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供你出國留學,是想為你的夢想保駕護航!
這是我們的第
1075
篇文章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影片。
一位父親撕了初一女兒寫的30萬字的小說。
原因是女兒語文成績很好,但數學成績太差。父親發現女孩在學校裡偷偷寫小說,二話不說衝進她房間把她寫的56本小說都撕了,再用膠帶把她的課外書全部封起來。
影片中的女孩站在臺上,面向著全校師生,
她試圖平靜地講述這段遭遇。
她向父親解釋自己學數學很吃力:“我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數學很厲害,然後我看著他們考得那麼好。我就覺得我可能一輩子努力都追不上他們了。”
父親說:
“別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這句話意思是:我相信你能暫時放下小說,專心把數學成績給搞上去。
直到最後這個女生也沒有聽到父親的道歉,只是換來一句“爸爸相信你”。
聽到這話,一直在忍住情緒的女兒崩潰了,淚流不止。
我猜,她並不是被父親感動哭的。
果不其然,這個影片底下評論區一片指責。
很多人認為父親毀了女兒的夢想。
也有網友看到自己的童年,實在沒能力做到面面俱到,
無法滿足父母的高標準高要求,那些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
還有人分享自己類似的經歷。兒時父母認為學習重於一切,
興趣愛好就是洪水猛獸,會毀了一個人的前途。
於是他們各種阻攔。
結果等孩子長大了發現光靠學習也不一定能改變個人命運。被現實打臉的父母就跟孩子說:
現在你工作有時間了,可以重新拾起你的創作夢想了。
有人表示能理解父親的做法,認為女孩把小說帶到學校裡會讓學習分心,
寫出30萬字說明她寫小說佔用了很多學習時間。
上述網友做出的反應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大家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我們多數人都有為了學習不得不放棄愛好的童年經歷。
正當大家對“究竟是父親的問題,還是女兒的問題”爭論的不可開交,有些讀者指出現實的問題:
我們的大環境對於“偏科生”的接受度是很低的。
其實我們也能從父親對撕書行為的解釋中,
讀出他對女兒未來中考升學的擔憂。
他是這麼闡述自己的做法的:“對於撕去你這些書我心裡是有點愧疚的。但我的出發點是希望你在初中時期,尤其小升初的過渡階段,更快走入初中生應該有的學習狀態。”
“自律性也是你比較偏差的一方面。你的小說竟然寫到學校裡去了,證明你在上課、中午休息,抽空都會去做這種你喜歡做的事情。我就擔心這種事情會繼續惡化,
所以也用這種錯誤的行為來杜絕你這種跟學習沒有直接聯絡上的事。”
父親最後說到:“你的偏科情況嚴重,數學落的分確實很大,如果以此下去的話,以後就沒有好的高中,更沒有好的大學。”
父親的這番話映射出了體制內的教育法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升學是學生的首要任務,你的一切興趣愛好必須為它讓步。
你必須門門科目優秀才能上一所好大學。
“偏科生”在這種遊戲規則下自然就成了弱者。他們通常會被老師和家長當成異類,
而不是“有才華的孩子”。
我當年中考的時候,國內考試環境比現在更嚴苛,所謂的“偏科生”也被打壓的更慘。我身邊很多非常有才華的同學,學數學的時候就像影片中那個小姑娘說的那樣很吃力。
對這些同學來說,數學真就不是像那位父親說的那樣“努努力就能學好的”,也不應該被
“我是中國人就必須數學好”
這種霸道邏輯所裹挾。
事實上,“偏科生”是一個被嚴重汙名化的概念。如果你跳出體制去看這群孩子,你會發現他們在歐美國家的教育系統裡就是一群“潛力股”。老師和家長會覺得
這些孩子自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鼓勵都來不及,又怎麼會狠心打壓呢?
魔幻的現實正如你看到的這樣:在中國讀書的孩子就算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一定能考進210、985。
而在美國讀書的學生正由興趣愛好引導著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
美國沒有“偏科生”,因為他們不用“偏科”這兩個詞來捆綁自己的學生。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思想實驗:假如這個女生上完國內初中去美國上高中,
那麼她寫小說的愛好會得以延續嗎?
首先,不論她是去私立還是去公立學校讀高中,她很可能學的是AP課程。如果她不擅長理工科,她可以多選文史哲和人文社科的課程。
在課上,她不需要碰她不喜歡的數字,
只要她認真讀書努力考試、寫好文章、做小組專案、課堂積極發言,她就能拿到與自身努力程度成正比的好成績。
其次,美國高考對數學的要求沒那麼嚴格
。以前我高中學習SAT的時候,跟大多數的出國黨一樣,都有暗自鄙視過數學題目簡單:“美國高考數學題也太弱智了吧,拿800分滿分不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我最後數學拿了790被打臉了,但現在回過頭來思考,我發現美國高考的意義並不在於要求人人拿滿分,
而是透過合理地出題來測試一個人的讀寫和計算能力。
因此基於這樣人性化的邏輯,SAT的出題沒有難到令人髮指,題目的設定也都有規律可循:
只要你熟練掌握了相應的知識點,你就能答出這道題。
美國高考的目的也不是把人篩選成三六九等,像計劃經濟一樣把人分配到各個崗位。更何況SAT不是你申請大學的唯一標準,除了標化考試,
你還可以透過很多方式向大學全方面地介紹你自己。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高中平時成績、課外活動、競賽獎項、大學申請的個人文書、來自高中老師的推薦信...
這些申請材料可以向美國大學展現你活生生的人格。你擁有自己的思想和熱情,
而不是一臺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
第三,如果這個女孩熱愛寫小說,她在美國的高中就可以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很多高難度的寫作比賽,比如英國牛津獨立教育組織舉辦的John Locke Competition,或者紐約時報舉辦的夏季讀寫比賽...
如果她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她可以拿下很多獎項來證明自己的寫作能力。
她也可以在高中的暑假去一個世外桃源參加寫作訓練營,比如說愛荷華青年作家工作坊,以一位青年作家的身份,盡情享受她熱愛的創作。
如果她寫作能力特別強,她也許能申請到比哈佛大學錄取率還低的人文夏令營TASP,能進入這個暑期專案的人都是牛人,如果他們未來申請大學,被哈耶普斯等美國名校錄取的機率很高。
但我想,對於那些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來說,
去一所頂尖美國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對這些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有人能認可他們所追求的熱愛,
而不是從一開始就把它扼殺在搖籃裡。
小姑娘可以在美國大學的申請文書裡自豪地吐露自己的心聲:“我愛讀小說,更愛寫小說!我未來想成為一個作家!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拿下普利策獎、諾貝爾文學獎!”
我相信,沒有哪位美國招生官會恥笑她的理想,更不會有人衝出來當著她的面,
撕掉她寫的30多萬字的小說。
我相信你們也聽說了下面這個新聞。
最近南京有一位6歲小女孩在YouTube上的古典吉他彈唱吸引了一群義大利音樂家為她伴奏。雖然小女孩聲音很稚嫩,但她的表演很真誠,打動了一大票網友。
她的YouTube賬號從今年2月第一支影片到現在已經擁有了13.3萬的粉絲訂閱。圖片中這首Fly Me to the Moon也獲得了465萬的播放量,25萬個贊。
雖然這位小女孩收穫一大票粉絲純屬偶然,也許業餘創作者想用作品養活自己依舊很難,但在2020年的今天,
用愛去支撐一個愛好,也許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容易。
當然了,這不僅僅要靠個人的努力,也需要我們周圍環境的包容和支援。就像這位女孩的父母為她購置了專業器材、聘請了名師、幫她經營社交賬號...
很多父母也在用經濟實力和社會資源為自己孩子的夢想保駕護航。
但願有一天,愛寫小說和愛玩音樂的孩子,不必在現實面前為自己的愛好妥協,不必為自己的創作流下更多無奈的淚水。
本文系
留學
每日談
轉自
Stoooges三士渡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