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恭王府,

始建於1776年,

挺立在北京什剎海已兩百多年。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這裡曾住著聲名赫赫的清代大臣和珅。

王府第三任主人為恭親王奕訢,

恭王府的名字也由此得來。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王府鎮府之寶,

就是這塊“福字碑”,

它由康熙御筆刻成,

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

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都說恭王府有“福”氣,

遊客們紛紛慕名而來,

高峰期每天有上萬遊客前來參觀。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福字碑”就隱藏於王府假山之中,

兩百多年來,

這座假山歷經風吹雨淋,

已出現風化、開裂等各類問題。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為了確保遊客和文物安全,

假山的修復已迫在眉睫,

但是,偌大的假山從何修起?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傳統檢測辦法效果不理想,

這位兩百多歲的“假山老頭兒”

需要一次從頭到腳的現代“體檢”!

Step1:

“透視眼”測地基

“萬丈高樓平地起”,

地基是建築的關鍵。

傳統地基檢測採取開挖的形式,

但恭王府屬文物保護單位,

不能“傷筋動骨”。

怎麼辦?

地質探測雷達,

檢修人員牽著它在王府溜達一圈,

像遛小狗一樣便完成了這次檢測。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與其原理相似的儀器

常用於隧道挖掘施工中,

這類儀器可以向地下發射雷達波,

遇到不同的地質情況,

反射回來的雷達波也不相同。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檢修人員能收到雷達波實時反饋,

地基是否有空洞,

透過這些不同的雷達波資訊,

檢修人員就能夠判斷出來。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Step2:

隔山測金屬

接下來,

檢測團隊要了解假山的“身體構造”,

即假山的搭建方法。

假山風姿挺拔、怪石嶙峋,

形狀各異的石塊間,

維持著一種極致的平衡。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為了加強整體連線,

一般假山會透過鐵件進行加固,

恭王府假山中有沒有呢?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金屬探測雷達,

這種金屬探測器常用於戰場掃雷,

假山凹凸不平,

用它探測金屬最為合適。

只要發現金屬,

便會發出聲音提示。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檢測後發現,

恭王府假山中居然沒有鐵件!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經過工程師復原搭建過程,

恭王府假山內部沒有使用接合材料,

完全是靠山石自己的重量進行平衡。

Step3:

360°三維立體“全身照”

為把假山的“病情”精確到每一塊石頭,

做到傷情“各個擊破”,

假山上大大小小上萬塊石頭,

都需要標註準確資訊。

三維鐳射掃描器,

一臺能夠拍攝立體照片的數碼相機,

它能將複雜、不規則的建築物資料,

進行完整採集。

它發出肉眼看不見的光,

光遇到物體反射回來後,

就在電腦裡自動生成物體的三維模型。

有了它,

假山“傷情”毫無遁地之處。

Step4:

預估“身體”未來趨勢

上述三步完成後,

一份厚厚的“體檢報告”終於生成。

但是,知道現在的病情還不夠,

檢測團隊還需預測

假山未來“身體”變化。

如何提前預判山石的位移?

位移計,

廣泛用於大型橋樑、體育館等建築,

靈敏度達到0.05毫米。

即使山石的位移細如頭髮絲,

它也能探測到。

將它固定在山石間,

山石有何位移變化,

都能將資料實時傳送到電腦中。

一系列科技神器,

一次現代的創新“體檢”,

為恭王府未來的修復工作

提供了一份詳細的資料。

科技神器助力古建築保護,

未來,

更多新技術將為文物保駕護航。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創新進行時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播出時間:5月13日-5月15日 19:16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1 字。

轉載請註明: 244歲王府的第一次現代“體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