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愛旅拍】
巴厘島一直深受明星和旅客的喜愛,但是成為現在的旅遊勝地之前,你可瞭解它的前世今生?
巴釐人是由多種南島移民以及約公元前2500年的史前時代混血 所組成。
一般都相信,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的青銅器時代,巴厘島已有非常進步的文化;仍在使用的農田灌溉組織(Subak),和灌溉系統就是沿襲自當時。
大約10世紀時,印度文明影響全東南亞,經過爪哇島傳入巴厘島,提供後來巴釐文學、藝術、社會組織和政治的雛形。
13世紀時,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開始統治巴釐;
公元1515年伊斯蘭教(Islam)傳入爪哇,促使了大批印度教的僧侶、貴族、軍人、工匠和藝術家逃亡巴釐,造成16世紀巴釐的黃金時代。
也就在這個時候,來自歐洲的白人開始拜訪巴釐。
在荷蘭探險家們的形容中 ,巴釐異教徒的神秘色彩、富足的社會文化和溫暖的氣候,令荷蘭人既好奇又心動,幻想著只要將荷蘭的文明和商業帶進巴釐,就可引導巴釐人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公元1908年,荷蘭的國旗終於插遍了全印度尼西亞和巴厘島,巴釐的貴族們在幾次為尊嚴而自殺的普普坦儀式中,結束了貴族統治的時代。
荷蘭人統治了巴釐34年,接著在二次大戰時日本人又佔據了三年;直到公元1949年,在聯合國的干涉下,荷蘭才退出印度尼西亞,島民溫和的巴釐,自然成為獨立後印度尼西亞的一省。
在爪哇島佛教王國夏連特拉王朝時代,佛教及印度教開始傳入巴厘島。
愛爾·卡首次將巴厘島與爪哇島統一,其後經過新柯沙裡王朝,1343年爪哇島印度教王國麻諾巴歇再次統一兩地,印度教開始大規模進入巴厘島,並和原來的佛教進行融合。
1515年伊斯蘭王國淡目興起並取代麻諾巴歇,於是很多印度教精英逃往巴厘島,由此開始印度教文明的繁榮。
1550年巴圖仍貢建立了第一個巴厘島王國。
1588年西方人第一次來到島上,據說3個荷蘭航海家船隻失事後到達島上,後來能夠搭船回國時卻只有1人願意回去,由此也可見巴厘島的魅力。
其後進入荷蘭殖民時期。在很長一個時期,殖民者只專注於爪哇島和蘇門達臘的資源掠奪(香料、木材等)和海上貿易,並未將巴厘島納入進來。
一直到20世紀初,荷蘭人決定征服該島,巴厘島土著在抗爭無效之後,選擇大規模集體自殺,1906年登巴薩王室貴族幾乎全部自殺於荷蘭軍隊面前(登巴薩市政廣場的紀念碑即是紀念此事件)。
自殺事件經新聞傳到歐洲後引發震動,迫使殖民者實行較人道的統治,巴厘島的傳統文化特色也由此能夠保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