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一個故事:
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
胾
,無切肉,又不置
櫡
。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櫡。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這段記載講的是漢景帝有一次請周亞夫吃飯,在上菜的時候,特意給他上了一大塊肉,而且這 肉還是一塊整肉,並沒給他筷子。
看到這個情況周亞夫就很氣,他給管食物的人遞眼色,意思是:“給我拿筷子。然而管食物的人就像沒有看懂他的意思一樣,就是不動,周亞夫大為憤怒。
而此時,漢景帝卻開始裝糊塗說:”怎麼,愛卿,這麼多吃的還不夠吃的嗎?
周亞夫也不說明,站起謝恩,然而就離席而去。看著周亞夫離開的背影,漢景帝說:“周亞夫是不能用了,這樣的人,是不會聽從少主的安排的。
提起周亞夫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周亞夫軍細柳》這篇文章吧,周亞夫是漢代開國將軍周勃的兒子,周勃在漢朝開國功勳之中,並不算最厲害的人,但他卻笑到了最後。
周勃留名青名最大的原因在於他的一次站隊,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把持了朝政,扶植了一批呂家後人,呂后去世後,漢朝面臨著一個選擇,那就是到底是把政權還給劉氏,還是繼續讓呂氏把持朝政。
這時周勃和陳平堅定的站在了一起,決定把政權還給劉氏,平定了諸呂,所以漢文帝繼位之後,周勃成了復興劉氏政權的最大功臣之一,因此得以出將入相。
《史記》說:“勃為人木強敦厚,高祖以為可屬大事。勃不好文學。”
意思是指周勃並沒有什麼文化程度,在當丞相的期間,政務處理上也不是很能勝任。除了打仗那點功勞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關鍵時刻站對了隊。
而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他一生的有兩次大的功績,讓他也得以出將入相。
周亞夫第一次出名是“細柳閱兵”這件事,當時皇帝前去閱兵,周亞夫嚴格要求皇帝遵守軍營紀錄,因此讓他的軍中聲威大震,軍隊的紀律性非常高。
古代的名將對部隊的紀律要求性都特別高,但敢要求皇帝也要遵循軍營紀律的,古往今來他還是獨一個。
周亞夫一生因為兩場大戰而出名,第1場是打敗了匈奴的入侵,第2場是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七國之亂。
這場仗,周亞夫嚴格執行作戰計劃,把梁王當誘餌,被叛軍一頓猛攻,梁王讓周亞夫救援,周亞夫堅持不去,他認為自己帶著10萬主力軍和50萬地方叛軍去硬幹,肯定是一場消耗戰,最好的辦法是先斷了叛軍的糧道,再用“示弱”的方法,讓叛軍驕傲鬆懈,最後設伏奇襲叛軍。
最後證明周亞夫這一招確實非常有效,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這場叛亂,但把梁王當棋子使這件事,樑子算是結下了。
周亞夫雖然說是一代名將,為大漢朝江山的長治久安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皇帝眼裡他也是一個隱藏的憂患,在細柳閱兵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一個軍隊如果連皇帝都不當回事,只聽將軍的,那這個將軍想造反時,那就太危險了。
所以,漢景帝直接把周亞夫從將軍提升為宰相,這表面上是升官,實際上是剝奪了他的軍權。
顯然武將出身的他,並不是能適應文臣這樣的工作,他在朝堂上也講軍中那一套,講規矩,講紀律。
經常與漢景帝意見相左,漢景帝想廢除太子劉榮改立劉徹,周亞夫反對。
漢景帝想拉攏匈奴,把投降過來的五個人封為侯,周亞夫反對。
竇太后想封自己的弟弟為侯,周亞夫反對。
儘管周亞夫都是站在公道的立場上的,在道德上是對的,但那畢竟是家天下的封建社會,皇帝的喜好才是第一標準。
一般來講,在作戰期間將領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皇帝一般都會接受的,但在和平時期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宰相,這個角色其實就是皇帝的高階助理,如果經常和皇帝意見不一致,那關鍵時候怎麼辦事,就有學問了,陳平在這一點上就做的特別老道。
他也經常與漢文帝意見不一致,但每次意見不同時,他都會拿出另一套與皇帝心意一樣的方案來,總之他明白一個道理,必須跟著老大的意見走。顯然周亞夫就沒有這麼靈活了,他非常堅持自己的原則,只要他認為是對的,就絕對不願意改變。
這種處理方式,肯定是會為給自己帶來麻煩的。
此時,漢景帝也日漸衰老,他也預感到自己即將不久於世,他得為自己年少的兒子漢武帝劉徹做好鋪墊工作。
所以就有了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這事。
這其實也是周亞夫最後的生機,但可惜,周亞夫沒有看懂,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
漢景帝請他吃飯,故意給他一塊整肉,不給筷子,其實是想告訴周亞夫,你今天的榮耀(面前的這塊大肉)其實都是我們皇家給的,既然你想要這一份榮耀,那你就得按我們的規矩來。聽話,就是切好了,用筷子夾著吃,但你現在不聽話,還想吃這塊肉,那你就只能按我的方式,用手抓著吃。
你若是聽話,抓起來就啃,這份榮耀就還是你的。
顯然,周亞夫沒看懂漢景帝的這個啞謎,他以為漢景帝是在羞辱他,所以轉身就走了。
不久之後,周亞夫因為謀反罪被抓了,而且理由也非常奇葩。
周亞夫知道自己快死了,就讓兒子為他買一些甲盾之類冥器,在漢朝,私自藏甲冑被視為謀反。
廷尉問他說:“君侯欲反耶?”周亞夫說:“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耶?”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從這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出,審案子的人也不相信他要謀反,只是現在皇帝需要你謀反,你就是謀反,於是,周亞夫“因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周亞夫死後,漢景帝又封了周勃的另一個兒子為平曲侯,以延續周家的爵位,從這可以看出漢景帝知道周家的功勞,只是因為政治需要,不得不除掉周亞夫罷了。
司馬遷說:“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刃,
穰
苴
曷
有加焉!足己而不學,守節而不遜,終以究困,悲夫!”
司馬遷對周亞夫的評價很高,將他比作戰國名將司馬穰苴,同時他做事太堅持原則,不聽皇帝的話,最終造就了自己的悲劇,所以司馬遷說:“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