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人文視角
編輯 I 九歌
雍正皇帝身上有兩大謎團,一個是登基,另一個就是他的死因。在圍繞雍正登基這個問題上,有人說他透過不擇手段,篡位獲得皇位的資格;也有人說原本皇位是留給康熙的第十四個兒子的。
愛新覺羅·胤禵是康熙的第十四子,同時也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弟弟。胤禵在清朝歷史上,曾做過許多貢獻,尤其是在擊敗準噶爾的戰役中,他有著崇高的軍功。
在史學界,一直有種聲音,那就是康熙原本是把皇位傳給胤禵的,然而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早在康熙五十四年,此時的康熙年齡已經很大了,倘若打算把皇位傳給胤禵,就不會在這個時候,把他派往邊疆。
我們都知道,一旦康熙把皇十四子立為儲君,難道康熙不怕他在戰場上有所閃失,我想康熙作為一代明君,應該不會傻到這個地步。有人可能會提出質疑,覺得康熙是在歷練皇十四子。
但我們都知道,古代帝王的智慧在朝堂,而不是戰場上,更何況當時滿清已經入關了,不再是當初明末的時候,那麼重視帝王的軍事才能。再者說即使把胤禵派往邊疆,足足七年時間。
所以說康熙把皇位傳給胤禵的觀點,至今看來是站不住腳的。反而雍正一直呆在康熙身邊,多次受到康熙的重用。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四十四歲這年,正是康熙帝登基六十週年大慶,他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參加貢士會試試卷複查事務,冬至時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
次年,康熙又給雍正派了任務,清查京、通兩倉,又秉命冬至祭天。康熙的這些特殊安排,無疑向當時的朝臣釋放訊號,有意把雍正作為儲君培養。
康熙安排給雍正的這些事,讓雍正的足跡踏遍當時中國各個地方,使他可以對中國各個地方經濟有大概瞭解,其中包括山川水利,民間風俗,宗教信仰,歷史問題,雍正瞭解到一手資料,才對他以後治理國家有著重大用處。
雖然雍正是康熙的接班人,這點從史料來看,雍正登基是正常的。但是雍正的這個親弟弟胤禵的結局,也是不太好的。雍正登基後,關於他篡位的訊息就出現了,並且鬧得沸沸揚揚。
而胤禵對於雍正來說,對雍正繼承皇位來說,是最大的競爭對手。首先胤禵在軍中多年,軍中威望很高。胤禵遠在邊疆時,聽聞康熙病逝訊息後,立馬趕回京城。
胤禵快到京城時,當時他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先去面見新皇帝雍正,第二個就是先去祭拜康熙。後來在雍正的旨意之下,胤禵先去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
胤禵拜謁完康熙後,立馬就被雍正軟禁於景陵讀書,後來因為皇太后去世,被授於郡王虛銜。隨著雍正皇位原來越穩固,反而對胤禵越來越嚴酷。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京陵安葬後,就把這個親弟弟囚禁在京陵附近的湯泉,並下令他不準返回京師。周圍更是派了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
直到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直到乾隆即位後,才下令釋放了允禵。乾隆二年,允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
雍正在世時,他認為這個親弟弟會是自己皇位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雍正最害怕的人,不然雍正不會對他這般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