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內卷化競爭:學生一代比一代累,拼命學習也難改命運

由 無英 釋出於 經典

有人說,中國已經進入了內卷時代,高考就是內卷時代最典型的例子。今年高考後, 一則訊息引起了無數人關注,河北省居然有108名考生成績在700分以上!考700分的大佬可能上不了清華北大!

高考關係無數家庭和學子的命運,所有學生都在拼命學習,家長想方設法的找各種補課班。然而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分數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考上好學校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考生和家長無休止的學習、無休止的投入,往往還難以達到理想的結果。

補習班前的家長

從小學到高中,學生不斷從拼自己逐漸變成了拼爹媽,拼資源,各種興趣補習班應接不暇,高考成績不佳,選擇復讀,復讀生與應屆生同臺競爭,前者擠壓後者的生存空間,原本的分數能上211,卻因為人數過多,最後只能上一本,落榜的應屆生迫於無奈,只好選擇復讀,如此迴圈,讓每一屆學生都苦不堪言。

一個朋友的兒子今年剛上初一,英語成績一直很差,每次考試都被這一科拉低了分數,朋友咬咬牙,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不久之後孩子的英語成績真的上升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孩子同學的家長聽到這個事後,也給孩子報了補習班,甚至是“全面強化”,一科都不落下。

看到這個情況,朋友只好又給孩子報了其他科的補習班,就像獵豹追尋獵物一樣,家長把教育看得格外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拼孩子已成過去,現在拼爹媽才是最狠的。

另一位母親的女兒今年讀高二,明年就要參加高考了,為了讓她“出人頭地”,這個母親嚴格把控著女兒的時間,那一張時間安排表滿滿一頁,看得讓人頭皮發麻。

短板補齊,特長加強,為了成績,孩子不需要自己的時間,這就是現在家長教育孩子的一貫方式。“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很累,但她們班上的同學那麼優秀,還選擇去報補習班,難道我能眼睜睜看著孩子被家庭背景壓垮嗎?”

各種補習班應接不暇

拼,成了全家人的事情。當一個學生選擇藉助外力的時候,其他學生自然也會選擇同樣的做法,家長更是百分之一萬的支援,教育,從比自己逐漸變成了比肩其他人,有人比班上同學,有人比全校,還有人比整個市。

面對孩子的競爭,無數家長選擇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補習,有空的甚至還自己去做筆記給孩子,孩子上數學,家長上英語,以最大化的效率去學習,孩子拼不算什麼,家長和孩子需要一起拼。

補習班的口號萬年不變,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無數家長為之瘋狂,讓自己的孩子平凡,這是每個父母最難接受的現實。

如果說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習只算是輕度的內卷化,那麼高考可以說是陷入一個死迴圈。

從高考來說,高等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每年高校錄取名額,尤其是好高校的名額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每年不斷擴大的考生人數的需求。因此,為了上一個好學校,所有的考生都要極端地壓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爭取考試成績,哪怕一丁點的提高。你每天學習12個小時,那我就每天學習18個小時;你每天做8套卷子,我每天就做12套卷子;你從小學就拼命上課外輔導班,我從幼兒園就開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一樣不落……競爭似乎永無止境,浪費了大好年華和無數金錢,換來的可能就是高考比你多1分。但這1分的結果,可能就是你落榜,我上榜。大家都不想這樣,但又都不得不這樣。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大家都留出時間精力,去玩,去發展更多的興趣愛好,但在內卷化的情況下,進入囚徒困境。

因學習過度疲憊不堪的學生

高考給了無數學生改變命運的機會,但為什麼會出現內卷化的現象呢?

國家允許補習班的存在,也就意味著認可家長透過自己的經濟條件給予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條件,但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比肩上別人,硬生生把孩子抬到一個不屬於他的高度,這是很錯誤的選擇。

縱觀各省高考狀元,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很少去參加什麼補習班,而是選擇了自己努力學習,另類的渠道盡管能讓孩子快速提高成績,但卻達不到真正的巔峰,其實最好的補習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關心,以及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社會的競爭風氣越來越殘酷,而不少家長把這種風氣帶到孩子的教育上來,這是造成教育內卷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時代在不斷髮展,我們的教育條件也越來越好,但在這種欣欣向榮的表面下,教育內卷化的問題愈演愈烈,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一下,盲目的隨從比拼只會加劇這種現象,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所謂內卷化,通常意義上的理解就是透過不斷在某些領域重複投入資源,以期在競爭中獲取一些優勢,這樣又引起更多人繼續投入資源,從而引起惡性迴圈。雖然大家都越來越拼命學習了,但是教育資源總量並沒有變多,而且這種辛苦對於考生整體來講,有百害而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