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享盡富貴也受盡苦楚,留下《二泉映月》成絕響
我們在欣賞傳統古典音樂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二泉映月》這首二胡名曲。這首曲子被譽為傳統音樂的巔峰,是最能代表傳統音樂的作品之一,受到了國內外音樂名家的高度讚揚。令人意外的是,這首曲子的創作者竟然還是一位瞎子,他的名字叫做阿炳。
阿炳是無錫人,半個世紀過去了,依然是無錫的傳奇人物。阿炳的人生經歷很坎坷,可以說是享盡了人間富貴也受盡了人間苦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瞎子阿炳的故事,看一看這位音樂大師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
阿炳的本名叫作華彥鈞,1893年出生於無錫的一個大家族秦家。他的母親名字叫作吳阿芬,是秦家的少奶奶,剛結婚不到半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所以,吳阿芬年紀輕輕的就成了寡婦。吳阿芬丈夫的葬禮上請了一個道士,名字叫做華清。因為喪事的緣故,經常出入秦家,一來二去的就跟吳阿芬好上了,後來兩人就有了阿炳。
在清朝末期那個年代,吳阿芬是一個寡婦,可是跟別的男人生了孩子,這在當時是被人們所不齒的。在阿炳三歲的時候,母親吳阿芬不堪族人的風言風語,被逼自盡了。吳阿芬死後,小小的阿炳就沒有人照顧了。於是阿炳就被父親華清送到了鄉下,找了一個可靠人家撫養。
因華清是一位道士,而且是雷尊殿的觀主,所以他也沒辦法撫養阿炳,只好把阿炳送給別人撫養。
在阿炳8歲的時候,被他父親華清接到了道觀裡,也當了一名小小的道童。華清和阿炳在外人眼裡是師徒關係,其實這二人真正的關係是父子關係。不過這一點阿炳卻不知道,他一直把華清當成了自己的師傅。因為阿炳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華清用了很大的心思來培養阿炳。在阿炳1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一名音樂家了,可以說是名震無錫。
等到阿炳21歲那年,師父華清死了。華清在臨死之前把真相告訴了阿炳,說自己就是阿炳的親生父親。對於這個驚天訊息,阿炳一時不能接受。因為當年他母親被逼自盡的事情,他心裡其實一直對自己的生父充滿了怨恨。受到了這樣的打擊,阿炳的精神也受到了影響。
華清在臨死之前,把雷尊殿傳給了阿炳。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雷尊殿的香火還是很旺盛的,每年都能收到大筆的香火錢。阿炳繼承了雷尊殿,也就等於繼承了大筆的財產。因為受到父親去世的影響,再加上身世的打擊,在父親去世之後,阿炳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他雖然是個道士,可是整日流連於煙花之地,還染上了吸鴉片的惡習。年輕時候的阿炳年少多金,又風流倜儻,所以在煙花之地十分的受歡迎。那些風塵女子都刻意的逢迎阿炳,這讓阿炳更加的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肆意享受這種糜爛的生活。
因為長期沉溺於煙花之地,令阿炳的身體逐漸被掏空,到最後連眼睛也瞎了。阿炳的眼睛瞎了之後,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那些風塵之地的姑娘們就再也不歡迎他了。在眼瞎之後,阿炳的雷尊殿也被別人霸佔了。從此阿炳成了一個窮困潦倒的瞎子,只能靠在街邊賣藝討生活,不過好在也算是自食其力。
從此以後阿炳就成了瞎子阿炳,後來在別人的介紹下他娶了鄉下的一箇中年寡婦為妻。夫妻二人一起出門賣藝,瞎子阿炳拉二胡,妻子就在邊上負責收錢。但是那時候大家都生活都不好過,所以有時候一天下來賺的錢,都不夠二人吃飯。
人們常說,偉大的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瞎子阿炳坎坷的人生經歷,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曲子,例如大家熟知的《二泉映月》、《聽松》等。可是那個那時候阿炳只能在街頭演奏,所以外界並不知道有無錫的街頭上有這麼一位出色的音樂家。
阿炳的鄰居家有個孩子在大學裡讀書,有一天上音樂課的時候,就給同學們彈奏了一首阿炳創作的曲子,同學們都聽得如痴如醉,這首曲子也給音樂教授楊蔭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楊教授專門去無錫找阿炳,用磁帶錄下了阿炳親自彈奏的《二泉映月》。在楊教授錄完音沒多久,阿炳就去世了。這首《二泉映月》也就成了絕響,人們再也聽不到他談這首曲子了。
阿炳的一生坎坷艱難,但是他卻始終保持對生活的樂觀,對人生的期盼。雖然他眼睛看不見,但是他仍舊是依靠自己賣藝來生活,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這一點是非常令人欽佩的。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豁達的態度,才能創作出如此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