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隆中對》還稱不上“三國第一謀”的美譽,在同時代有很多設想都極為精彩。
《隆中對》因為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再加上《三國演義》在社會上的影響,被很多人熟知。因為它傳遞出的戰略遠見,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三國中最為精彩的謀略。
但如果考察史實就可知道,《隆中對》中所講述的天下格局其實是當時一流謀士的共識,並且有人早在諸葛亮之前就已經提出過這種構想了。
所以,認為《隆中對》是三國第一謀的想法有偏頗。下面就對這一天下格局的構想做一個簡單的解析,並看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謀士是如何來預見這一格局的。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第一,《隆中對》都講了什麼內容
《隆中對》中,諸葛亮主要給劉備講了三件事,可以看作能讓劉備統一天下的“三步走”。
首先,提出聯吳抗曹的外交政策。
透過對曹操和孫權力量的分析,認為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但是,曹操的力量強大,孫權的優勢在於固守,力量相對弱小。
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聯合孫吳,共同抵抗曹操,作為儲存自身的方法。
其次,提出荊州、益州兩處根據地的建設。
諸葛亮介紹荊州的地利:
“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先取荊州,然後再圖兩川,做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劉備的王霸之路就是從取得荊州開始的。
而“隆中對”實際上就達到了這一步,然後隨著荊州的丟失而夭折了,第三步成為了構想。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最後,規劃統一天下的進軍路線。
由荊州北上,漢中牽制,可以讓曹魏陷入兩線作戰;以益州為大本營,從荊州東進,可以攻取東吳。這是《隆中對》最終的戰略目的。從三足鼎立變成二分天下,進而達到一統。
這種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所以曹操在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敗給劉備的同時,孫吳撕毀孫劉聯盟,和曹魏一起擒殺了關羽,將蜀漢勢力從荊州清除。
《隆中對》的構想就此夭折。
第二、有人在諸葛亮之前就提出過這個構想
如果此種格局唯有諸葛亮一個人提出來,那《隆中對》被認為是“三國第一謀”絕不為過。但實際上,不止一個人提出過類似的構想了。
公元200年,魯肅為孫權規劃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據《三國志·魯肅傳》記載: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可以看出,魯肅也同樣看出來了,曹操是不能硬碰的,只有發揮優勢,固守江東,奪取荊州,然後再逆江而上,攻取兩川,與曹操劃江而治。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其路線也是從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與《隆中對》的構想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站在東吳的角度來看格局的衍變。
《隆中對》的提出實在公元207或者公元208年,魯肅和孫權的這次對話在公元200年,早了諸葛亮7年多的時間。
甘寧同樣對孫權提出過此種規劃路線。
據《三國志·甘寧傳》記載:
“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可以看到,甘寧這種“二分天下”的路線其實是和魯肅同樣的規劃,也是從“三分”變為“兩分”。
可見,佔據荊州,攻取兩川,《隆中對》所提出來的戰略規劃其實是當時一流謀士的共識,並不是諸葛亮獨到眼光。
第三,和《隆中對》等格局同等重要的,還有毛玠的理論
毛玠這個人在《三國演義》當中戲份不多,所以人們對他的熟悉程度也不高。但是這個人憑著他對曹操的一次諫言,足以被列為一流謀士之中。
據《三國志·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中記載,毛玠向曹操規劃了天下大計: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和《隆中對》一樣,毛玠先是分析了國家現狀,認為現在是諸侯割據,百姓流離,袁紹、劉表等人勢力強大,但是都沒有遠慮。這就是曹操能崛起的良機。
毛玠根據現狀,認為只要能讓百姓安定下來,從事生產,就能使得自己的勢力逐漸壯大。所以,他對曹操建議了三件事:
修耕植。
即吸引人口來自己的根據地從事生產活動。
畜軍資。
即施行屯田制,軍民一同生產,按比例分配,幫助百姓的同時還能積蓄糧草,兵勇閒暇時刻還可以作為生產力使用。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大義上佔據名分,自此之後,除了曹操之外,袁紹、劉表、劉備、孫權都不敢公然與曹操決裂。
這三條建議被曹操採納,自此一個不怎麼強盛的軍閥發展成為了一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諸侯,為曹操統一北方、逐鹿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從曹操陣營的角度來看,毛玠謀略的大局觀並不遜色《隆中對》絲毫。
毛玠並沒有提出三分天下的設想,是因為在曹操勢力在施行了其建議之後,必然會成為最強的一股力量,只需要逐步掃滅諸侯,達到一統。並不像劉備、孫權等人一樣,需要先壯大自己,然後再圖發展。
毛玠是站在曹操勢力的角度來考慮天下的格局變化,認為天下只能在曹操的不斷征伐中,由“群雄割據”變成“五分天下”、“四分天下”、“三分天下”、“二分天下”、“一統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其中一個過程而已,並不值得刻意討論。
這樣來說,《隆中對》還不能稱得上是“三國第一謀”,起碼有很多設想都不遜色於它。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69 字。

轉載請註明: 《隆中對》是不是三國第一謀?一起盤點三國頂級謀臣的精彩謀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