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上旬,我從中央團校第二期結業,分配到當時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後改為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協助處理群眾給毛澤東的來信,直到1966年6月。
毛主席非常重視人民群眾的來信,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指定他的政治秘書田家英負責處理。後來,由於群眾來信不斷增加,田家英一人忙不過來,於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陸續調進一些同志協助處理。群眾來信按內容分類,分工負責辦理。其中有一些是毛主席的親戚、朋友的來信,劃為舊誼類,我就協助田家英處理這類信件。
毛主席的親戚、朋友的來信,一般都要送給毛主席親自閱讀。但其中有少數是錯認、冒充主席親友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加以分辨。為了提高分辨能力,需要熟悉主席的家庭和個人歷史情況,為此我曾閱讀了蕭三和李銳先後寫的關於毛主席青少年時期活動的兩本書。
主席親友的信件在給毛主席送閱前,先登記,摘錄主要內容,建立檔案。送閱時,在原信封上貼紙條,寫明來信人姓名,用一句話概括來信的內容。如“某某,敘別情”“某某,求見”“某某,要求介紹工作”“某某,反映農村缺糧情況”等等。這樣做,是為了使毛主席可以一眼就知道來信的主要內容,以便區分輕重緩急。
毛主席看重親情,珍視舊誼,對親戚朋友的來信,他都親自寫信回覆。毛主席交給我們的覆信,有不封口的,也有封了口的。但最初不管封口不封口,我們都要開啟抄錄下來,和親友的信一起存檔。有一次,一封已經封了口的覆信交到我們這裡後,我們照例開啟進行謄抄。這時,大概是毛主席覺得覆信中有的字句需要再斟酌並做些修改,遂我們又將那封覆信從秘書室索回。
毛主席發現封了口的信封被拆開了,便查問究竟。田家英就此向毛主席說明,這樣做是為了抄錄留底作為資料儲存。毛主席聽後表示同意,約定今後他的覆信交給秘書室時不再封口,但若是封了口的信,則不許拆開、不要抄存。
在我的記憶中,當中共中央進駐北平,緊鑼密鼓籌建新的人民政府那段日子,最早給毛主席來信的親友,是在湖南長沙市的楊開智和周世釗。
楊開智是毛主席夫人楊開慧的哥哥,他來信報告了家人的情況,還流露出想到北平(10月1日後為北京)並希望得到較為理想工作安排的念頭。毛主席看了他的來信,得知楊開慧的母親還健在,非常高興。毛主席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第四天給他覆信,要他打消進京工作的念頭:“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讓市政府為難。”
在給楊開智覆信表述了自己的意見後,毛主席在當天又給時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的王首道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使用的是同樣非常嚴肅的口吻:“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後來在1950年4月,毛主席親派長子毛岸英赴湖南長沙,帶著人參、鹿茸等禮物去探望楊老夫人,併到長沙板倉祭掃了楊開慧墓。毛岸英行前,毛主席給楊開慧母親向振熙寫了封信,通報毛岸英的行程。
1960年,楊老夫人向振熙九十壽辰,毛主席為此寫信給楊開慧的堂妹楊開英,託她送禮祝賀。兩年後,楊老夫人辭世。毛主席又致信弔唁,並對楊家人說:“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的親愛的夫人同穴。我們兩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
——摘編自《黨史天地》2016年10月[下]
作者:沈棟年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張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