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真的好想再活500年看清朝是如何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江山的

由 欽慶敏 釋出於 經典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從皇太極建立開始,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共五代皇帝,東到朝鮮,西到巴爾喀什湖、北到外興安嶺,南到南海,為中國打下了1300萬平方公里的江山。環視整個亞歐大陸,俄羅斯興起於北方,英國和法國殖民於印度、西班牙、荷蘭爭奪於東南亞,中國的國際環境可謂危咦。當時明朝僅擁有不到400萬平方公里的漢地,風雨飄搖。如果沒有清朝如旋風興起,中國很可能便淪為第二個印度或者土耳其了。
一,從統一女真到雄踞關外
1616年,努爾哈赤再次統一了女真族,重建金國,史稱“後金”。1618年,努爾哈赤宣佈討伐明朝,次年雙方主力決戰於薩爾滸,最終努爾哈赤全勝。薩爾滸之戰後,後金消滅了葉赫部,佔領了遼東地區,基本統一了東北地區。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1625年又遷都瀋陽。

後金的強大讓明朝開始感到了危機。為了在東北尋求夥伴對付後金,明朝皇帝籠絡漠南蒙古以對付後金,雙方爭奪的焦點轉移到了漠南地區。當時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崛起,他試圖統一蒙古各部,但後金興起讓他力不從心,於是林丹也決定和明朝聯合。1619年,漠南蒙古正式與明朝結盟,隨後林丹開始了後金的挑戰。林丹汗以“四十萬蒙古國之主”自居,蔑稱努爾哈赤為“水濱三萬女真之主”,警告努爾哈赤不得進犯廣寧。1622年,廣寧之戰爆發,努爾哈赤擊敗了廣寧巡撫是王化貞,明朝勢力基本退出了山海關外。

廣寧之戰後,後金已經完全佔據了東北,暫時停止了對明朝的進攻。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努爾哈赤開始集中力量對付蒙古。廣寧之戰後,蒙古內部的矛盾也激化了。察哈爾部、科爾沁部等紛紛投入了後金的旗下,而內喀爾喀五部也在後金的三次征伐下土崩瓦解。
1626年,皇太極繼位。後金的強大迫使林丹汗西遷。但是皇太極並不打算放過林丹,1632年,皇太極正式西征,漠南蒙古各部均派軍參加,總兵力達10萬。此次西征,林丹汗遠遁青海。1634年,林丹汗去世。1635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等遠征第三次遠征察哈爾,漠南蒙古全部歸服了後金。

1636年,漠南蒙古16部奉皇太極為“博克達徹辰汗”,漠南蒙古正式納入了後金版圖。同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定族名為滿洲。這標誌著清朝正式建立了。皇太極的野心遠遠超過了努爾哈赤,他不滿足於作一個地區的小國王,而是要當整個中國的皇帝,於是他的目標便是入主中原。

為了徹底消除後方威脅,皇太極決定征服朝鮮。1636年12月,清朝軍隊正式出發,到第二年正月,朝鮮便陷落。朝鮮國王被迫向清朝稱臣納貢,朝鮮成為了清朝的附庸。不久清朝又攻陷了皮島,徹底解除了清朝攻向關內的後顧之憂。隨後皇太極多次發動了入口之戰,試圖打通進入山海關的通道。在1639年時,清軍一度攻陷了濟南府。但是皇太極總體戰略依然是穩紮穩打,拒絕軍事冒險。皇太極一世,清朝軍隊都沒有透過山海關,但是已經為長驅直入做好了準備。在這時期,清朝的領土面積已經有了270萬平方公里。
二,征服漢地十八省
1644年,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殺殉國,宣告了明朝的滅亡。之後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吳三桂便和多爾袞聯手入關擊敗李自成,清軍佔據北京。同年,順治遷都北京,宣稱自己是全中國的皇帝,要統一中國。就在當年,清軍攻陷潼關,李自成的農民軍被消滅。

清軍入關後,明朝殘餘勢力退守南方,在南方建立了一些列政權,史稱“南明”。然而這些政權並沒有對清朝的入關產生多大的抵抗作用,因為南明的內部十分腐朽,將領和大臣之間你爭我鬥,甚至暗中通清。1652年,清軍攻破長江防線,佔領南京,弘光南明政權滅亡。此後多爾袞在江南地區實行大規模的屠殺,史稱“嘉定三屠”。最終清朝派遣洪承疇經略江南,以漢治漢,才安定了江南的局勢。1646年,清軍已經入川消滅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張獻忠的部將轉入雲貴和永曆南明政權合作。1647年,清軍攻入福建,鄭芝龍投降,隆武南明政權滅亡。1653年,魯王政權滅亡。1661年,吳三桂消滅了永曆南明政權,這標誌著清朝最終統一了漢地十八省大陸地區。

然而清朝對漢地的漢地的統治還不是十分鞏固。清朝採取了“以漢治漢”的政策,分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掌管西南三省地區;尚可喜為平南王,掌管廣東省;耿精忠為靖南王,掌管福建省。1673年三大諸侯聯合造反,史稱“三藩之亂”。這場叛亂直到1681年才被康熙帝平定。從此有組織的反清復明勢力已經不存在,清朝在漢地地區的統治已經穩定了下來。

為了徹底消除反清勢力,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水戰中擊敗臺灣軍隊,鄭氏政權投降。此後康熙在臺灣設立臺灣府。這種中國的中央王朝首次將臺灣本島納入統治範圍並首次設立管轄機構,從此臺灣成為了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清朝之前,大陸的中央王朝最多能夠管轄到澎湖列島一帶,清朝是一次大的突破。臺灣統一後,漢地地區已經全部統一,清朝的面積已經到達了670萬平方公里左右。

三,擴充套件外圍空間
康熙帝最終統一了漢地以後,邊疆問題又嚴重了起來。俄羅斯的殖民勢力已經到達黑龍江流域,而準格爾汗國也崛起於西北,並試圖控制喀爾喀蒙古。更糟糕的是俄羅斯還和準格爾汗國聯合了起來。為了收復被俄羅斯佔領的黑龍江流域,康熙於1685年和1688年發動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擊敗了俄羅斯的殖民勢力。1689年,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中規定中俄以外興安嶺為界。該條約的簽訂有利於康熙騰出手來專門對付準格爾。

1688年,準格爾大汗噶爾丹向漠北喀爾喀蒙古進攻,其兵鋒直達烏蘭布通。喀爾喀蒙古向清朝求救,於是康熙決定親征葛爾丹,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1698年,康熙再次親征葛爾丹,葛爾丹眾叛親離而去世,整個喀爾喀蒙古(外蒙古)納入了清朝的統治範圍。

葛爾丹去世後,其繼位的策妄阿拉布坦繼續對抗清朝。1717年,準格爾汗國攻滅青藏高原高原的和碩特汗國。1720年,康熙派遣軍隊進入青藏高原,趕走了準格爾軍隊,並設定噶倫數人集體負責西藏地方的政務,在青海、西藏建立了實質上的統治。此時,算上新控制的西藏、青海和外蒙古,清朝的疆域已經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

1722年,康熙帝去世,這位久經沙場,近乎完美的皇帝沒能再活500年,不能中國的疆域面積難以想象。新繼位的雍正主要在於鞏固康熙打下的江山。1723年,清朝平定了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叛亂,在青海設定西寧辦事大臣。1727年雍正派遣駐藏大臣進入西藏,並在西藏駐紮了2000軍隊。又和俄羅斯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劃定了中俄兩國中段的邊界線。在西南他推行“改土歸流”,實行了進一步的直接控制。不過他和準格爾的戰爭卻遭到失敗,最終兩國於1735年劃定邊界。

乾隆皇帝繼位後,準格爾汗國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1739年,準格爾和清朝以阿爾泰山為界。1755年,乾隆命令清軍5萬人分西北兩路向伊犁進軍,開始了消滅準格爾汗國的程序。到1757年,準格爾汗國基本瓦解。1759年,清軍又鎮壓了大小和卓的叛亂。這標誌著分裂出土1000多年的西域地區重新被中央王朝控制,乾隆以“故土新歸”之意定名為“新疆”。1762年,清朝在西域設定了伊犁將軍府。

到此時,清朝的國土面積已經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資料一直維持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時間長達100年。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能夠對青藏高原、西域、蒙古高原、東北地區同時實行控制的朝代。長期的控制使得中國對上述地區的主權得到了廣泛的國際認可。德國繪製的清朝版圖將這些地區甚至朝鮮都劃入了清朝版圖,足夠能見其影響力。清朝五代皇帝的開疆擴土為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使得中國至今依然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