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盤點偉大文學家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泊秦淮

由 納喇傲兒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杜牧的詩

杜牧的詩歌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種偏向豪邁,一種偏向香豔,前者杜牧在描繪的時候往往較為傷感,有時是弔古,有時是感懷,表達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後者多用清新的筆調記錄下不同的景物,詩的基調也以讚美為主。

杜牧詩歌的意境

杜牧平生憂國憂民,又有滿腔的抱負,再加上他為人細膩情感豐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詩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風華流美之致,這在晚唐時期都是無人能及的,甚至在整個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觀中發現獨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調最切合的意境,並透過畫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託,賦予詩歌生的靈性,對自然的歌頌也是杜牧自身抱負抒發的體現,詩中往往也蘊含著杜牧在晚唐真實的感受。

在詩歌的表達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賦寓理於事,也正因為如此,杜牧的詩又有豪爽俊朗的風格,他的詩歌形象鮮明,極具感染力,這與他擅長用比喻、寄情於景、以景表情活用對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聯絡,

杜牧的古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把敘事、議論、抒情三者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風格透過散文的形式夾雜著議論,杜牧的詩成為後人學習的目標。

杜牧的絕句,成就非常高,享有盛譽,受人敬仰。世人對他的絕句的評價也很高,杜牧的寫景抒情,意境幽美已經超過盛唐時候絕句的水平了,杜牧善於從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中,提煉精華部分,他的絕句情景交融,含蓄精練,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人們喜愛。

寄遠 杜牧

《寄遠》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創作在杜牧擔任宣州團練判官的時候。

寄遠 杜牧

前兩句透過描寫詩人在行舟時候江水的空寂,水面的平靜和水流的悠遠,一定程度上是表露了行舟者內心的安靜祥和,另一程度上也透露了這位執漿航行人的孤寂,常年的安寧環境磨平了他的稜角,安逸的背後確是與世無爭的孤獨和寂寞。

清風拂面,雲彩因為風的吹動消散了,天空以因為失去了雲彩的遮蔽,變得離我們更遠,這秋天的涼意讓旅人們原本的平靜產生動搖,開始有些騷屑不寧,因為清涼這一絲淡淡的孤寂變得有些刺骨。

正當旅人觸景生情,傷感的時候,忽然看到江邊的樓上有女子在憑欄遙望,原來有些落寞的眾人開始有了舒緩,在江上能見到這樣一幅美景,旅行的孤寂不由的被沖淡了不少。而忽然出現的女子更是引發了無限的遐想,人們紛紛猜測是不是等待夫君歸來的痴情女子。

這裡“紅袖憑江樓”形象的不確定性正是為豐富的聯想、雋永的詩味提供了條件,在向我們彰顯著在特殊條件下的獨特風光,不但不會與周圍景緻不和,反而是會成為起到點綴作用的點睛之筆。

它讓詩歌的意境更加有內涵,更加耐人尋味,讀者當然也能從這一抹特殊的情境中得到藝術欣賞上的滿足,也許會送去祝福,希望女子與夫君白頭攜來,也許會想起家中的夫人,想到夫婦二人的浪漫與甜蜜。這對於沖淡旅途中的寂靜和疲憊都有著好的幫助。

鷺鷥杜牧

《鷺鷥》是杜牧在描寫景詩中的代表作之一,鷺鷥在杜牧筆下,身披雪白的羽毛,就像穿著雪白的絨衣,再加上一張青玉般的長嘴,美麗動人。

鷺鷥 杜牧

鷺鷥成群結隊在小溪中捕魚的場景被杜牧發現,作者筆下的鷺鷥就瞬間有了靈性,看它們潔白的身影在水面上盪漾,湖水的倒影和湖面上的鷺鷥交相呼應,給人一種和諧安逸的感受,放佛是畫中的鷺鷥在動一般。

要是你不小心驚動了正在捕魚的鷺鷥,它們可是要展翅離去的,作者筆下的鷺鷥多了一份高貴的氣息,就連自然造就的鳥獸都那樣的風度翩翩,給我們給是一種美的視覺體驗,鷺鷥飛向青山中的場景,就像是玉的潔白也青蔥交相輝印。

在青山的映襯下,雪白的鷺鷥自由飛舞,姿態是那樣的優美端莊,就好像是滿樹的梨花在清風的吹拂下飄蕩,多麼舒緩,有多麼富有畫面感。

這首鷺鷥描繪出人們不常見到的鷺鷥的生活習性,作者並沒有著重強調鷺鷥如何的姿態優美,而是描述鷺鷥的“驚飛”和青山的巍峨相互作用,二者一個靈動就像飛舞在山間的精靈使者,一個雄壯偉岸,寧靜致遠,這樣一動一靜的結合,給讀者充分的遐想空間。

作者又用梨花的飄落來比喻鷺鷥的翩翩起舞,富有想象力,更加生動形象的向我們揭示了當時作者眼中的美景,讓人身臨其境,這樣細緻的景物描寫是杜牧的詩能夠被後人傳誦的重要原因。


 

江南春 杜牧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詩,詩中描繪了江南的春光,展示了江南煙雨濛濛亭臺樓閣的景色,迷人的江南在作者筆下更加讓人心旌搖盪了,短短四句詩有意象有景象,有動有靜,江南的美被很好的展現出來。

江南春 杜牧

詩的一開頭,作者就向我們展示了江南景色的秀美,幅員遼闊的江南,黃鶯在歡快的啼叫,綠樹簇擁著紅花。依山傍水的村莊城郭,迎風招展的酒家,都給人一種江南水鄉的寧靜致遠之美。

從詩的前兩句可以看出鶯鳥鳴叫,酒旗飄舞應該是晴天,但這兩句又有寫道煙雨,原來只是因為江南的陰晴不定,作者這裡用了特殊的表現手法,很好的把握了江南山重水複的特點,詩的前兩句只是介紹了在青山綠水的相襯下,江南的美麗,但只能描繪出江南春天明朗的一面。

所以作者又加了一筆,本來就迷霧重重的寺院在作者筆下,變得更加深邃,這一層朦朧讓江南更具韻味。

關於《江南春》是不是有借古諷今的意味有很大爭議,有人說之前帝王對於佛教的崇拜程度僅限尊敬,但到了杜甫所處的年代,有些惡性氾濫,杜牧有點反佛教思想,認為杜牧倒數第二句就是在表達自己對統治者迷信佛教而措施了很多治國的好機會,用現在統治者因為沉迷佛教而大興土木修建寺廟。

也有人說,這只是對江南美不勝收的風景的讚美,變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杜牧反對佛教,但不能說他討厭佛教建築。

杜牧泊秦淮

《泊秦淮》是詩人晚上游玩秦淮的時候所想所感,開始介紹美麗的秦淮夜景,之後借陳後主亡國的歷史典故,諷刺那些醉生夢死的晚唐君王,全詩抒發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限擔憂,表達了作者想要為國效命的遠大志向。

杜牧泊秦淮

詩中的第一句就給人特殊的感受,兩個“籠”字讓天地日月都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它在作者筆下是那樣的寧靜,但是字裡行間又透露出暗藏著的湧動,雖然是用清淡的筆墨,但是那冷寂的氣氛渲染的又是那樣的成功。

第二句在有第一句的情感基調下,顯得那樣自然從容,正是有秦淮這樣迷人的景色,才會想要有親自去目睹的想法,為什麼不一開始點明詩人此行的目的,這樣寫的好處該是詩人特意為我們創造出一個美好的環境,給人們在欣賞完美景後知道,原來這裡就是秦淮的滿足感。

商女,也就是伺候人的歌女,這裡透過描寫商女對國家興亡的無關緊要,其實是在暗諷當時的統治者,只顧享樂,無心治理國家,真正糊塗的其實是當權的統治者。歌女還在為統治者唱著美好的歌曲。

都說時局怎樣就該聽什麼樣的歌,但但是晚唐已經落寞,諸侯王卻不當一回事,沉溺在尋歡作樂,這裡透過歌女唱歌,諷刺統治者紙醉金迷,不問朝政的無能,反應了詩人清醒的認識到局勢的危機,想要挽會局勢,但是自己的志向不能傳達給君王,想要實現抱負但是無從落手的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