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千百年來,人們常在嘴邊說道的都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但卻無意中忽略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隋朝。一提到隋朝,給很多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橫徵暴斂,對百姓太過於殘酷,尤其是隋煬帝的昏君名聲一直在史書中不絕於耳,所以這個朝代才只存在了38年便覆滅,成為我國典型的短命王朝。然而,如今我們再回眸這段歷史,卻發現隋朝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其諸多的政務改革對後世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雖然隋朝和秦朝一樣都是歷史上“短命”王朝,但恰恰是這兩個短暫的王朝,完成了中國歷史上劃時代意義的兩次大的統一。一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大動盪,一個結束了自魏晉南北朝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而隋朝在制度建設上做出的貢獻也是其他王朝無法比擬的,中央確立三省六部制,鞏固皇帝集權;地方正式推行科舉制,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至今仍被許多國家運用。可以說隋王朝的歷史地位不容忽視,從某種程度上講盛唐的繁榮也是隋的延伸。隋朝除了諸多的豐功偉績外,短暫的統治卻也為後世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也許很多人會說,隋朝修建的很多建築都是勞民傷財拿老百姓的血汗換來的,隋朝統治者為了自己喜好強迫百姓修建這些浩大的工程,造成了勞役不息濫用民力,給人民生活帶來不堪的重負。但縱觀歷史凡事都有利有弊,隋朝修建的這些重大工程雖對當時百姓生活十分悲慘,卻大大造福了後世,可以說唐朝早期的繁榮很多都是隋朝奠定的基礎。為後世留下這些著名建築也算是功不可沒,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來形容隋朝是最恰當的。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這個只存在38年的隋朝留下的4個雄偉建築。

首先一直被我們引以為傲的唐長安城,其實並不是在唐朝時候修建的,而是在隋朝。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選在漢長安城。然而,漢長安城存在著不少缺點,作為漢朝都城已經歷時七八百年,由於年代久遠城市不不對稱,規模也不夠龐大。在數百年的時間裡再三經歷過被洗劫、焚燬和重建,到了隋朝初年已經變得非常古老和破落。再加上漢長安城北臨渭水,渭河不時改道,隨時可能淹沒京都。據《隋唐嘉話》記載:“隋文帝夢洪水沒城,意惡之,乃移都大興。”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隋高祖開皇二年(582年),執政兩年的楊堅便決定另建新都,宣佈詔令說道:“謀新去故,如農望秋,雖暫劬勞,其究安宅。”楊堅讓當時最傑出的建築學家宇文愷擔任總設計師,新都城的位置選在漢長安城東南、龍首原以南的一片開闊平原上。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九個月時間就建成宮城和皇城。開皇三年,隋王朝便遷至新都,因隋文帝早年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唐朝改名為“長安”)。

從隋朝建造大興城開始,這座城市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城。它的規模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7倍,可以說為以後唐長安城的興盛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隋朝還修建洛陽作為輔都,目的就是東西呼應。隋煬帝登基後考慮到大運河與東都洛陽的配合,能夠更好的溝通南北,便遷都洛陽。自此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洛陽都是歷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其次在隋朝統一後,為了進一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便在登基後做了一項偉業,那便是舉國之力修建了大運河。隋煬帝主持修建大運河雖然給當時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也有人抱怨其這樣做只是滿足自己下江南的私慾而修建的,但是就修建大運河的真正目的和結果來看,對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帶動了沿岸城市的發展,至今都造福人民。正是由於隋煬帝的宏圖大策,得以為後人留下如此珍貴的財富——隋唐大運河。

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功萬代。大運河連線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線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隋唐大運河的修建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後代多以“隋朝開河,唐宋受益”之說。關於大運河的開鑿,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從不吝嗇對它的讚美。晚唐詩人皮日休對其稱讚更是到達了最高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唐人拿楊廣和大禹來比,足以說明唐人對隋煬帝修運河的功績肯定。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自古都是民以食為天,隋煬帝在修運河同時,還在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而在古代糧倉的建設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要選擇建在乾燥的緩坡地上,還要瀕臨水運通道,以便大規模集中和轉運儲藏糧食。據《中國歷史》介紹,在1969年人們發現了隋朝修建的大型儲糧倉庫含嘉倉,在其中一個窖裡,就發現了北宋放進的50萬斤穀子,顆粒完整,架構十分利於穀物的儲存,具有相當的借鑑價值。由此可知,大運河沿岸修建許多這種糧倉,可見當時隋朝的繁榮景象。

而據《隋書 食貨志》記載:“開皇十七年,戶口滋盛,中外倉庫,無不盈積。所有賚給,不逾經費,京司帑屋既充,積於廓廡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賦,以賜黎元。”也就是說早在隋文帝時期,隋朝就因國庫充盈,新上繳的賦稅無法儲存,只能堆積在走廊上,遂文帝下令停止徵收這一年的正賦,以賞賜百姓。後來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李密奪得洛陽城附近的糧倉,手握糧草的李密底氣大增,瓦崗軍一時羽翼豐滿。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除了水上交通,隋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程,如今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馳道。雖然沒有大運河聞名天下,但馳道在當時也帶動南北各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並對隋煬帝四周展開徵討,擴大隋朝版圖做出不可磨滅貢獻。據記載公元607年,隋煬帝下令修築從陝西榆林到北京的馳道,長達三千里。此舉不僅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狀況,而且為後面收復高麗做準備,可見隋煬帝修建馳道的出發點是極好的。

縱觀整個隋朝歷史,這個朝代雖然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有的現在仍然在使用中。從這4個建築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隋朝統治者的智慧,也能體會到隋朝統治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深意。最後我們要說隋朝的存在時間雖很短,但其歷史重要性不可忽視,是它結束了中原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局面,實現全國統一。而隋煬帝開創的南北大運河,也是功在千秋的豐功偉業,是不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如此浩大的工程是歷代君王無人敢做的,敢做此事大概只有氣魄同樣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45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但是留下4個雄偉建築,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