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清王朝從康乾盛世的餘暉中迅速走向了衰敗,一步一步地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然而,在清王朝似乎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晚清時代,面對著外國列強的入侵和國內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以及再到後來不斷興起的革命浪潮,清王朝雖然不斷地遭受重創,但始終沒有徹底地走向滅亡。這在很多時候都不免給讀者朋友們帶來困惑:為什麼清朝能在鴉片戰爭之後,不斷經歷內外衝擊,依然可以支撐72年?
一方面,是在這72年裡,清政府自身一直在試圖挽救自己的統治。清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前的清朝,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導的不折不扣的農業大國。雖然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但在這個時候,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畢竟是少數,而且也不像英國那樣在全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擁有廣袤的殖民地。所以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清王朝,它的經濟實力雖比不上已經成為了工業國的英國,但相比於歐洲大多數尚處於過渡時期的日後的歐洲列強們,清王朝的經濟實力還是稱得上相對強大的。
之後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加上列強趁火打劫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清政府不僅在北方邊境丟失了大量的領土,還被列強燒掉了自己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並且還丟失了東南沿海重要的財政稅收重要來源之地。這使清政府決定痛定思痛,尋求改革,於是他們思考自己與西方列強的差距在於哪裡?怎樣才能富國強兵?在這時,地主階級中的一部分人認為,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並不在於制度,中國的制度是完美的,而西方之所以能夠擊敗大清,只是因為他們船堅炮利。
所以,這一批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地主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洋務派,提出了向西方學習器物,並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改革的指導思想,繼承了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始了邁向近代化的洋務運動。這時的清朝的經濟結構,開始隨著洋務派不斷開辦的工廠開始有了向近代化轉變的趨勢,而清政府也在這一過程中增強了自己的實力,這其中最顯著的成就,就是洋務派籌建的北洋水師,曾經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八。
但好景不長,清政府的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宣告了清政府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被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擊敗,證明了只學習器物是不夠的。這時清政府中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尋求改變中國傳統制度,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以求維護自身統治。於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在甲午中日戰爭後號召讀書人發起了公車上書,反對《馬關條約》的簽訂。至此維新派登上了政治舞臺,開始嶄露鋒芒。
清政府在光緒皇帝的授意和維新派的指揮下開始了試圖將清朝的政治制度改為君主立憲制的“戊戌變法”運動,由於改革過於激進,觸犯到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所以在一百零三天後便被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所終結。但維新運動為之後的清末新政提供了借鑑,在之後由慈禧太后為主導的保守派,對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一些措施進行了修改,重新進行實施,一直到辛亥革命前,清末新政改革都在進行。
而另一方面,也是清政府在這72年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被當做中國的象徵。因為我國有著悠久的大一統的傳統,而中央集權的政府,在這一傳統制度影響下產生的傳統思想中,很多時候就會被人們認為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比如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的忠臣們一生都在為“報效朝廷”而奮鬥。
這一傳統,混淆了政權和國家的關係,也就使得清政府能夠藉著保家衛國的名義同時維護自己的統治,以此來對尚且對國家這一名詞缺乏概念的群眾們加以利用。而對於這一說法,最好的證明就是在義和團運動興起時,喊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以及清政府妄圖利用義和團運動來抗擊列強,所以對義和團反洋的所作所為加以放縱的行為。
所以,綜上所述,清王朝之所以能夠在鴉片戰爭後依舊堅持了72年,一方面是因為清政府作為一個既得利益者的代表,自然不願意失去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在72年內在經濟、政治等領域都開展了一定的改革,進行了一個帝國的垂死掙扎。另一方面,是傳統觀念對人們的影響,使人們在保家衛國時,或多或少地為延續清政府的統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因此,清王朝能支撐72年,既有自己垂死掙扎的功勞,也有來自群眾主動對清政府進行維護的原因。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12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清朝在鴉片戰爭後,不斷經歷內外衝擊,還能支撐72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