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後語文學得很吃力,其實早在小學後期已經有了“預兆”

關注教育教學發展,探討教育中的難題!我是辣辣。

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只有語數英三科,而且因為絕大部分小學班主任都是語文老師,所以大家普遍都很重視語文。

而且小學語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能跟上老師的步伐,回家認真完成作業,保證課外閱讀量,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以後,發現學語文沒有以前那麼輕鬆了,這種感覺在考試時尤其明顯。

滿分120分的情況下只有極少數能考100分以上,大多數都在及格邊緣徘徊。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學和初中的語文學習產生了如此大的差距呢?在小學階段應該如何為初中打基礎呢?

其實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說到底就是要注重聽說讀寫,在培養語文素養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上初中後才不會有很大的落差。今天我將分別從低學段、中學段、高學段來說說各個階段應該怎樣學習語文。

01

一二年級:注重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二年級語文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此在這一階段習慣的養成遠比知識的掌握重要。那具體要養成什麼語文學習習慣呢?

聽: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孩子一定有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習成績的差距很大程度上都是聽課效率的差距。在入學前兩年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會為以後的學習省力許多。

說:說就是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老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要求說話的時候口齒清晰,聲音洪亮,能把自己心中所想有條理地表達清楚。

讀:這裡的讀不是指“朗讀”,而是指“閱讀”。學語文不讀書是絕對不行的,但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一二年級重點是培養閱讀興趣,所以這時候應該多讀一些繪本,激發閱讀興趣。

02

三四年級:學會獨立思考,培養語文思維

辣辣最近在學校一直在聽三四年級的課,這些三四年級的孩子給我的感覺就是過於刻板,過於追求所謂的正確答案。

老師不論是講課還是對練習題,只要有學生出現與預設情況相悖的情況,老師就會拼了命地把他們往所謂的“正確答案”上引導,以至於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語文思維受到了很多限制。

所以老師在講課時要儘量減少“滿堂灌”的形式,多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03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91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初中後語文學得很吃力,其實早在小學後期已經有了“預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