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1977年出生山東萊蕪,從小就天資聰穎,成績優異,這樣的一個小學霸在上學期間卻也不會“死讀書”、“讀死書”,她興趣廣泛,有同齡人的乖巧,更有那個年紀的活潑,她喜歡看金庸的小說,喜歡金庸作品裡的豪情和綿柔,大有大的磅礴氣勢,小有小的玲瓏剔透。我猜,或許在少年時期的顏寧心目中就已有一份仗劍天涯的豪邁在了。
優秀的顏寧自然也不負重望地考上了清華大學。說起和清華的淵源,上高中的時候她自己想學的是文科,想報考的是北大中文系,可最後還是敗給了擁有“學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念的長輩們,被“硬生生”拉扯回了理科班,談到報考專業的事,顏寧後來回憶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
甚至於報清華生物系,也是父母給她的建議,學生物,父母是希望她以後能學醫生,然而這個小學霸卻非常害怕解剖小動物,便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後,顏寧也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在那個人才濟濟的清華校園展露頭角。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來自身的努力,但更需要的是“貴人相助”。顏寧很幸運,離開清華後她在普林斯頓大學遇到了她的貴人,施一公教授,他是她的伯牙,更是她的子期。顏寧有今天的成就,與施一公的悉心教導也是分不開的。
普林斯頓是美的,它的寧和,它的優美,它的高貴,都讓這個清華女孩深深著迷,然而在這所古老的常春藤名校的課堂學做科研卻是讓人“頭疼”的。
從高中開始凡事第一的學霸,在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做什麼,什麼做不出來,那種屢做屢敗的挫折感讓她懷疑人生,顏寧後來自己在《人物》雜誌採訪時也說過,那段時光簡直是暗無天日!實驗是枯燥難熬的,再加上同行學生取得的成就,導師又常在顏寧面前對其他學子誇讚有加,那段時間的壓力一下子就讓她暴瘦好幾十斤,好在,她是堅強的,她並沒有放棄,度過了一年半的“黑暗時光”後,她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終於把實驗做出來了。
實驗的成功讓她重新拾回了自信,這種智力挑戰成功帶來的刺激和滿足感,讓她倍感痴迷,她愛上了這種感覺,也更激發了她日後潛心研究的熱情。
顏寧和施一公亦師亦友,在研究中國結構生物科研的道路上兩人攜手共進。而顏寧也沒有讓施一公失望,在她30歲不到的年紀便被受聘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從“學霸”升級到“大神”她的人生開始開掛了!
很多人對科學學霸的認知都是不苟言笑的,但是顏寧不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和普通女孩子一樣,熱愛生活,會追劇,會追星,她的微博,畫風暖心,言語幽默,更是個傲嬌的小公舉。
而天生喜歡探索未知事物顏寧,為了滿足自己的的“慾望”她開始轉型挑戰自己,她開始研究膜蛋白實驗,因為她知道這個研究具有世界性意義,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研究很難,但是正因為難才好玩,她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實驗,有一天也能進教科書。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歷一次次失敗失敗再失敗後,在2014年她成功了,她率領她那幫平均30歲不到的團隊,用了6個月的時間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最激烈的科學難題,這一成就在學術界轟動可想而知。
後來,她憑藉這個研被《自然》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顏寧會一直留在清華,帶領清華大學生物學科研隊伍的走向更加輝煌的時候,她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2017年,顏寧選擇離開清華大學,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很多人不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清華是她的母校,她的青春在這裡綻放,又和自己的恩師,團隊,在清華園做了那麼多的研究,取得不菲的成績。地位,實力,名譽她都有了,為什麼還要選擇出國?網友們開始猜測她是不是因為沒有入選中國科學院士負氣出走?各種評價紛至沓來。還給她安上了一個“歸海派”的標籤,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面對那些無中生有的造謠她是氣惱的,怎麼做?當然直接懟回去咯。
對於清華和普林斯頓顏寧有過這樣的描述:“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
姑娘只是在一個壞境久了,害怕故步自封不自知,便被這鋪天蓋地的輿論紛紛造謠。如此優秀的人才出國確實會有很多人感到可惜,但我也相信顏寧肯定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選擇,她也是為了能夠以更好的姿態回來報效祖國,而我們也不應該道德綁架。
在《開講啦》訪談中,她出場的時候撒貝南還調侃道:“您可以不叫顏寧了,叫顏值好了!”
她的回應也是極其幽默的,在節目裡她講述了自己當初為什麼會喜歡上生物學,也表達了自己對女性自主獨立的看法,她認為每個女孩子都應該遵從內心,勇敢做自己,男女皆平等。
面對有些“熱心”觀眾問她在私人情感上的一些問題,她霸氣道:“自己能為世界留下什麼?我不嫁人,不欠誰一個解釋”。
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可以潛心研究科學,不顧世俗偏見;同樣你也可以選擇相夫教子。這本就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吉勒魯普曾說過這麼一句“我是自己的主人”,什麼意思?換句話說我要做的事情我自己決定就好,旁人無需多嘴。
最後的歸宿都只能是自己。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