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返校的日子。至此,廣州從高三到小學所有年級已全部復學。5月25日也是“心理健康日”。學校在學生的“復學第一課”上,同步開展心理健康日主題教育活動。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澤楷
各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廣州市和各區教育局、各中小學都非常重視心理健康的指導和推廣,併為學校、學生和家長推出有針對性的內容。比如廣州市教育局推出返校復學中小學心理系列微課,多間學校在返校前後,也製作了各具特點的心理課和相關活動。
廣州市不少中小學校在以往就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不少班主任老師都接受過相關培訓,平時也有相關教研活動。比如黃埔區荔園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們多持有相關證書,部分老師還由學校出資,參加A級證書的相關培訓。這些都為疫情期間和返校復學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普查。有些學校每年都為學生做一次心理普查,併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以往,學生們在學校參加心理問卷調查。疫情期間,學校更加重視學生心理健康,但他們的心理問卷調查只能在家裡進行。這時候,校方就會提醒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讓孩子獨立完成。
從初三、高三學生返校,到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返校,學校的管理人員、行政人員和老師們經歷了一個高強度、高壓力的準備過程。學生返校要準備的事情很多,其中就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根據上級教育部門要求,再根據學校和學生的不同特點,廣州各中小學為返校學生準備了內容各不相同且豐富多彩的“開學第一課”。部分學校還邀請醫務工作者到學校親自授課,或請專業機構、專業人士錄製心理健康教育影片。
心理普查為返校復學做鋪墊
在返校復學前的心理普查和返校復學後的直接觀察中,不少學校都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此前,有中學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後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比以往相對要多。比如開朗的學生變得沉悶,有學生害怕接觸其他人。也有學生因親子關係緊張而變得低落,導致出現極端情緒。
個別學生則是在返校復學前出現焦慮、緊張的情況,部分學生出現“不想上學”的厭學情緒,表現為經常不交線上作業或作業偷工減料,以及親子關係緊張。也有學生在返校復學之後,出現明顯厭學情緒,找藉口不願意去學校。
返校前的心理普查為學校和老師做了鋪墊。對於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普查的資料幫助老師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返校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老師們在製作相關課件時,側重點能更明確。對於需要進一步心理輔導的學生,老師們也能準備得更充分,能更好地舒緩學生的情緒。
有些學校甚至請來專業醫生,或有社工入駐,他們與學校一起制定一系列應對流程,制定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方案。這些都能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幫助。有些學校的黨員教師還與需要輔導的學生結對子,一對一跟進學生的情況。
家長更要出把力
返校前,荔灣區林鳳娥小學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著重提到做好對孩子的心理指導。校方要求家長要多關心和觀察孩子返校前的心理動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話,要及時上報班主任。同時,校方叮囑家長,要多理解孩子的情緒,做好傾聽和陪伴,也要調整自己的情緒,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個別學生在學校的心理普查中,被發現出現極端情緒。校方和老師在針對性調查之後發現,這樣的學生多是短期內與家長出現親子關係衝突。
在林鳳娥小學駐點的兒科醫生翟曉菲表示,小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會表現得比較明顯,“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同學知道,不是全世界都在逼你上學,老師也好,父母也好,是堅定支援你的。給這些同學調整心態的時間,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被包容。”
返校復課之前,花都區新雅小學曾開展線上家長溝通會。校長吉慶燕指導家長去幫助孩子建立“心理緩衝期”。班級家長會上,班主任則在線上講授親子溝通技巧。而在復課之後,該校班主任還將再次進行全覆蓋線上家訪,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更細緻和個性化的指導。
黃埔區荔園小學心理科組長李梅蘭在對學生進行輔導的過程中,不僅是與學生溝通,也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掌握一些與孩子的溝通方法,從而改善親子關係。
不少老師都強調,家長要與班主任配合,與班主任溝通孩子的狀態,既讓班主任瞭解孩子在家時的情況,也要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並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儘快適應返校復學後的學習與和生活。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