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的東漢王朝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說《三國演義》以此開篇,接下來又列舉了從周王朝末七國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到秦的統一帝國、又由楚漢相爭到漢家王朝的建立、最後到三國時代的出現。那麼東漢王朝逐漸走向衰落的一個原因是什麼呢?
演義裡就有寫道,“推起治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
就是說桓、靈兩位當朝執政者不任用那些忠誠、有能力的臣子,而是選擇任用、聽信那些宦官。
在《出師表》中,一代賢相諸葛亮也這樣寫道,“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三國演義》裡最初的事件是這樣介紹的,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憎恨宦官曹節、王甫等人的專橫,準備商量計策除掉這些宦官。但是沒有想到情報被洩漏,反被宦官等人殺害。那麼竇武和陳蕃又是什麼樣的角色呢?
首先,大將軍竇武是桓帝的岳父。桓帝膝下無子,就只好從旁系裡選擇了靈帝作為了繼承人。當時本來作為皇后的竇太后自然就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執政。而作為皇太后的父親竇武權利就更進一步擴大。在那個時候,像竇武和竇太后一般被稱為外戚,在朝廷內一般身居要職,掌握著最高權力基本是一種慣例。
而陳藩呢,在當時是儒生的代表,儒生一般也被稱為清流(其中多屬官僚階級)。自然陳蕃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清流派讀書人,同樣也是官僚階層的代表。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說的就是這位陳蕃。
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都作為朝廷的核心人物,他們兩個還有著更親密的一層關係。因為當時桓帝在位的時候,一開始是寵愛著出身卑微的田貴人,想要立其為後。但是陳蕃極力反對,這才迫使桓帝選擇了門第相當的竇武的女兒為後。從那時起,這兩人關係就開始變得密切了。
因此《三國演義》開篇講的第一個故事,也可以說是外戚勢力(竇武)與儒生、官僚勢力(陳蕃)聯合打擊宦官勢力(曹節、王甫等)的朝廷政治鬥爭事件。
而結局呢,“中涓自此愈橫”,也就是說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了,在朝廷上無所顧忌,肆意妄為。
接下來描寫的是各種不祥之兆,例如:某一天,天降大蛇,忽然狂風暴雨,又有冰雹,毀壞房屋無數;又有地震、海水氾濫導致居民死傷無數;母雞變成公雞等等種種不祥之兆的發生。在當時那個時代裡面,天子就象徵著上天,現在連年發生各種怪異、混亂的現象,就是因為當朝天子行為不端、不稱職,才惹怒了上天,才導致了目前社會動盪不安的局勢,所以天子需要換人了,換了人老天就不生氣了,也就不會有這些怪異的事情發生了,社會也就穩定了。黃巾起義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發生了。
黃巾之亂
說到黃巾起義,最主要的一個特徵就是起義的人頭上普遍都裹著一條黃色的頭巾,可能目的就在於可以清楚的辨別身份。當時的起義軍幾乎都是身無分文的民眾,能有糧食和武器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防身的鎧甲或者統一的戰服了,為了避免在戰場錯殺隊友,就可能採用了頭裹黃巾的做法。
其實,為什麼選擇黃色的頭巾呢?原因就要從領導這場起義運動的核心人物說起,也就是張角其人。
張角其實本來是一位宗教的領導人,也就是太平道。宣傳的思想呢也有些類似於西方的烏托邦一樣,有空想社會主義的均平理念和基督教的救贖因素,也參雜了道家的色彩。雖然它並不是反社會和反政府的,但是它傳播的一種思想卻越來越深入人心:漢朝統治終將要被“黃”取代。這裡的“黃”其實表示著黃老之學,就是說黃帝和哲人老子在每一代中都會轉世,連當時的桓帝也信奉黃老之學。這也是導致張角的太平教逐漸發展壯大一個原因。
而且按照五行思想,黃色(土)排列在象徵著漢王朝的紅色(火)後面。張角選擇在光和七年起義,也是因為那一年正好是甲子年,60年一個輪迴,代表著舊秩序要被新秩序取代。伴隨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聲勢浩蕩的起義運動就這樣開始了。
雖然當時東漢政府問題弊端很多,但並沒有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根基,因此朝廷雖然沒有及時作出有效的反擊措施來應對起義運動,但畢竟普通的民眾與職業軍人的差距是存在的,在短短九個月時間裡,起義運動就基本被平復下去。
在這段時間裡,三國時代裡面的幾位主角也相繼亮相。劉備、關羽、張飛結義於桃園的故事一直被世人稱讚。曹操也在這次戰亂中以政府軍的身份亮相。在《三國演義》裡的描寫中,劉關張和曹操都在為建功立業、平定戰亂而在戰場上奮鬥著。
黃巾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這次戰爭很殘忍,雙方都有屠殺和大規模傷亡,極大程度地削弱了中央政府對國家中心地區的統治,這對以後地方各個政權勢力的建立提供了很大的有利條件,三國各路英雄也在這種局勢下發展著自己的勢力,是這個時代造就了三國英雄,也是這些英雄演繹了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