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8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學迎來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北京交通大學校長王稼瓊寄語2022級新生,傳承交大精神,走好大學之路,“希望同學們秉承交大‘嚴謹治學、知行合一’的實幹精神,知則力求明晰透徹,行則務必踏實深入,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努力成為對社會多做貢獻的人。”
“第一座橋叫錢塘江橋,它是老校長茅以升的‘愛國之橋’。”王稼瓊表示,1937年,茅以升先生面對“沒有工藝、沒有裝置、沒有經驗,天上還有日本人的轟炸機”的艱難時局,攻克一連串重大技術難題,建成了中國人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錢塘江大橋。然而,大橋竣工不到3個月,日本侵略者直逼城下,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考慮,茅以升不得不含恨將自己傾注心力修建的大橋親手炸燬,並許下了“不復原橋不丈夫”的愛國誓言。抗戰勝利後,茅以升受命修復大橋,錢塘江大橋於1953年再次通車,至今仍屹立在江面,成為承載茅以升先生愛國精神的一座豐碑。
“今天在場的研究生同學中,有不少人在本科階段還參加了國慶70週年、建黨百年和北京冬奧的志願服務工作,對交大‘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精神傳統有著更深切的體會。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校園生活中不忘愛國奉獻的初心和本分,不斷培育家國情懷,把自己的理想和社會責任緊緊聯絡在一起。”王稼瓊說。
王稼瓊表示,第二座橋叫青龍橋,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自主創新之橋”。青龍橋是京張鐵路的一個車站,也是當時京張鐵路的工程難點所在。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這條中國人自行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他大膽創新,在青龍橋附近巧妙設計“人”字形鐵路,不僅完美解決了傳統修建方案無法適應複雜地形的難題,更大幅縮短了工期、節約了資金,打破了外國人的狂妄論斷,實現了中國鐵路建造史上的創舉。到今天,京張高鐵與京張鐵路在青龍橋車站交匯,見證了中國鐵路從自主設計建造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的歷史騰飛。
“第三座橋叫富寧橋,是我們交大師生的‘實幹之橋’。”王稼瓊說,這座橋位於雲南省偏遠的富寧縣,那裡的小學附近有一條河,在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上,每逢下雨漲水就無法透過,只能由老師揹著學生過河,或者繞山路遠行。為了解決當地師生涉水上學的實際困難,交大土建學院橋樑系楊麗輝老師帶領“公益橋——小橋工程團隊”,將四公里的山路縮短成為一座橋的距離,連通了孩子們的上學路。現在,楊老師和她的團隊已在祖國西南各地奔波7年,建成了5座公益橋,將交大人的實幹精神展現在了祖國大地上。
王稼瓊說,交大是同學們實現夢想的一座橋樑,這三座橋的故事傳承著交大的精神,寄託著對同學們的期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