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樂說的是在《孟子》一書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種快樂的一段話。原文如下: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三樂
第一樂,指的是親情。父母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團圓,對於孟子來說是一種快樂。他教育子女應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第二樂,指的是孟子的為人處事的態度,他告訴人們做人應該正直坦蕩,對得起天地和身邊的人。
第三樂,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態度,得到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如果能遇上這樣的人才,孟子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也是一種快樂。
初見孟子三樂,實在不算要求太高。但是細細品味,卻實在難得。這些平常的要求,看似樸素,可你一旦失去,生活便如履薄冰。試想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你孑然一人活在這個世上,沒有兄弟親人,孤苦無依,那何來快樂可言?如果平日裡做了許多虧心事,每天怕被人上門尋仇,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又何來快樂可言?如果你滿腹才華,卻得不到好的傳人,只能把自己的才華隨著生命的失去,埋進土裡。又何來快樂?
往往純樸的都是真摯的,而真摯的卻是最珍貴的。孟子三樂表現了孟子為人的一種態度,也閃爍著其博學智慧的光芒。
孟子見梁惠王
孟子見梁惠王一共有五次,兩人之間進行五次談話,談話的內容都是針對梁惠王的舉政措施,孟子提出施行仁政的儒家思想。
孟子的畫像
第一次,梁惠王見到孟子不遠千里來到梁國,就問孟子說:老夫子,你這麼大老遠的跑來梁國,一定是要對我們梁國提出一些有利的見解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你為什麼非要說“利”呢?我們還是來說說仁義吧。像大王你這樣的人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而士大夫又說“怎樣使我的家族有利”,普通百姓又說“怎樣使我們自己有利”。就這樣,人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傾軋,把國家陷於危難之中。比如國家有一萬輛戰車,弒君者,一定是其中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大夫,國家有一千輛戰車,弒君者,一定是其中擁有一百輛戰車的大夫。這些弒君者,他們在國家中擁有的很多了。但他們都是以利益為先,所以才會作出弒君的事情。如果以仁義為先,他們就不會這麼做。所以說,大王儘可以說仁義,不要說利益啊。
第二次,孟子再見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在池塘旁玩,他指著那些鴻雁麋鹿問:你們這樣的聖人對此也會感到開心嗎?
孟子說:這是賢人才能感到的快樂,不賢的人哪怕擁有奇珍異獸,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比如說吧,《詩經》上說,文王要建築靈臺,老百姓都踴躍來幫他建造,沒多久就造好了,當文王去巡遊的時候,看到這些由老百姓心甘情願為他建造起來的東西而感到高興。又如《湯誓》上老百姓指著太陽罵夏桀王說,你這個太陽怎麼還不滅亡,我寧願跟你同歸於盡。像他這樣的人,就算擁有得再多,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第三次,梁惠王說,我對國家也算盡心盡力了,哪裡有災荒,我都去賑濟,為什麼我國的人口還是沒有增長趨勢
孟子說:我來舉個例子吧,打仗的時候,有計程車兵逃了一百步,有的逃了五十步。那逃了五十步的人可以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嗎?
梁惠王說:這肯定不可以。他們都是逃跑行為啊。
孟子說:既然你明白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你國家的人口比別的國家多了。想要國家的人口比別的國家多,首先你得保證讓你的老百姓都有飯吃,有衣服穿。現在你的國家,豬狗都吃著人吃的東西,路上卻有餓死的人,你卻不設法改變這種現狀。百姓死了,你就說這不是你的責任,是年庚不好。就好比你拿刀殺人,把人殺了,你說這不是你的責任,是刀的責任。如果你不怪罪年庚不好,在國內施行仁政,百姓自然都會投奔到你的國家裡來了。
第四次,應該是緊接著第三次的談話。梁惠王問:那我要怎麼做呢?
孟子說:用木棒殺人和用到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
孟子又問:那用刀殺人和用嚴苛的政治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還是回答沒有
孟子說,這就對了。你的廚房裡有肥肉,馬廄裡有肥馬,但是路上卻有老百姓餓死的屍體,這就好像你帶著野獸來吃人啊。你這樣,怎麼能算是一個好的國君呢?孔子說,用人偶陪葬的人,都會斷子絕孫。這樣尚且不可,何況像你這樣置老百姓於死地的人呢?
第五次,梁惠王說,我們本來很強大,沒有國家可以打敗我們。可是為什麼到了我的手裡,到處打敗仗呢?
孟子說,如果大王你施行仁政,那麼百里的小國都可以取得天下。你只要讓人民安居樂業,不要讓他們居無定所,古語說,仁者無敵,請你不要懷疑這句話的道理就行了。
孔子與孟子並稱什麼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東曲阜人。早年時,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魯國擔任過官職,後來帶領著一些弟子云遊列國,整整十四年。之後回到魯國,開設私人講學,打破了當時教學壟斷制度,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先河。
孔子畫像
晚年,孔子開始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去世後,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行整理成為《論語》。孔子被後世尊奉為聖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儒家學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張列國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儒家思想。在學術上,他推崇孔子,反對道家和墨家。他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傑出的宗師。他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向列國君王遊說儒家仁政的思想。但最終無人採用,他回到家鄉,和弟子一起著述講學。著有七篇《孟子》傳世,南宋時期《孟子》稱為四書五經之一。死後,後世人稱他為“亞聖”。
孔子和孟子分別代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最著名的人物,分別被稱為“孔聖”和“亞聖”,兩個並稱“孔孟”,因此儒家學派又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諫鄒穆公
《孟子諫鄒穆公》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孟子的畫像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說:“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為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才好?
孟子說:“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裡;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裡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說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為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二十多年周遊列國,竭力主張自己的政治理論,提出了以“仁政”為核心的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孟子的畫像
一、使人民富足。孟子的理論在對封建時期的經濟也有著積極作用。他繼承了孔子“養民惠也”的思想,認為君主應給予人民固定的產業,類似於房屋、田地等。這樣人民才不會流離失所,溫飽沒有著落。這樣人民才會安居樂業,在收成好的年裡,人民可以豐衣足食,即使在收成不好的年裡,也不至於餓死,而且還可以贍養父母,養育妻兒等。這是社會安定的最基本的要素。
二、寬政愛民。在孟子之前,孔子就認為德治勝於法治。他們認為,法治雖然可以讓人民產生畏懼感,從而使人民不敢造反。但是那並不是出自他們內心的,如果一旦法律失去約束力,君王就會落得國破家亡的下場。只有從道德上教育他們,才可以使他們自覺得遵守法律。孟子認為,只有在政治上推行仁政,才會使百姓心悅誠服,他們就會遵守國家的規定,按時繳納稅金,從而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
三、道德教化作用。儒家學派的政治思想,就是從道德上教化人民。孟子說: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認為,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可以對人民實施教化,使人民從內心裡對統治者尊重,從而達到儒家思想的精神統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