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0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於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後退。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麥克阿瑟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

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第13兵團過江後,於10月20日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是美國五星上將,號稱二戰名將,這位駐日美軍的日本“太上皇”一向傲慢自大、狂妄不可一世,甚至連美國總統杜魯門也沒放在眼裡。9月15日,他親自策劃、指揮仁川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10月19日,指揮美軍攻佔平壤。麥克阿瑟站在高地上,嘴裡叼著他那標誌性的玉米芯菸斗,傲慢地向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宣佈道:“親愛的沃克,我命令你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一定要佔領全朝鮮。” 可笑的是,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敵15000多人。二個月後(12月23日),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為了去第25步兵師看望他的兒子山姆·沃克上尉,在漢城北部的一次吉普車事故中喪生。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如果說“聯合國軍”在第一次戰役的失敗,是由於美軍情報失誤造成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新任命的國防部長喬治·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均樂觀地認為面對軍事力量強大的美國,中國不會出兵)。那麼,“聯合國軍”在第二次戰役完敗,則完全是麥克阿瑟唯我獨尊、好出風頭的個性造成的。根據情報顯示,麥克阿瑟雖然已經發覺志願軍入朝參戰,但他卻估計志願軍參戰只不過是為保衛中國東北邊界地區。11月24日,麥克阿瑟像往常一樣,叼著菸斗又下達命令,發動了在“聖誕節”(12月25日)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歷史好像總愛跟這位叼著菸斗耍酷的美國五星上將開玩笑似的,每次麥克阿瑟都想打個勝仗,然後好好過個大節(“感恩節”“聖誕節”),然而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志願軍按預定計劃,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地區後,立即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於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被迫棄平壤、元山,分從陸路、海路退至“三八線”以南,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敵36000多人,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被美國操縱的“聯合國軍”遭到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沉重打擊後,全線崩潰,被迫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地區轉入防禦。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對戰爭失敗責任問題互相攻訐,對是否堅持朝鮮戰爭產生意見分歧。美國政府那些所謂的精英們,從其全球戰略出發,決意堅持侵朝戰爭。12月14日,美國與英國磋商後,操縱聯合國透過成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鼓吹先停火後談判,企圖爭取時間,重整軍隊,準備再戰。1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決定擴大徵兵計劃,比過去增加了一倍。同時加緊軍工生產,增強軍事力量。

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與此同時,我方也在加緊研判對手的情況,彭德懷和志司的其他領導發現一個奇觀的現象,在經歷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後,特別是由李奇微中將代替陣亡的沃克中將任第 8 集團軍司令以後,美軍開始有計劃的退守三八線地區。李奇微是個心思縝密、善於觀察的軍人,當他到達前線時就察覺出整個部隊士氣低落,沒有鬥志,並且發現部隊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所以他準備放棄一些陣地,吸引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主動南下追擊。當第三次戰役打響以後,美軍有計劃地迅速撤退,而且還幾乎帶上了全部的武器裝備。戰爭中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最高目標。美軍的有生力量沒有損失,人家為什麼跟你談判,這對我軍是極不利的。在戰爭雙方中,拳頭才是硬道理,我軍的軍事傳統歷來主張在戰爭中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更多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根據這些現象,彭德懷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上報了這一情況。毛主席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不僅時刻關注著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敵情;也密切注意觀察著國際形勢的變化。1950 年 12 月13日,毛主席給彭德懷的電報中指出“目前英、美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捲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進行的進攻戰役。

西線由“旋風將軍”韓先楚副司令指揮第 38 軍、39 軍、40 軍和 50軍,及朝鮮人民軍第1 軍團為主攻方向。其東線由 42 軍軍長吳瑞林指揮第 42 軍和 66 軍,其主要目的是阻敵增援,配合西線作戰。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佔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並適時停止了戰役追擊。第三次戰役共殲敵19000多人。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三次戰役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打疼了“聯合國軍”的屁股;也打掉了美國的囂張氣焰。同時,志願軍的一些弱點也暴露出來了,那就是後勤補給跟不上。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彭德懷意識到,後勤補給跟不上,這仗打起來就很困難,要想打勝仗,必須先解決後勤補給問題。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1951 年 2 月, 一輛汽車駛離北京西郊機場,直向中南海駛去。 車上坐著的是彭德懷。他這次回國是要當面向毛澤東彙報朝鮮戰場上的許多困難問題,以求得中央儘快解決。可是,毛澤東不在中南海,他正在玉泉山的靜明園裡。彭德懷立即讓司機調轉車頭

向西郊開去。 進入玉泉山靜明園時,正是午後 1 時,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迎上前說:“彭總, 主席正在休息,你先吃飯,等主席起來再談吧!”警衛員也說:“請彭總等一等。 ”彭德懷心急火燎,瞪起眼睛嚴肅地說:“我有急事要立即向毛主席彙報! ”秘書和警衛人員還想攔阻,彭德懷卻顧不得這些, 大步走去,推開房門進到屋內。毛澤東知道彭德懷要來,也瞭解他的性格,一面起床穿衣,一面風趣地說:“只有你彭老總才會在人家睡覺的時候闖進來提意見。”“我這次冒險回來,是因為國內對志願軍當前在朝鮮戰場面臨的嚴重困難不太瞭解,如不盡快改善和解決,將影響到朝鮮戰爭的勝敗。”彭德懷直截了當地說。毛澤東收起了笑容問:“那裡有些什麼問題? ”彭德懷說:“現在志願軍的情況,一是經過三次戰役後,傷亡很大,既不能抓到俘虜補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動員青年參軍,戰鬥力已明顯削弱。二是敵機轟炸,道路、車輛毀壞嚴重, 物資供應很不及時。三是部隊越過三八線作戰,正是嚴冬季節,朝鮮東西兩面是海,寒風襲人,而戰士經過作戰,衣服鞋襪均破爛不堪,生病凍傷已是普遍現象。四是三八線以南是無糧區,幾十萬志願軍既得不到充足的糧食,更得不到新鮮蔬菜,斷炊現象非常普遍,戰士靠一把炒麵一把雪堅持作戰,營養不良,體力下降,甚至許多人患夜盲症,嚴重影響戰鬥力。美軍飛機晝夜轟炸,而我們現在一無空軍掩護, 二無足夠的高射火炮,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後方運輸,我們就無法儘快取得戰爭勝利。”彭德懷講完之後,毛澤東說:“中央對志願軍在朝鮮前線的處境還了解的不夠,根據現在的情況看,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你彭老總的意見是對的,要做長期準備。我馬上通知恩來同志,請他立即召集政務院和軍隊有關單位的領導人,你倆共同召開一次支援前線的緊急會議,專門研究和落實急 需解決的問題。”

回到北京的第三天,彭德懷早早來到中南海居仁堂 , 這裡是總參謀部指揮作戰的場所, 政務院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要在這裡的會議大廳召集支援志願軍的緊急會議。彭德懷在會上介紹了前線的情況,講了兵員不足、物資缺乏、缺糧缺彈等嚴重困難。他說:“如果不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前線的作戰行動,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希望國內各行各業、軍隊和地方都全力支援前線,特別是空軍和高射武器應儘快入朝參加掩護後方運輸線。”周恩來接著彭德懷的話說:“彭總講到的前線的困難,已向毛主席彙報過,主席很關心,我們國內要盡一切努力支援前線。”可是,在討論到具體問題如何落實時,有的人就說國內機構剛剛建立,也很困難,許多問題一時難以解決。看到這種情況,彭德懷立刻火冒三丈,他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吼道:“這也困難,那也困難,難道就是你們愛國,難道志願軍戰士們都是豬,他們不知道愛國? 你們去前線看看,戰士們吃的什麼,穿的什麼!現在第一線部隊的艱苦程度甚至超過長征時期,傷亡了那麼多戰士,他們為誰犧牲?為誰流血?現在既沒有飛機,高射炮又很少,後方供應根本沒保障,武器、彈藥、吃的、穿的,經常在途中被敵機炸燬,戰士們死的、傷的、餓死的、凍死的,這些都是年輕可愛的娃娃呀,難道國內就不能克服困難嗎?”會場上鴉雀無聲。不少人都知道彭德懷火氣大,但沒想到他會在這樣的會上發這麼大的火。他們相互看著,不知該怎麼說。周恩來似乎並不感到意外。他知道,不到特別困難的境地,彭德懷是不會回國的,更不會直闖毛澤東的臥室,這正是他耿直坦蕩、光明磊落、一身正氣的流露。於是,就勸說道:“彭總不要著急嘛,這些困難我們一定能解決的。”散會後,周恩來對彭德懷說:“我要向主席報告,繼續召開會議,一定解決前線的困難。”彭德懷憂心如焚地說:“前線情況緊張,敵人又開始進攻志願軍陣地了,我得趕快回去。”周恩來語氣肯定地說:“你先回去,困難我來解決。”彭德懷連忙說:“感謝總理!”周恩來接過話說:“應該感謝你,感謝前方的將士,是你們頂住美軍,援助了朝鮮,也保衛了祖國!”很快,北京等幾大城市的幹部群眾響應號召,晝夜為志願軍趕製炒麵,並迅速送往朝鮮,緩解了志願軍的斷糧之苦。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後來,隨著條件的改善,國內的支援工作逐漸走上了正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419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美援朝三次戰役之後,彭德懷究竟因何事怒拍桌子,臺下鴉雀無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