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955年授銜,共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評上的10位,另5位是誰

由 費玉榮 釋出於 經典

    在新中國57位開國上將中,論資歷、論戰功、論威望,不少戰將不亞於部分大將,因此有的人為此而感到遺憾,認為當初大將名額給得太少,委屈了不少上將。

    那麼,如果當初把大將的名額放到20個,有哪些人可以入選呢?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1952年4月,總政出臺了實行軍銜制度的草案,最初是把軍銜設定為少將、中將、準上將、上將、元帥5個級別,並沒有設大將。後來借鑑蘇軍的軍制,修訂了軍銜條例,把上將、準上將改為大將和上將。當時給出的大將基本標準,為“一級軍區司令員及相當於該職務者”。

    如果按照這一標準,符合資格的將領就多了。隨著各野戰軍首長進京執掌中樞,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各大軍區司令員基本由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團級將領擔任,他們都有資格當上大將。

1955年授銜

    授銜工作非同小可,各級對此極為慎重,綜合考慮了方方面面的意見,直到1955年1月才正式下發評定軍銜的準則,明確指出,評定軍銜的主要依據為現任職務、品質、業務能力,以及在軍隊服務的經歷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

    由於當初授銜時,已明確規定凡是轉入地方工作的軍隊幹部均不再授銜,因此譚震林、程子華、滕代遠、鄧子恢、張鼎丞等重量級人物就沒在授銜範圍之中。這幾位戰將中,像滕代遠、鄧子恢、張鼎丞都是曾經在土地革命時期開創過根據地、拉起一支隊伍的,當年的地位比林彪、羅榮桓都要高;譚震林、程子華等在紅軍時期,則是獨當一面的軍級幹部,地位高於粟裕。

    上述幾位假如參與授銜,授予大將是沒有多大爭議的。

    最開始,總幹部部上報的預備名單中,為了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列出了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後來授予大將軍銜的那10位以外,還有張宗遜、宋任窮、蕭克、王震和周純全5人。

    蕭克憑藉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和八路軍120師副師長的歷史職務,按說授大將是沒有什麼懸念的,不過,由於當初在二、四方面軍會師後,對張某的態度不明朗而背上了包袱,影響了後來的發展。一直到解放戰爭快結束時,才以四野參謀長的身份指揮作戰,在戰功方面大打折扣,最終沒有作為紅二方面軍的代表入選大將,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蕭克將軍

    張宗遜在紅軍時期曾是紅軍主力師師長,黃克誠是他的政委;抗戰時期任358旅旅長,和徐海東、陳賡平級;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和粟裕、蕭勁光、譚政平級,高於羅瑞卿、王樹聲、張雲逸,是許光達的直接上級。張宗遜數十年來身經百戰,許多開國名將都是他的部下,授予大將當然也沒有問題。

一野司令員彭德懷(右)和副司令員張宗遜(左)在西北戰場

    宋任窮和羅榮桓一樣,是“三灣改編”後的第一批連隊的代表,紅軍時期就是師級幹部,長征是曾任幹部團政委(團長是陳賡),解放戰爭時期曾是華東野戰軍第三副政委。作為我軍政工幹部的代表,宋任窮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亞於譚政。

    王震作為紅六軍團的政委以及八路軍359旅旅長,他的歷史職務並不低於後來的10位大將,而且在不同歷史階段均有重要貢獻,完全可以作為紅二方面軍及第一野戰軍的代表人物。因此,當初許光達在辭讓大將時,就極力推薦了王震,可見王震確實很有威望。

王震和新疆戍邊戰士在一起

    這裡面比較特殊的是周純全,他雖然犯過錯誤,但歷史地位高。1935年沙窩會議上,身為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的周純全,在張某的力爭下被增補為委員,地位在徐向前之上。按歷史職務來看,授他元帥都不過分,作為四方面軍的代表,列入大將候選人也在情理之中。

周純全

    除了這5位之外,李聚奎、劉亞樓、許世友、王宏坤、楊得志同樣有資格躋身大將之列。

    李聚奎長征時曾是紅1軍團1師師長,職務高於大部分上將。1955年授銜時李聚奎任石油部長,不在軍隊系統,因此沒授銜。1958年他重回軍隊任總後政委,因此特意為他補授軍銜。當時總理曾經徵求他的意見,他說授我大將也可,上將也可。

李聚奎

    劉亞樓長征時期是紅二師政委,和陳光、李聚奎、張宗遜等人平級。解放戰爭中,作為林彪的得力助手參與遼瀋、平津戰役的指揮,躋身我軍一流名將的行列。新中國成立後,被主席點將擔任空軍司令員,和蕭勁光平級。

擔任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上將

    許世友在紅軍時期就是紅四方面軍軍長,抗戰時期在膠東獨當一面,解放戰爭時期被委以重任,任山東兵團司令員。該兵團是實施“兩翼牽制”戰略計劃的一翼,和陳謝兵團一樣,都是受總指揮部直接指揮的戰略集團。

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

    王宏坤在紅軍時期是紅四方面軍核心骨幹紅四軍的軍長,抗戰時期任358旅旅長,歷史職務完全夠得上大將的條件。但他在軍事指揮上,被認為遜色一些,戰績不太出色。解放戰爭剛開始時,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6縱司令員,但很快被王近山取代,後來逐漸退出野戰部隊,擔任地方部隊領導。這也是人們較少知道他的一個因素。

    楊得志在紅軍時期僅為團級幹部,歷史職務低於上述各位,但他作為紅1團團長,在長征中屢建奇功,是一位大功臣,因此在後來屢屢被委以重任。抗戰時期,他曾接替徐海東任344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新組建的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率領華北部隊打了翻身仗,抗美援朝時期還曾接替陳賡擔任第三任志願軍司令員。

    評定軍銜,不僅僅是看資歷和戰功,還必須要照顧到歷史形成的“站隊”問題和“山頭”問題。像張宗遜和劉亞樓未能進入大將行列,是為了減少原紅一方面軍將領的比例,給二、四方面軍的同志留出位置。

    【非常珍貴也頗具象徵意義的一張照片:1979年對越還擊戰,東線總指揮許世友(左)和西線總指揮楊得志手挽手出入會場】

    至於蕭克、周純全、王宏坤未能入選,則是因為或多或少犯過一些錯。如果當初大將的名額設為20人,那麼上述這10位倒是很有可能躋身大將行列。但名額只有10個,那他們的競爭力就顯得不足了。

    例如,許世友就曾對自己沒當大將表露過不滿,但是,當總理說“粟裕也不過是大將”後,許世友馬上無話可說,也不可能有任何理由發牢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