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畢業生湧入教培行業”引熱議 別讓名校光環助推教育焦慮

“清北畢業生湧入教培行業”引熱議 別讓名校光環助推教育焦慮
近日,一篇《那些清北畢業生,回到了教培工廠》的文章,引發輿論對“清北畢業生湧入教培行業”的討論。文中寫道,無論線下還是線上,清北學生都是教培行業青睞的物件。這些選拔制度下的優勝者,擁有學生家長信賴的招牌。

曹林 中國青年報高階編輯、北大新聞評論課兼職教師:“清北畢業生湧入教培行業”,有人擔憂這會加劇教育焦慮,形成應試的惡性迴圈,有人覺得這是清北畢業生的就業自由,別用偏見綁架他們的未來。那麼,身在這些名校的學生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這學期我在北大講授新聞評論課,課堂上就這一話題進行討論時,不同角度的激盪讓我看到了北大的相容幷包和學生的思想活躍。有意思的是,同學們很少代入自己的“北大身份”,而更多以超脫的視角看待這一社會現象。他們覺得,北大人這個身份可能是暫時、臨時的,而“公共人”的身份則是恆久的。我欣賞他們的這種跳脫臨時身份的公共視角,讓自己的觀察更加理性和客觀。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這正是評論作為一個公共文體的本義。

程子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三本科生:這個時代,焦慮成了社會熱詞。孩子有成績焦慮、升學焦慮,家長有收入焦慮、階層下滑焦慮,清北畢業生有就業焦慮、身份焦慮。幾種焦慮交織起來,反而助推了教培行業的發展。業內為清北畢業生開出的令人咂舌的高薪、“北大學姐帶你學”等爆款系列課程和進入教培行業十年就“財務自由”的神話,無一不讓清北畢業生的金字招牌晃了大家的眼。

然而,拋開清北的光環,考得好,就一定能教得好嗎?教培機構和家長對清北畢業生的偏愛,是不是陷入了學歷迷思?單從專業性上看,非教育專業出身的清北學生未必能勝過老牌師範大學畢業生。他們在教培行業所獨具的,不過是值得炒作的學歷出身和頗具“傳奇色彩”的個人成長故事。

教培機構為清北畢業生開出的高薪,能否使教育質量大幅提升還是個未知數,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家長們的錢包。“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少教培機構的課程都是統一編寫,再交給授課教師照本宣科,高薪聘請的“清北名師”並不見得有特別優勢。然而不明真相的家長為了使孩子們不落後,卻著急掏了錢包。

高薪神話成了校園談資也不是什麼好現象。與低門檻高薪酬的教培機構崗位相比,需要豐富教育經歷打底的科研崗位反倒沒那麼“香”了。“業內神話”對身份的透支,無形之中也向在校學生傳遞著就業與薪資焦慮。清北學生也應該反躬自思,究竟是懷著對教育行業的熱情與嚮往,還是隻想憑著學歷的噱頭一步擠進名師之列?畢竟在教培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沒有一點情懷和理想,恐怕會給學生、家長和未來的自己都挖了一個大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54 字。

轉載請註明: “清北畢業生湧入教培行業”引熱議 別讓名校光環助推教育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