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1日),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百餘所知名高中的校長齊聚同濟大學,出席同濟大學2023年中學校長論壇,共話“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創新發展”,大學和中學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共同致力於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表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需要大學和中學同向同行、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緊密銜接。近年來,同濟大學以人工智慧全面賦能傳統學科轉型升級,推動學校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他希望各位校長與大學共同探討“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創新發展”這一時代課題,全面深化雙方合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作了題為《把握數字本質,不斷提升人機融合水平》的主題報告。他表示,數字技術正推動教育變革創新,教育是人和人的互動,教育數字化具有複雜性和特殊性,人機融合是教育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只有人和機器融為一體,實現人機互動、人機融合,教育數字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江蘇省天一中學校長朱卓君分享了該校“三高協同”育人方式的創新實踐。他表示,中學教育要發現具有創新潛能的“種子”,培育適合種子萌芽的優質“土壤”,並且精耕有利於學生個性成長的“試驗田”。該校積極推進高中與高校院所、與高新企業、與高中展開合作,協同培養創新人才。
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作了題為《國際化和資訊化賦能同濟特色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他表示,國際化是一流大學的建設手段,也是一流大學的一個重要內涵。同濟大學的國際合作育人,是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國際合作已成為學校的育人文化。同時,資訊化也賦能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和特色人才培養。
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新生院院長、國豪書院執行院長趙憲忠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系列探索實踐及其成效。他表示,學校積極致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樑和專業精英,正在以人工智慧賦能學科專業,將優勢學科勢能轉化為人才培養動能,著力夯實學生的共性基礎,強化個性發展,讓學生在同濟成就夢想。
隨後,與會校長們圍繞主題展開了分組討論。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培明,副校長雷星暉、婁永琪分別參加了小組討論。分組討論中,中學校長們發言踴躍,紛紛表示人工智慧技術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新挑戰,需要大學和中學共同深入研討、攜手應對。他們認為,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是大學和中學肩負的共同使命,希望同濟大學繼續發揮學科專家優勢,給予中學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更多支援和幫助,中學和大學聯手推進人才早發現、貫通式培養,面向未來共同培養造就更多優秀人才。
作者:吳金嬌 通訊員黃艾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同濟大學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