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核武器及其它現代高科技武器的發展,現代戰爭被分成兩個類別,首先是站在受害方的角度看,這場戰爭產生是很無奈的,免受殖民統治,捍衛國家的獨立和民族尊嚴發起的戰爭,這種戰爭我們可以稱之為“正義之戰”。另一種就是與前面完全相反的,這種戰爭的目的是擴張自己的權益,在別人的地盤上肆意踐踏,屠戮人民,從而致使他國人權喪失,甚至整個國際社會動盪,是一場非正義戰爭。
現如今,很多非正義戰爭均是由恐怖襲擊引起的,核制約年代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常見了。19世紀發生在中日之間的大規模大範圍戰爭就是由日本侵略者挑起的,想要掠奪我國資源的非正義戰爭,日軍在我國燒殺搶掠,壞事做盡,山河震怒,人民團結在一起,一起抵抗外來侵略者。如果不是兩顆原子彈將廣島長崎夷為平地,日本可能還會在中國大地上作威作福,繼續踐踏中國人民,那麼如果日本沒有被這兩顆原子彈威懾住,繼續頑抗結果會是怎麼樣呢?
我們舉個例子,假如說當年二戰日本拒絕投降,可以贏得勝利或者輸的不那麼慘嗎?時間回到二戰末期,那會的日本神風特工隊給美國軍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他們那種自殺式的殺敵不但讓美軍都傻了眼,連神風自殺小隊自己都開始懷疑人體炸彈的意義。
到了後期,這些神風自殺小隊根本沒有辦法總結戰鬥經驗,這樣當時的日軍高層只能一直使用這種自損八百的戰術,並且因為這種戰術,日本的資源越來越少,到了後期,無人再送,像這樣戰鬥力消失的速度,也導致日本海軍後期如同送人頭,再加上美國的戰術封鎖,日軍更談不上後勤可言,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戰事自然一天不如一天,所以說啊,日本當時投不投降不取決於他,只是時間長短問題罷了。
在1945年這個時間段,日軍已是到了垂死掙扎的地步,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因為美國對日本邊境的全面封鎖,日本所需的戰略物資無法流通,十分緊缺,軍隊根本無法進行正常作戰,而國內的糧食產量急劇減少,在前線戰場作戰計程車兵們都在餓著肚子,吃都沒法吃飽,談何戰鬥,但是這個時候的日本首腦還對美國正在謀劃的核武器計劃一無所知,還大肆宣揚“一億玉碎”的計劃,揚言他們都不怕死。還搞了個全民為兵的計劃,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強制性的塞進軍隊,而當時日本國內奉行對天皇的極端崇拜,然而太過極端的東西到最後肯定會發生巨大的反轉,如果當時的日本真的堅定主張絕不投降,肯定會被自己種下的惡果所吞噬。
二戰中,日軍燒殺搶掠,壞事做盡,早已經越過人性的底線,殘酷冷血舉世聞名。但是這樣的好戰情緒不僅僅存在在日軍身上,日本的老百姓也是極其瘋魔的。當時日本女性的表現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對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女性來說,天皇的任何話語在她們心中都是不可違抗的,日本女性極度崇拜天皇。
二戰期間日本女星一直鼓勵支援自己的丈夫參軍,認為參軍是報效天皇最好的方式。還有眾多的女子會選擇隨軍出征犧牲自己肉體的荒謬行為,這就是我們提起就覺得齷齪的日本慰安婦,每位女性都自發進入軍中慰問各位士兵。二戰後期日本航運被封鎖,國內又沒有石油資源,長期的戰爭更是得不到足夠的支撐,日本百姓四處尋找燃料資源,幾乎挖光了山上的松樹根,只因日本的科學家一大發現,松樹根含有豐富油脂,經過提煉後可以稱為燃料。可見日本對戰爭的狂熱是與生俱來的。
918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蓄意發動戰爭,當時的日本有31萬服役士兵,截至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共徵召了七百多萬士兵加入侵略戰爭,這些參戰人員來自各行各業,隊伍層次參差不齊。日本四處招惹其他國家,經常發動大規模戰爭,對士兵的需求一天比一天更急切,日本在臺灣和朝鮮等都開始徵兵,早期挑選人中龍鳳,戰爭後期只要是個人都能上戰場,有些殘障人士都被迫上場殺敵。
這些“特殊群體”雖然不能出謀劃策,但身體素質是不受影響的。因為日本謎一樣的徵兵制度,大批身強力壯或無身體隱患的年輕人和壯年被徵調,農地因無人耕耘導致荒廢,全國糧食作物無人管理生產,儲備糧的數量無法得到增加。加上美軍對日本島的水雷包圍,從哪裡尋找食物迫在眉睫,食為民生大事,這個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日本就算不投降,希望不被餓死已經是奇蹟了。
據可查資料表明,日本在1945年的時候,農作物產量大幅度縮減,只有僅僅645噸,我們看一次資料對比,與八年前的農產量相比,整整少了一半多。兵馬不動,糧草先行。這些糧食就算全留在日本國內,若是單純分於日本民眾都是非常稀少的,因此,當時的日本國民普遍陷入飢餓之中。
況且這些糧食還要從百姓牙縫裡擠點出來支援前線,那麼最多能夠維持三個月的戰爭消耗。到那時日本可能到處都是屍體,這將會導致瘟疫橫行。而在此種糧食儲備完全不足的狀態下,日本還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堅決不投,這將日本人瘋魔的心理體現的淋漓盡致。直至日本簽字投降的前一個月,日本的泡沫經濟倒了,這個時候在開戰之前可能都沒有足夠的力氣走到戰場,這樣還想和美國打,戰勝自己都有很大問題,戰勝美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1945年7月25日,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改變了當時膠著的戰爭狀況,美國的空軍司令柯蒂斯李梅本來準備按照之前的計劃登陸日本對日作戰,但是他在這時,得到了軍部的內部訊息,播放內容是曼哈頓工程的最新軍事科技成果,影片中一枚小小的炸彈爆炸產生了巨大的威懾力,在遠方生成一朵巨大的蘑菇雲,此雲團使當場的所有人都久久無法緩過神來,從來沒有想過這枚小小炸彈成了扭轉戰局的最關鍵因素。
柯蒂斯李梅一直在盤算著,這可能是一個打敗日本絕佳機會。與日本交戰這麼多次,發動空襲的次數也不少。繼“李梅火攻”之後,美國意識到,日本所受的教育是不會輕易投降的,登入日本陸地進行作戰也勢必造成美軍的削弱,原子彈的出現就改變了這種單一的作戰方式,可以不用人力去火拼,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發生了一場損失浩大的爆炸,3天后長崎也遭到原子彈的猛力攻擊。美軍這兩場爆炸威脅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程序愈加快速,8月15日,日本就在廣播裡宣佈投降,這也就意味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
我們回過頭看1945年日本群眾的生活發現,原子彈只是提前將日本投降提上日程,即使沒有美國這殺傷力巨大的核武器,日本最終也只有失敗這一個結局。或者換句話說,這兩顆原子彈還保住了日本,當時日本的經濟並不樂觀不,戰爭的長期消耗,國內的經濟早已不堪一擊,如果日本還是堅持與各國決一死戰,拉長戰線,最有可能就是經濟防線斷裂,人民群眾餓死,其次蘇聯軍隊可能對島國環境大感興趣,直接登入日本島。蘇聯對日本恨之入骨,到時候日本可能白骨成堆,再也沒有大和民族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