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現在的學校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幼兒園的作業更是五花八門:有讓父母在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拍照片的,還有讓孩子帶一條魚去學校的。
家長們紛紛表示,現在的作業更像是給大人佈置的,有一些需要大人幫助孩子完成,促進親子互動,這樣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作業太過誇張,就是大人完成起來也很費勁。
黃先生的孩子今年剛剛上小班,從上學之後,老師便隔三差五地佈置作業,比如今天讓孩子帶一盆花,明天帶幾個蘋果,後天帶一些瓜子等等。因為這些工作完成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小張跟孩子都比較配合老師的工作。但是有一天孩子回家之後居然告訴爸爸:幼兒園要求帶一萬粒米。
聽完這話,黃先生愣住了,反覆跟孩子確認:你確定老師說的是10000粒?孩子還專門拿出記作業的本子給爸爸看,看完後黃先生也是眉頭緊皺愁,但是作業該做還得做呀,於是便拿出家裡的大米和兒子一起在家裡的客廳數了起來。
直到晚上十點,父子倆還沒有完成作業,黃先生便讓孩子先去睡覺,自己則坐在臺燈下面繼續數大米。但是大米哪有那麼好數呀,黃先生越想越氣,於是給老師打電話,老師接通後表示:“這麼晚了,我都睡了,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黃先生直接怒懟:“你睡了,我還沒睡呢!我還在做你給孩子留的作業,數10000粒大米呢。你佈置作業都不想的嗎?你覺得數一萬粒大米現實嗎?”
老師急忙解釋道:"讓孩子帶10000粒大米,不是讓孩子去一粒粒的數,是讓家長協助孩子數100粒,然後稱其重量,推算出10000粒大米的重量"。黃先生聽後更加生氣:“你能確定每一粒大米的重量都是一樣的?”說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最開始親子作業的出現,是為了讓為工作奔波的家長們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有的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很久才能見孩子一面,即使有休假的時間也很少陪孩子。
親子作業的內容往往都是靠孩子一人無法完成的,需要藉助大人的力量,在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合作、交流增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學校佈置家庭親子作業還有一方面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校孩子專注於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實踐,所以親子作業一般都是需要手動去做東西的或者是去戶外拍照,撿樹葉做標本等。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走出去接近大自然,不要只是沉浸在課本當中,讓書本上的知識走入生活中,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其實小編想說,親子作業的存在本身是好的,但是各位老師在佈置作業時一定不要忘記作業的初衷是什麼,不要為了佈置作業而佈置作業,過於誇張的親子作業,不僅不會增進親子感情和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會增加孩子的壓力,使孩子對作業心生厭惡,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