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學校讓我們遇見一位熱心、友善、盡責的宿管師傅!”新學期伊始,一封佈滿學生手寫簽名的感謝信在大連理工大學師生中傳閱,溫暖著每一個人。這是29舍全體學生寫給即將退休的宿管員劉運興的感謝信,字字句句盡是感激之情。
劉運興是大連理工大學服務育人先進典型之一,也是近年來學校提升服務育人水平成效卓著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大連理工大學深入挖掘“服務育人”內涵,突出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探索“服務育人”路徑。
寓教育於服務 打通全員育人最後一公里
“剛開始我不懂什麼是‘三全育人’,慢慢地透過培訓開始認識到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服務,更是要讓學生在享受優質服務時懂得道理,收穫成長。”這是宿管員劉運興對“三全育人”的理解。在13年的宿管工作中,他是學生的全能幫手,主動伸出援手為學生解決困難;他還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經常與學生談心談話,開解學生煩惱;他也是學生的大家長,陪生病學生就醫,跑前跑後,墊付醫藥費......他的付出早已超出了一名宿管員的工作職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公寓宿管服務從“看門者”到“育人者”的轉變。
“我把這些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疫情期間,學校交通中心司機林居川擔任發熱學生轉運司機,投入到學校抗疫最前線,他24小時待命,多次半夜接到通知,半年多時間,林居川轉運了300多名學生。除了做好交通轉運工作,他還經常耐心引領學生就醫,像親人一樣陪在學生身邊,他的貼心服務成為這些在外求學孩子們的暖心依靠。
在學校後勤隊伍中,像這樣的優秀服務者還有很多。為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育人能力強的後勤隊伍,學校透過提升後勤職工對“服務育人”理念的認識,達成育人共識,形成育人自覺,督促職工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深入挖掘職工崗位服務的育人元素,每年選樹優秀“服務育人”先進個人,持續發揮榜樣引領作用,讓每一名職工都致力於在優質服務中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繁榮後勤文化 提升全過程育人實效
近兩年,師生們發現寢室門廳、食堂餐廳煥然一新,濃厚的文化氣息成為學校公共空間的最好裝扮。大連理工大學將“服務育人”與弘揚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把公寓文化、食堂文化建設作為“服務育人”實驗基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讓學生在生活起居中感受文化的洗禮。
西山學生公寓服務中心以“愛蓮說”為主題,歌頌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北山宿舍打造學校特色“連理文化”主題門廳,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校榮校情懷。中心食堂二樓以圖書館風格打造成“中二自習室”,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空間,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學校透過公共空間建設傳播優秀文化、弘揚向上能量,打造舒適便捷的“育人第二課堂”。
每逢傳統節日,大連理工大學都會以傳承傳統美食文化為抓手,開展包餃子、煮湯圓等活動,邀請學生參與設計校徽月餅、年味禮盒,讓學生在享受美食中感受傳統文化。疫情期間,校園實施封閉管理,恰逢國慶節、中秋節雙節同慶,為讓學生在校內也能熱鬧過節,後勤人員全員上陣,把美食街搬進校園,打造“慶佳節”街區,推出戶外燒烤、羊湯、甜品等40餘個美食攤位,並面向師生免費派送30000塊定製月餅。同時學校還開展詩詞大會、猜燈謎等中秋傳統文化活動,讓師生在感受傳統文化中品味中秋意蘊,涵養文化自信。
打造後勤課堂 完善全方位育人格局
下午一點半,本該進入休息時間的中心食堂二樓卻不時傳來歡聲笑語。這裡正在進行是本學期首次開設的勞動課堂,也是學校落實“五育並舉”,推進“服務育人”的全新載體。食堂大廚,麵點阿姨成了這幫大學生的老師,帶著大家幫廚、包餃子、炒家常菜,透過勞動實踐鍛鍊,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新技能,感受到了勞動者的辛勤和付出,也更能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化工學院學生薛軍福邊包餃子邊笑著說:“我很喜歡這樣的勞動課,希望能學點手藝回家給父母露一手。”
學校立足後勤服務,積極打造勞動教育、健康教育、勤工助學實踐平臺。本學期,學校食堂裡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經理”,他們參與食堂運營、管理,廣泛徵求師生對食堂的意見建議,學生食堂讓學生“當家”。校醫院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宣講和培訓活動,成立健康教育教研室,開設“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肺復甦等急救培訓,普及健康知識。豐富多彩的後勤課堂既是一堂勞動課,也是一堂健康課,更是一堂社情課,透過多樣化的育人載體,為全方位育人提供動力、增添活力。
服務不忘育人,服務為了育人。大連理工大學根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總體方案,專門召開“深入推進後勤‘服務育人’工作會議”,出臺《後勤處“服務育人”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後勤黨委政治核心作用,強化組織領導,增強黨政合力,不斷強化後勤“服務育人”屬性,讓“服務育人”成效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學子心田,形成人人、事事、處處育人格局,共同營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環境。(記者 吳琳 通訊員 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