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波斯帝國的西進,為何是希臘世界文明發展和衰落的關鍵因素?

由 嶽洪秀 釋出於 經典

早期的希臘並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文明,在公元前8世紀以後,希臘本土和愛琴海一代雖然誕生了許多小國家,但這種國家被稱為城市國家,也就是“城邦”,它們聚居在衛城的山丘周圍,一同承擔政治、軍事職責、共同治理國家。

當時的城邦都是規模極小的國家,通常成年男子只有數千,小的城邦更是隻有幾百的成年男子。拿得出手的也就斯巴達和雅典,斯巴達有接近一萬的市民,雅典有四萬市民。這些大大小小的城邦雖然一起治理國家,但因為沒有統一的文字和語言,也就無法創造出先進文明。

而此時的東方,亞述人在公元前8世紀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後建立了自己的帝國,他們將版圖擴大到埃及。在小亞細亞,弗裡吉亞王國興盛,經由地中海東部、小亞細亞沿岸和內陸的貿易發展起來。希臘受到先進的東方文化刺激,他們改良了腓尼基文字,創造出了拉丁文字,並在雕刻、建築樣式以及冶金技術、金屬加工方面努力學習東方文化後得到提升。

因此,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被稱為東方文化的時代或東方樣式的革命時代。在東方文明的影響下,希臘才有了自己的文明。

在希臘世界中,受到影響最深的是小亞細亞西岸的愛奧尼亞地區,當地城邦最先得到發展,文化繁盛程度領先於希臘本土。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因為愛奧尼亞的發展影響了緊鄰地區東部的呂底亞王國也隨之興旺起來。

該地區國王非常喜歡希臘文化,並大規模的捐贈德爾斐等希臘地區,在公元前6世紀,該國克羅伊斯國王政府小亞細亞沿岸的希臘小國,強制其朝貢,這反而讓雙方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而亞洲大陸的希臘人繼續享受繁華帶來的幸福生活。

這一時期的希臘本土,斯巴達在王權的引導下,確立了全民專注於政治和軍事的獨特國家制度,並與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城邦組成同盟,成為希臘最為強悍的勢力。雅典則在公元前6世紀初實行梭倫改革,邁出民主政治的第一步,之後在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下發展工商業,底層農民的生活也隨之安定。除了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大城邦外,其他小國家也逐漸形成了自己政治上的發展,而使這種狀況發生巨大變化的是波斯帝國的建立和介入。

公元前700年左右,波斯人從中亞南下,在扎格羅斯山脈東南部地區定居,受到埃蘭人和米底人的影響組建了王國。公元前559年,居魯士二世上位,波斯開始了頻繁的侵略戰爭,公元前546年入侵小亞細亞消滅了呂底亞王國,征服了小亞細亞沿岸地區的希臘人,接著又在公元前539年佔領巴比倫,統一了東方世界,後來岡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自此波斯成為了一個空前的大帝國。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篡位,在他確立了王權了,此刻的波斯版圖從埃及經中亞直達印度河流域,並確立了世界帝國的管轄體制,這種管轄體制被後來的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繼承了下來。

隨後大流士一世遠征斯基泰,雖然最後失敗,但也以此為契機,波斯帝國將勢力擴張到了歐洲。當時的巴爾幹半島,從愛琴海沿岸開始,越國海姆斯山脈、羅多彼山脈直到多瑙河,一直都是色雷斯人的居住地。他們雖然部族眾多,但卻沒有統一成一個國家,其西部緊鄰的斯特魯馬河一代居住者派奧尼亞人,再往西便是馬其頓王國。

當時被大流士留在歐洲的美伽巴佐斯將軍在公元前510年征服了色雷斯地區,驅逐派奧尼亞人,迫使馬其頓王國臣服。直到波斯被希臘後來被打敗並撤退的前三十年,巴爾幹北部都屬於波斯帝國的領土。再次期間,東西貫穿品都斯山脈的貿易之路,由愛琴海北岸通往小亞細亞,其貿易活動十分繁華。色雷斯和馬其頓的王公貴族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模仿波斯帝國的生活方式。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發兵雅典,在馬拉松戰役中戰敗,繼任國王薛西斯在前480年親征希臘,又敗於薩拉米斯海戰,剩餘的陸軍在次年的普拉提亞戰爭中失敗。最後的結果就是,希波戰爭中希臘獲得全盤勝利。

但是,雖然波斯戰敗,可是其威懾力還在,為了預防波斯帝國的再度來襲,以雅典為中心,愛琴海和周邊城邦國家結成提洛同盟。

在希波戰爭中,希臘艦隊的反攻作戰範圍到達小亞細亞西南部,大陸上的希臘各城邦以此擺脫波斯掌控,如此一來,愛琴海就成了希臘之海,更嚴格的說是雅典之海,因為在這場戰爭中雅典的貢獻是最大的,雅典也因其強大的海軍在愛琴海稱霸。

從公元前5世紀中期開始,因為戰爭的勝利,雅典與周邊城邦結成同盟後,其經濟、文化、軍事等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在政治家伯利克里的領導下,雅典確立了直接民治政治,壟斷了提洛同盟的資金,用於建立各種公共社會。雅典作為希臘最大的城邦,在政治和文化上引來的最鼎盛的時期。

在另一方面,希波戰爭後的希臘,奴隸制也發展了起來,以亞細亞為主的大批奴隸被帶到市場進行買賣,奴隸制得到普及,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希臘人有了“外國人即奴隸”的觀念,而波斯人也被他們看作是“野蠻人”的代表,這些觀念在以後深深地植入到希臘人的腦海中。

但他們卻忘了,希臘的文明其實跟波斯文化的流入有著很大的關係,他們憧憬豐富多彩的波斯文化,讓希臘人沒料到的是,不管是文化還是政治上,希臘各國其實都被波斯文明影響著。

希波戰爭後的希臘流入了波斯各種文化,比如戰爭勝利獲得的戰利品讓希臘人為之驚歎。他們在普拉提亞戰爭從波斯人那裡繳獲了豪華的家居用品,不僅感到驚豔還進行了仿造。

例如,雅典建造的執政團成員聚會所是圓形的,別名叫“太陽傘”,據說是模仿了波斯國王的帳篷;伯利克里在衛城的山路建造的建築物,四邊是方正柱子佇列,支撐這四稜錐形的屋頂,雖然該建築的目的還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當時的希臘能夠設計出來的,學者認為這也是模仿波斯帝國的建築。

希臘對波斯風格的喜好從王室到民間都有所設計,例如,有的陶壺上面描畫了穿著東方風格長上衣的男女和手持傘或扇子的女性。作為政治視覺上優越的表現,上流社會的人會穿著東方風格的服裝奪人眼球;女性外出時則會讓奴隸撐著太陽傘,表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在波斯,傘是權力的象徵,因此在浮雕上面會刻有侍者在國王背後撐傘的場景。另外,雅典派出的外交使節接受波斯國王的贈品,其中各種舶來品,讓希臘人對波斯的文明極為感興趣。

希臘人在一面蔑視波斯這些“野蠻人”時,另一面又強烈憧憬波斯豐富多彩的文化,特別是上流社會,他們競相追逐和攀比波斯的文化,並以此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雅典稱霸愛琴海成為海上霸主後,斯巴達開始坐立不安,為了爭奪希臘世界的霸主之位,兩國在公元前431年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伯利克里死後,雅典政治家們為了迎合民眾,魯莽作戰,導致國力消耗巨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都向波斯王派遣使者尋求資金援助,後來斯巴達得到了波斯的援助打造艦隊,最終擊敗了雅典海軍,結束伯羅奔尼撒戰爭。

掌握了希臘霸權的斯巴達對希臘各國施行高壓統治,並對小亞細亞進犯,波斯王為了消除斯巴達的威脅,向雅典和底比斯等強國提供資金援助,這些國家本就對斯巴達仇視,再加上波斯的援助後,他們立刻形成了反斯巴達聯盟。

公元前395年,科林斯戰爭爆發,正如波斯的預料的那樣,斯巴達從小亞細亞撤軍,戰爭進入了膠著狀態,此刻的斯巴達和波斯又擔心雅典再次恢復海上霸主的勢力,於是在公元前386年簽署議和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這個條約一面是保障各城邦的自治,又承認小亞細亞的希臘人從屬波斯帝國。因為本土和愛琴海一代全部希臘國家都被納入了條約中,所以又被稱為普遍和平條約。此後,以波斯作為後盾的斯巴達再次君臨希臘,但因為他們依附波斯而出賣亞洲大陸的希臘人而遭受譴責。

但戰爭遠沒有停止,被斯巴達支配的雅典不滿再次奮起反抗,於公元前377年以自由和自治為旗號復興海上同盟,而底比斯也為謀求霸權,挑戰斯巴達,於前371年在留克特拉戰役中獲勝,使得斯巴達從最強國的高位跌落。

波斯國王在這些強國爭霸中漁翁得利,波斯挑起希臘人的戰爭,並更改普遍和平條約,不允許任何一個國家一方獨大,這是為了波斯能更好的操控各國。如此一來,希臘人合理進攻波斯的希望就破滅了,自此,公元前4世紀整個希臘都被鎖在在普遍條約的框架內,被波斯國王操控著。

此刻的希臘戰火連綿,因為政治鬥爭和經濟衰落,許多市民爭相離開,為了生存他們輾轉各地成為僱傭兵。因為希臘計程車兵本身優秀,所以他們被波斯和小亞細亞地區爭相僱傭,而雅典的將軍們為了謀求個人利益也都前往國外,作為僱傭兵首領大展身手。

至於斯巴達,在留克特拉戰爭失敗後,國王親自率領士兵受僱於埃及王,所得收入用於重整國家財政。埃及於公元前4世紀叛離波斯,波斯王為了恢復宗主權幾次對埃及用兵,搞笑的是,因為埃及、波斯兩方都依靠希臘僱傭兵,所以最後成為了希臘人之間的戰鬥。

在波斯的控制下,希臘各國戰火連天,國力不斷消耗,為了生存,希臘人到處流浪,受僱於各國政權,成為僱傭兵,這是公元前4世紀的處境悲慘的希臘。希臘的文明發展,很大原因是來自於波斯這個東方帝國的文化流入,因為戰爭促進了希臘的文明,也因為戰爭讓希臘的文明衰落,當這一期都是波斯在背後操控,可謂“成也波斯,敗也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