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鑿壁偷光”勤奮學習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而且,匡衡長大以後,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成為了西漢有名的經學家,還當了漢元帝、漢成帝兩朝宰相,這可不是一般的出息。
不過,我有一種猜想,“鑿壁偷光”這個故事,說不定就是因為匡衡這個人從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最後當到了兩朝宰相,並且深得皇帝信任,後人才在他身上附會出來的。畢竟在《漢書》正史中,並沒有這個記載。這個故事最早記載在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裡,而《西京雜記》是古代的一本歷史小說故事集,屬於野史之類。
匡衡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這個人,在歷史上卻是一個人格非常分裂的人物,他的言行嚴重不一,讓人非常費解,後世的評價很低。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他透過苦讀,成為了解讀《詩經》的頂級專家。漢代是以經學取士的,能夠精通“六經”中的一“經”,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而匡衡正是精通《詩經》的專家。當時流傳著一句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而且據《漢書·匡張孔馬傳》記載,匡衡在輔佐漢元帝和漢成帝的時候,每次向兩位皇帝上奏,勸諫他們節儉,不要耽於享樂,都是從《詩經》中引經據典來給他們講,每次都讓這兩位皇帝心服口服。
其二,漢元帝和漢成帝對匡衡非常信任。漢元帝把匡衡從一個太原郡的文學卒史往上提,直到提為宰相。漢成帝的時候,匡衡害怕“一朝天子一朝臣”,多次提出想退休回家,漢成帝都不允許。後來,有大臣彈劾匡衡,但是漢成帝直接讓那人不準彈劾。接著,匡衡的兒子醉酒殺了人,匡衡摘下自己的官帽朝鞋,提去向漢成帝請罪。但是漢成帝把官帽朝鞋還給他,並沒有治他的罪。可見,兩位皇帝對匡衡多麼信任。
其一,匡衡投機鑽營。漢元帝的時候,中書令石顯把持朝政,結黨營私。匡衡從來不敢反對他。但是,漢成帝繼位後,匡衡看出漢成帝討厭石顯,於是上書彈劾他。當時司隸校尉王尊就批評匡衡,說先帝(漢元帝)在世的時候你不彈劾,為什麼要現在才彈劾?你現在彈劾,不是揭先帝的短,說他不會用人嗎?但是漢成帝喜歡匡衡這樣做,讓王尊不準彈劾匡衡。
其二,匡衡教子無方。匡衡是勤學苦讀出來的,但是他並沒有用自己的故事來教育兒子,以至於他的兒子匡昌醉酒後隨便殺人。而且他的另一個兒子還打算夥同一幫人劫獄,把匡昌救出來。由此可見,匡衡確實在教育兒子上很失敗。
其三,匡衡貪婪腐敗。《漢書·匡張孔馬傳》裡詳細地記載了匡衡“專地盜土”的事。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覺得匡衡在貪腐上,簡直是老手。
誰知道這件事卻被執法部門知道了,就上書彈劾匡衡。漢成帝知道後,便再也沒有饒過匡衡,把他廢為庶人。
在這件事上,匡衡雖然沒有直接指使,但從他的說話行事可看出,他這是一種非常老練的貪腐手段。
有人藉此說,匡衡“小時偷光,長大偷地”。不過,我倒覺得這兩件事沒有必然的聯絡。不能因為匡衡長大後的貪腐,就否定他小時候勤學苦練的精神。
(參考資料:《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