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敢逼李淵下臺,是實現皇帝夢的最後一步,是計劃之中的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另外,李世民有足夠的實力,勢在必得,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李淵不守承諾,失信在先,惹惱了李世民。一、李世民的憤怒與李淵的套路
李世民是李淵的二子,出生在北周的貴族豪門。他的曾祖李虎是北魏到西魏時的將領,八柱國之一。他的祖父李昞是西魏北周時期大臣,他父親李淵7歲襲封唐國公,李世民的姨奶奶獨孤伽羅是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李淵受到帝后恩寵,仕途平步青雲,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李淵駐軍山西,升任太原留守。李世民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教育和家門的影響,性格深沉,做事果斷。真正是人中龍鳳,諸葛亮號稱臥龍,李世民自稱鳳凰,故而後人戲稱其為李二鳳。李世民幼時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李世民很小的時候就聰敏非凡,看事深遠,遇事能當機立斷。
《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太宗幼聰睿,玄鑑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時人莫能測也。
李世民太有才了,允文允武,功高奪嫡。
17歲放在現在也就是個高中生,但此時的李世民已經立下退兵萬人的功勞了。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被突厥圍住,李世民解圍,並沒有中敵人的圍點打援,反而做到了不費一兵一卒嚇退突厥的壯舉。李世民當時是雲定興將軍(太子楊勇的老岳父)的手下,分析敵情後,李世民當即向雲定興獻計:帶大量旗鼓來擴大軍容虛張聲勢,布疑兵陣。迎風呼嘯的軍旗連綿數十里,伴隨著揚起的塵土,讓敵軍望而生畏。在夜深人靜時眾人擂鼓,鼓聲如雨點般密集,響徹雲霄,傳入胡虜的軍營,突厥以為大軍來戰就迅速逃遁了。
18歲的李世民跟隨任太原留守的老爹李淵,當時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魏刀兒來太原鬧事,李淵帶軍平叛,深入敵軍陣營被圍困,危急之中,是李世民帶著精銳騎兵解救李淵突了圍,又及時配合援軍打敗敵軍,立下功勳。
19歲的李世民,面對隋朝的沒落,果斷提出晉陽起兵的謀略,起初他不敢直接告訴李淵。就拿出鉅額錢財有數百萬,安排龍山縣令高斌廉約裴寂來賭博,裴寂是李淵的故交鐵哥們,裴寂手氣好到一次都沒“輸”。裴寂賺的錢越來越多,與李世民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好。李世民見時機成熟,就把晉陽起兵一事給裴寂來了個投石問路。李世民見裴寂和自己“英雄所見略同”,就讓他做父親的工作。李淵聽了當即答應,聽說這是李世民的主意,當即許諾事成之後,太子之位非李世民莫屬。
在起兵中,李世民在李淵執行錯誤決策前,奮力相勸以致痛哭,最終力挽狂瀾,斬殺宋老生平定霍邑。接著廣納英豪,招精銳之兵,擊破胡賊劉鷂子,收編他的軍隊。親赴司竹,兼併反隋義軍13萬,平定大興城,又在渭水之濱附近大破薛舉精兵十萬,攻佔敵軍土地一直到隴坻。三次設埋伏擊潰隋將段達的萬人追兵,佔領宜陽、新安。在李世民的努力下,促使大丞相李淵稱帝的機會成熟,李淵順利逼迫在位僅117天的隋朝的第三位皇帝傀儡楊侑退位。李淵坐上皇位後,讓前隋遺老和自己繼續在朝廷榮華,李建成、李世民等宗室去前線衝鋒,繼續攻城略地,以便於完天下一統的大業。
唐朝建立了,大半的功勞都是李世民的,可他的哥哥李建成卻成了太子。李世民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個秦王根本滿足不了他的野心。就算李淵最後封他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但這仍和李世民的能力不匹配,他的目標是皇位,這點後來的朱高煦應深有體會吧。
李世民很受傷,很受傷,憤怒破解了套路。
李世民功勳卓著,唐朝建立後,李世民繼續領兵廝殺,他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軍閥割據勢力,戰功赫赫,功名累累,幾乎出現了“天下只知有李世民,不知有李淵”的境況,這讓李淵顧慮重重,就採用了歷代帝王們熱衷用的帝王之術——制衡術。
太子李建成是嫡長子,和李世民是一母同胞,唐朝的建立多少也有他的功勞,他和老三李元吉聯合在一起,對付李世民集團。李淵面對鋒芒畢露的李二鳳,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臨事優柔寡斷,一方面不採取換太子,另一方面也不去收李世民的兵權,目的就是讓李建成壓住李世民的銳氣,同時也讓李世民用兵權、名譽制衡李建成的太子團,防止李二鳳集團和李建成太子團一方做大,這樣李淵就好穩坐自己的皇位了。
可李二鳳絕非池中之物。
李淵萬萬沒想到,他的本事不足以玩這種制衡,他壓根就控制不住李世民,自己反而被李世民控制了。二、聰明反被聰明誤,李世民棋高一著。
李世民的才能和魄力得到很多人支援和擁護,有高階謀士更有勇猛的武將,例如大家熟知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段志玄、高士廉、尉遲敬德、侯君集、秦叔寶、程知節等等。李世民背後那些數量龐大的山東氏族和功勳集團,更是支援李世民,他們怨恨李淵。萬里江山大都是李世民領著他們一起拿下的,可李淵卻在封官時偏心了,他把官位封賞給那些關隴貴族,卻給平定南方立有不世之功的李靖只封了個縣公,而那些資質平庸的李淵的親朋們卻被封親王國公。李世民集團早就想拉李淵下臺,若不是看在他是李世民老爹的份上,非得給李世民來個黃袍加身不可。
李世民軍功的卓越,威望的高深,以及李淵的不公,讓他們誓死對李世民忠心,就連二李,李靖(傳說中的託塔李天王)和李勣(徐敬業的爺爺,原名徐懋功)也都預設,等於站隊李世民。他們認定跟著李世民這樣的領導,前途一定會一片光明。
後來,李建成又給李世民玩什麼鴻門宴的把戲。兄弟一場,李世民並沒有設防,只是推說自己不勝酒力,防止酒多壞事。可萬萬沒想到,李建成竟然讓李世民飲下了喝毒酒。李世民心、腹劇痛,光吐血就有好幾升。李世民在淮安王李神通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回到秦王府。李神通也真是神通廣大,李世民吐了那麼多血,竟然大難不死,看來這必有後福是註定的事兒了。李淵聽聞李世民“生病”,得知原因後,狠狠地訓斥了李建成:“你弟弟秦王李世民不能喝酒,你又不是不知道,為什麼讓他喝那麼多酒。從今天開始,晚上不許請你弟弟喝酒!”
兩個集團鬥到白熱化程度,李世民料到如果不出手,早晚得出事。那時,已經到了先下手為強,後出手遭殃的地步了。
於是李世民在謀士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和武將的大力支援下,經過周密的計劃,滴水不漏秘密果斷地發動政變,就連李淵都被完全矇在鼓裡。準備實施玄武門之變計劃,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掌控局勢,打敗皇位競爭者,從而繼承大統。
世民召玄齡謀之,玄齡曰:“大王功蓋天地,當承大業;今日憂危,乃天贊也,願大王勿疑!”——《資治通鑑》
李世民故意誣陷李建成和李元吉穢亂後宮,李淵讓兄弟三人明早到宮裡當面對質,準備來個湖中游船化解下矛盾。所謂一葉扁舟,兄弟一笑泯恩仇。而太子和齊王,也想在這一葉扁舟中搞事情。並且李建成已經做了周密部署,製造李世民猝死的假象,清楚李世民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並且許諾要立齊王為皇太弟,堅決殺死秦叔寶等人。這裡的等人,除了包括玄武十將外(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還有秦叔寶。
兵行,吾與秦王至昆明池,伏壯士拉之,以暴卒聞,上無不信。然後說帝付吾國,吾以爾為皇太弟,而盡擊殺叔寶等。——《資治通鑑》
當然,李建成、李元吉最恨的人就是尉遲敬德。他們為此曾用重金收買,可尉遲敬德很敬業,然他們以蒙羞失敗告終。太子和齊王會挖牆腳,李世民更會,所不同的是李世民挖的人卻一個小人物叫常何。李建成、李元吉就因為這個小小的常何,徹底失敗!常何是李建成的人,但他是李建成的人。李建成和李元吉敢不設防,進宮就是因為常何是自己人,必要的時候還能殺李世民和逼宮。可誰知道,常何還是常何,但他已經是李二鳳的人了。這背後的兇險李建成、李元吉一無所知,第二天一大早,沒有防備的他們一個被李世民射殺,一個被尉遲敬德射殺。
此時的李淵早已召來裴寂、蕭瑀(李淵的表妹夫)、陳叔達(李淵的宰相)等重臣來到太極宮泛舟湖上等著他們兄弟三人。
讓李淵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和愛卿們泛舟雅興,被身披鎧甲滿身是血手握長矛的尉遲敬德,闖進來!李淵頓時震驚了。一陣連珠炮:你是誰?哪個單位的?來幹啥?誰作亂?尉遲敬德的回答,讓他徹底洩氣了。尉遲敬德說:太子和齊王作亂,都被殺死,俺是來保護你的。李淵一無所知,一場政變就圓滿結束了。求生的本能讓李淵首先自保,大臣裴濟也勸他禪位於秦王,安享晚年。李淵招李世民前來覲見。
殺氣騰騰的尉遲恭藉口李建成、李元吉餘黨對李淵不利,逼迫李淵把大權交給李世民。
“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上從之。”——《資治通鑑》
李世民痛哭失聲投入李淵的懷裡“吮乳而哭”,李淵自知無法挽回局勢,也只好順水推舟,違心地說自己幾次都有想“投杼”,接著下詔斥責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立秦王為皇太子。
李淵宣佈把軍政大權交給李世民,還安排所有事情要先向太子彙報後再向他彙報。事實上,政變後李世民立刻對朝廷大換血,政變一個月後,李世民就能把三省長官、六部尚書、兩京州牧、十二衛大將軍全部換成了天策府舊人。李淵已經只剩一副空架子,不退位也沒有任何意義,說不定某天自己還會突然“暴崩”。
政變兩個月後,李淵禪位給李世民,自己去當太上皇了。
大唐的兵權,軍心、民心都在李世民這邊,他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李淵大勢已去,有何面目繼續坐龍椅?對李淵而言乾脆的退位對自己不單是個保全,而且還很體面。李淵的明智之舉,讓自己延續了命數,逍遙地當了九年的太上皇,讓李世民多了些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