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龜雖壽曹操
《龜雖壽》出自曹操,是漢樂府詩集的一首,當時曹操剛剛打敗了袁紹父子,內心鬥志昂揚,渴望建功立業,壯志豪情,並且富有文采和哲理。
曹操劇照
神龜的長壽也會有死亡的一天,騰蛇雖然能夠盤旋九天,但是也會仙逝,最終都會化作塵埃,來去無蹤。跑不動的老馬雖然不能在奔騰千里了,但是仍然希望自有一天可以馳騁千里之外,人雖然到了暮年之後,身體狀態不如以前,但是他仍然有奮發向上,建功立業的心。人的壽命長短雖然是天註定的,但是人力可以勝天,需要調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延年益壽。
曹操寫這首詩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激昂之情,興會淋漓,有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用神龜和騰龍展現生死存亡是社會不可違抗的規律。因此曹操在自己大限將至的時候能夠從容的安排死後事宜。用老馬筆鋒頓轉,風格突變,展現不能因為生命走到盡頭就放棄奮鬥的想法,不能碌碌無為,只要生命存在一刻,就要奮鬥一時。思想上永遠激情昂揚,曹操認為人的精神狀態時可以影響身體狀態的。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給人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這首龜雖壽大張大合之間盡顯藝術之美,語言的運用爐火純青,曹操是一個樂觀的人,這與他自己的經歷有關係,人們認為劉備才是順應天命的,他是逆天而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且成功了,這與曹操的信仰有著很大關係。
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前寫下的一首樂府詩,當時曹操率兵平定了北方之後直取長江,決戰孫權。決戰前夕,擺宴江邊,豪情壯志,酒後內心激昂,立於江上,吟唱出短歌行。
曹操劇照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這首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後才作出來的,但是兩種說法目前都沒有史料依據,所以說,短歌行的小黃坐時間沒有定論。曹操一共創造了兩首短歌行,另一首短歌行的名氣就沒有第一首那麼大。
《短歌行》是漢朝樂府詩歌是樂府24首詩集裡最早收錄的一首,但是唱法已經失傳了,目前聽到的都是後人根據史書查詢資料配樂,其實《短歌行》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歌詞。
《短歌行》裡表現出來的就是求才若渴,希望天下人才盡收囊中,為了能夠擴大地主統治,他唯才便用,這首歌正好抒發他的政治主張。
“對酒當歌”他的這首歌傳了出去,會出現什麼效果呢?天下並非沒有賢才,他們聽到曹操一個位高權重的人能夠發出如此求賢若渴的說法,還不大受感動,這能證明他收買人心的手段多麼高明。當時社會特別注重出身門第,但是好多家庭貧窮的人才是沒有出路的,曹操的做法,也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人生苦短,他感嘆時間過的太快,稍縱即逝,建功立業或者施展抱負一定要趁早,報效國家的主意也要儘早拿。但是這樣一首積極向上的事情由這樣低迷的語氣說出來,證明他也是動了感情。
曹操煮酒論英雄
青梅煮酒論全英雄,雖說英雄要配好酒,但是有時候宴席不是那麼好赴的,現有劉邦的鴻門宴,又有曹操銅雀臺相邀劉備論天下誰是英雄,都是政治手段,劉備有驚無險的躲過了曹操的猜忌,保全了性命,才有後來三分天下的一席之地。
曹操劇照
煮酒論英雄這段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白門樓事件之後,呂布被勒殺,曹操帶著劉關張三兄弟回到了許昌,當時因為忌憚劉備,曹操是一個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人,聽聞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要是以後謀事就會出師有名。在謀臣勸說殺了劉備的建議下,曹操動了試探劉備的心思。
擺宴席那天,天色暗沉,風雲突變,曹操指著將有龍捲風形狀的雲問劉備,雲騰出海,這是有真龍要出世,那麼劉備認為這個英雄人物是誰呢?就是看他對這個天下格局的看法,如果劉備眼光犀利,還有仁義之名傳揚天下,那麼劉備是留不得了。劉備心裡一咯噔,他現在實力根本沒有辦法跟曹操抗衡,最好的就是韜光養晦,以待時機,他最不希望曹操把他看成了對手。因此劉備開始胡扯,把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兩派拿出來說事。
要是其他人也許會被劉備糊弄過去,但是這是曹操。曹操深知袁紹、劉表是不可能為天下主的,爭霸一方也許有可能,但是他們沒有那個能力爭霸天下,這些庸庸碌碌之輩,怎麼能入得了曹操的眼。於是他對劉備說,這個天下如果有英雄,也只會在你我之間出現。劉備頓時收到了驚嚇,恰巧這時候一聲驚雷,劉備靈機一動,將勺子掉到地下,做出恐慌的樣子,麻痺了曹操,躲過這一劫。
三國演義裡的曹操
歷史上關於曹操的評價貶大於褒,三國演義裡的曹操佔足了反派的戲份,他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身上展現的品質也是耐人尋味。
曹操劇照
首先來看看為什麼三國演義不喜歡曹操,羅貫中將他負盡天下人、敏感易怒、多疑善變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而與他相反的就是關公關二爺的義薄雲天。因為對三國演義的作者來說,曹操曾是東漢的丞相,但是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個小人和叛徒,而劉備、關羽之輩則是名正言順的漢王朝繼承派,人家劉備身上有漢族血統,爭來爭去不過還是漢朝的江山,曹操就不一樣的,曾經是人家的臣子,一朝想成為王,不就是大奸大惡之徒麼,師出無名。
曹操因為多疑殺了熱情待他的呂家父子,說出的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讓人感受到他了冷血無情的一面,使他奸詐的形象躍然於紙上。但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縱然是關羽,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他極為自負,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我們要考慮三國演義作者是一個明朝人,他處於封建社會的體系之中,夾雜了太多個人喜好觀點。因此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要客觀的評價曹操這個人,每個人關於正義和邪惡的考量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能夠看得到,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他的魏王還是死後封的,有人說這正是他奸詐的表現之一,因為他不想自己承受萬世罵名,就讓他的兒子來做這些事情。
三國曹操手下有哪些大將
東漢末年分三國,天下英雄盡出,各為其主。作為愛才之心不問出處的曹操,他的手下自然召集了一批名將。
典韋劇照
武力值第一名,典韋,雖然不及呂布和趙雲,但是也是一流水平,關於前兩者的排名雖然一直有爭議,但是對於他三國排名第三的排位幾乎沒有異議。他用的武器是八十多斤的雙戟和十餘隻小戟背在背上,就是遠攻和進攻都無懈可擊,並且投擲命中率也很高,要知道在那個重兵器年代,武器是相當有分量的,足以看得出典韋的臂力是力扛千斤。
第二名,當屬許諸,但是武力值算是準一流的選手,他跟張飛相拼戰敗,還有人說他打不過馬超。但是論單個戰鬥值,他單槍匹馬於亂箭之中救回曹操,他將周泰斬於馬下,周泰的武力值是東吳排名前一、二的,所以許諸被認為是能跟呂布一戰的人物。
第三名是龐德,曾經是馬超的手下,在渭南之戰中揚名,在曹操的車輪戰術中仍然以一敵多,未讓曹操佔到半點便宜,後來歸順曹操後,在樊城外和關羽決一死戰,打了上百個回合也沒有分出勝負。
第四名是張遼,張遼此人是有勇有謀,是一個運籌帷幄的帥才,一帥難得。江南人曾經用張遼來嚇唬晚上哭的小孩,告訴孩子:“如果你再哭,張遼就把你抓走”他的戰鬥力在合肥之戰有所展現,不在關羽張飛之下。
曹操的兒子
一代梟雄曹操在亂世中佔得一片江山,三足鼎立,平分三國。無論是文學修養還是軍事謀略上,曹操都很擅長,作為他的兒子,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曹丕、曹植、曹衝各個不凡。
曹操劇照
大兒子曹丕,也就是後來的魏文帝,他是權力心最強的一個,在爭權奪勢的路上也走得最元,他繼承了曹操的大業,但是他性情薄涼,這點倒是跟曹操很像,當時曹衝已死,能夠動搖他地位的就是曹植了。假借醉酒怠慢的名義,想除掉曹植,逼得憤怒之間作出了《七步詩》,痛斥兄弟相殘。曹丕自負,不肯聽謀事的話,結果兵敗徐盛,死的時候四十歲。
二兒子曹植的文字功底就更加深厚了,所有人都稱讚其才高八斗,聰明,但是他有曹丕這樣一個哥哥是他的不幸,曹丕死後,其子曹睿繼位後,他依然得不到重用,最終鬱郁而亡,一生都被曹丕打壓。
三兒子曹衝在歷史上的記錄不多,但是從三國裡能看得出曹操最喜歡就是這個孩子,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如果曹衝沒有在赤壁之戰前突然死亡,曹操也不會傷心欲絕,讓赤壁之戰輸的如此慘淡。有史學家研究,如果曹衝沒有死,儲位繼承必定是曹衝。
毛澤東對曹丕和曹植的評價都是很高的。除了曹衝之外,曹操、曹丕、曹植都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如果曹衝能夠長大成年,那麼文學建樹一定會和他的父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