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也愈加進步,曾經手機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現如今手機的功能也早已經不是功能機時代能夠比擬的了,我們用手機就可以實現諸如影片、上網等功能,年輕人更是喜歡用手機、平板在網上購物、叫外賣、打遊戲等。手機的確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它帶來的還有孩子們的沉迷。
前段時間去表哥家裡做客,表哥家的孩子是個小男孩,今年剛剛上小學三年級。當我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的時候,小侄子就坐在一旁入迷地玩著手機遊戲,是不是的會發出一聲歡呼來,估計是贏得了遊戲中的比賽吧。看見孩子如此,表嫂好像突然想起了兒子平時的表現,有些落寞地說道:“人家孩子每天回家可能會吵著要看電視,但是他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是先和我商量寫完作業能不能讓他玩手機,如果不讓的話就會給你使小性子。這不,自從迷上了玩手機學習也有點跟不上了。”
孩子迷戀手機,整天抱著手機不放,這也早已經不是新聞了。作為“網生代”的新世紀的孩子們,他們也在和成年人一起共同享用著在這網際網路中的虛擬世界。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新媒介在兒童中的滲透率要遠超大人的想象。
根據4年前的《兒童網路安全研究報告》調查顯示,調查選取了20000多名年齡在3-14歲的兒童,其中3-6歲(幼兒園)的孩子平均已經在接觸手機、平板電腦、電腦的比例分別為91.8%、83.4%、80.6%,在這其中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26.5%)的孩子週末接觸這些裝置時間平均超過一個小時,他們已經學會了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探索。
在9-10歲(小學)的孩子中,他們要比幼兒園的孩子所應用到的更多,已經發展成為和成年人的使用相差不大的小使用者。13-14歲(初中)的孩子不僅僅會使用這些裝置來滿足自己對外界資訊的接收,他們也已然成為了資訊的傳播、製造者,甚至在使用這些裝置的技能上早已金超過了他們的父母。
手機、平板電腦卻是要很便捷,但是它對人們的作用,更多的也只是娛樂功能,我們可以整天抱著它打遊戲、刷影片,對這些東西大人的都會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也亦是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東西為什麼一上手就停不下來呢?
我們大腦中所謂的“獎賞系統”,其實就是當我們的慾望得到了滿足,或者是能夠預知到即將得到滿足時,大腦所產生快感的一個過程。
在亞當·奧爾特的《欲罷不能》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在一群老鼠的腦袋上查了一個電極,然後接通電源用電流來刺激老鼠的大腦並觀察這群老鼠的反應。
結果發現在這一群老鼠中只有一隻在被電後非常興奮且享受被點選的感覺,甚至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去享受被點選,最終也因此而亡。這讓研究人員很是困惑,他們將插在那隻老鼠腦中的電極取出來時發現,電極的針已經發生了彎曲,原來是電極刺激到了這隻老鼠的“快感中樞”。
在之後又有一位研究人員將這一實驗用在了人體上,他把電極的探針插入到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快感中樞中,結果那位抑鬱症患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快樂的存在。但研究人員將電極撤掉後那位患者臉上的笑容就立刻消失了,在之後那位患者也對此產生了迷戀,也像那隻老鼠一樣對此上癮。在實驗中之所以被電擊後能夠產生快樂,是由於被刺激之後大腦分泌出了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這也是令人產生上癮行為的根本所在。
馬克·劉易斯曾說:“現代科技“及時行樂”的特點,加上原始的激勵系統,就讓我們成了多巴胺的奴隸,從此欲罷不能。”
這種上癮的行為是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大腦發現獎勵機會→大腦釋放多巴胺→多巴胺激勵大腦行動→完成目標,大腦得到反饋激勵,產生愉悅的感受→多巴胺預測獎勵,激勵大腦再次行動→大腦發現獎勵機會。所以說,孩子是由於在手機上得到了某種激勵,所以他們才會對此沉迷,例如在遊戲中會對殺敵數目進行排名;例如在看短影片時他們從中得到了快樂等等。
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在他所著的《自控力》中說:你之所以會受到誘惑,是因為大腦告訴你,你會很快樂。
△會對孩子的思考以及創造能力帶來負面影響
來自德國的兒童心理學家皮特·溫特斯坦還有羅伯特·J·瓊維斯曾經做過一個電視對孩子創造力所帶來的影響的實驗。
他們抽取了三組年齡在5歲的孩子,這三組孩子分別是從不看電視、每天看電視超過3個小時、以及對看電視時間還有內容不受限制的孩子。心理學家讓孩子在紙上畫小人進行測試,經過測試後得知,從沒看過電視的孩子所畫的小人栩栩如生,表情、細節表現的都很到位;每天看電視超過3個小時的孩子所畫的小人,特別簡單而且比較呆板;而那些看電視不受限的孩子所畫的小人則是支離破碎慘不忍睹。
只是觀看普通的電視節目都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更何況是手機上五花八門的資訊呢?孩子們沉迷於手機之中,會影響到他們的大腦發育,孩子的認知力、想象力還有創造力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而這種傷害卻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延遲反饋模式遭到破壞,進而對於學習無法適應
學習這件事所用到的就是延遲反饋模式,像孩子們要經歷的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中考、高考,就是對一段時間內所學到的東西的反饋。例如在學校的學習中,老師不會因為孩子學會了某一個知識點而進行誇獎表揚,同時也不會一個孩子因為某一次的考試取得了高分而對他格外關注。
而遊戲、短影片等等和學習的反饋恰恰相反,它所進行的是即時反饋,如果孩子長此以往的去玩手機,那麼他對於學習也會要求得到即時反饋,如若得不到的話,他就很可能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夠得到即時反饋的事物上,因此也就無法再適應學習。
△導致大腦內分泌失調,進而使孩子出現心理疾病
韓國首爾大學神經放射學教授Hyung Suk Seo團隊對兩組人群的大腦進行了對比,一組是對手機及網路上癮的人,另一組則是沒有對手機及網路上癮。經過對比後發現,那一組上癮的人的大腦邊緣有超標的γ-氨基丁酸(GABA),這種物質會阻止神經細胞進行放電。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放射學教授Max Wintermark博士表示:“當邊緣系統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擾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或成癮。”所以說,孩子們對於手機的沉迷,會使他們的大腦分泌出過多的γ-氨基丁酸,最終導致可能會產生心理疾病。
1.父母要懂得去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相信在日常生活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境,明明父母和孩子都在家,但卻各幹各的事,可能一個在看電視,一個擺弄著手機,一個玩兒電腦,就是沒有任何交流。這樣的行為只能算是一家人待在一起,這不叫陪伴。而真正的陪伴是要求父母能夠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全身心的和孩子一起完成某個遊戲、積木等等。
在此期間要求父母能夠做到和孩子進行共情以及彼此之間有互動,對於孩子所講的父母要認真的去傾聽,真誠的去回應,讓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來自父母對他的關注以及尊重。父母要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還有親密感,去獲取到來自孩子的信任,真真正正的走入到孩子內心世界中。
2.家長要學會和善而堅定的限制孩子使用手機,做到疏而不堵
弗洛伊德曾說:“遊戲就是指補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較量和挫折的一種手段,是釋放緊張的渠道,生理的慾望攻擊性和性衝動等,在遊戲當中得到滿足。”
△所謂的“和善”就是要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給予孩子尊重
被家長們所慣用的催促、同齡孩子間的比較、對於娛樂的限制以及對孩子進行直接否定的這些表達方式,在《非暴力溝通》中被馬歇爾博士稱作為“異化的溝通方式。”馬歇爾在書中提到“它們雖然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
瑪西爾博士說非暴力溝透過程包括:
什麼是我的觀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例如當發現孩子在持續的使用手機時,我們就可以按照以上非暴力溝透過程的順序來對孩子表達出來。
△“堅定”是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到有效的限制
家長可以組織召開家庭會議,給孩子制定出規則,並且要讓孩子參與到制定規則的過程中。例如在家庭會議中,父母和孩子來討論手機所能帶來的種種危害有哪些,其中要有科學依據進行支撐。然後家長來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條例,例如可以使用手機的時間、可以使用的手機軟體等等。
△像大腦中的“獎勵機制”一樣,去對孩子進行鼓勵
大腦會渴望於對行為的反饋,家長完全可以圍繞這一點來展開工作。如果孩子能夠做到嚴格按照規定時間來對自我進行控制,或是可以透過一些暗示來將手機放下的情況,對於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家長喲啊給予適當的鼓勵。經過長時間的鼓勵進行鍛鍊後,孩子對於手機會擁有特別強的自控能力,如此也就無需再去擔心他們會沉迷於此了。
3.對“媒介素養”進行提升,家長學會去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手機以及網際網路的能力
克里斯蒂·伯納姆說:“教育兒童使用網路媒體的另一個重要工作,在於必須教育父母學會使用他們。”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表示“網際網路 時代應有兩個標誌:網路像自來水、電一樣,成為基本工具和要素;媒介素養成為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媒介素養”所指的是在整個社會之中,每一個人利用媒體來為自己服務的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專家Jenny Radesky博士建議:“家長應該積極考慮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需求並且與孩子進行溝通。”
作為網生代的孩子們,在他們的成長中不可能完全離開手機、離開網路,而對於孩子們對手機的上癮,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去關注到孩子的需求,並且家長需要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以此來更好的去對孩子進行引導。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