”,南宋與金對峙局面形成
來源:內容來源於網路,轉載僅為分享,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