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1954年華中師範學院體育科全體畢業生在曇華林翟雅各紀念館前合影。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1960年代武漢地質學校,為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之一。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1934年武大足球賽。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1917年位於武昌曇華林的文華大學俯瞰圖(華中師範大學前身)。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1930年代晨霧下的武漢大學,宛如天上宮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武漢大學老圖書館安裝匾額的場面,僅存一年就更名的中南體育學院的大門……武漢市政府“布衣參事”、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資深藏家陳勇20多年收藏數萬張老照片,涉及武漢各大高校舊容顏,其中不乏珍貴瞬間的記錄。開學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帶你翻看這些老照片,尋覓“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早期“中國最美大學”

有“中國最美大學”之譽的武漢大學,已走過百餘年曆程,校址也多次變遷。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成立,初期校址在東廠口,即今武昌蛇山南麓、閱馬場東側。東廠口校舍今已不復存在,這個走出過陳潭秋、竺可楨、錢亦石等卓越人物的校園,是何等景緻?當年校刊記載:“我校適居蛇山之麓,樹木叢茂,空氣清新,教室、自習室、寢室、講演廳等,或上或下,重重疊疊,宛似海市蜃樓,殊壯觀也。”陳勇收藏的老照片,印證了這段富於詩情的文字。

此後,李四光等實地踏查,慧眼覓得東湖之濱、珞珈山麓這方寶地,1930年3月,中西合璧風格的新校舍在此開建,1932年一期建築初成,1937年主體建築完工,嶄新的武漢大學橫空出世。

掩映於湖光山色間的校園典雅秀美,在陳勇收藏的照片中也有生動呈現。一組86年前“珞珈山上的雲彩、晨霧”的原版照片,以珞珈山上的水塔、圖書館等為背景,將如天上宮闕、瓊樓玉宇般的武漢大學定格。

這些老的影像資料最早超過百歲,多數在70年以上,它們或採自20世紀初葉至30年代武昌高師、武昌師大、武昌大學、武漢大學的同學錄、校友紀念冊;或取於民國初年明信片、校內外期刊;或是藏家多方蒐集的原版照片。一本拍攝於1932年至1935年的相簿,正值該校一、二期工程進行之際,照片記錄下工學樓、理學樓、圖書館、齋舍施工情景及師生課內外生活的細節,如,圖書館安裝牌匾的場面,一場足球賽的拼搶瞬間,把觀者帶到80多年前的武大歷史現場。

老照片見證校址、校名變遷

這些老照片中,還涉及武漢十多所大中專院校早期的校門,直觀記錄了這些高校校址、校名的變遷,包括僅存一年就更名的中南體育學院(今武漢體育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也經歷了校址變遷,從曇華林到桂子山,見證一所私立學校發展到綜合性大學的歷程。102年前,華師前身文華大學在武昌曇華林舉辦了一場校園運動會,有跨欄、撐杆跳等專案,老照片裡,留下運動員跨過橫杆的精彩瞬間。

中南民族大學最初並不在今南湖畔,而是建在洪山上,距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不遠。陳勇介紹,上世紀50年代,這一帶沒什麼高層建築,老照片上便出現有趣一幕:站在位於勸業場的武大老牌坊前留影,鏡頭對準珞珈山,就與武大合影,鏡頭對準洪山,闖入鏡頭的則是當時的中南民族學院。

除武大、華師等百年老校外,武漢還有一批新中國成立後創辦的學校。陳勇收藏了華中理工學院1953年至1963年的2000多張老照片,記錄了該校從建設之初到落成全過程,涉及建設校園、實習實踐、集體勞動、運動會等場景,生動再現該校篳路藍縷的創辦歷程。

20多年來,陳勇收藏高校歷史影像之餘,潛心挖掘、研究其蘊含的歷史文化資訊,已與馮天瑜先生合編出版《武大老照片》;與章開沅先生合作編著的《華大老照片》已完成書稿,即將出版;《大學之城百年影像》也完成原版影像收藏整理工作,書稿即將完成。

陳勇認為,今天的武漢之所以成為“大學之城”,不僅源於近現代教育的百年底蘊,也得益於新中國成立之後高等教育建設的巨大成就。

(陳勇供圖,版權所有)

【來源:湖北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44 字。

轉載請註明: 老照片裡尋覓 “大學之城”的歷史身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