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四十年的臥薪嚐膽,四十年的奮發圖強,我們不聲不響的奮鬥著,努力著,在世界的舞臺上紮根立足。在2010年,中國的GDP成功超越日本上升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整個國家的進步和榮譽。
中國創造譽滿全球,中國工程享譽世界,中國的科技也在飛速發展,神舟飛船的成功對接和長征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都讓中國的名字在全世界的眼中再次光芒四射。
近年來有很多功成名就的富豪開始移民國外,其中他們選擇最多的還是美國,這一現象讓不少愛國人士開始憤懣不已,但是我們並沒有權利去幹涉別人的自由。可是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與之俱來的是吸引了世界很多領域的頂尖人才來到中國發展,而且越來越多的海歸學者都學成歸國,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報效祖國,這無疑是讓我們和我們的國家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賈揚清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一個普通職工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中學的語文老師,出生在這樣一個有著非常濃厚書香氣息的家庭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他還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每天給他講故事,在這個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知識的種子,到了三四歲的時候,他的認字數量已經有幾百個,基本可以自己完成一些畫本的閱讀,捧著書讀書也成了這個小孩子最熱愛的事情之一。
後來在父母的再三商量下,把他送進了附近的農村小學讀書,兩個年級一起上課,這樣對於他來說就能同時學到兩個年級的知識。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後來順利進入春暉中學讀書,並且在中學階段多次獲得國家獎項,對於科學知識開始有了無限的嚮往。
後來在高考的時候雖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但是完全不影響他以高分順利進入清華大學唸書,這一路的披荊斬棘,過關斬將。很大一部分的成功因素離不開他父母的教育理念:“一是,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父母親要教好書,你讀好書,求得真知識;二是,所有教你的老師都是優秀的,教育學生綽綽有餘;三是,每次考試不必第一,加入第一方陣就可以了。”
在清華大學這個大佬雲集的地方,他充分地利用著一切資源,讓自己的羽翼豐滿,在清華攻讀的資訊科技自動化專業也是他夢想的起點,後來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再接再厲的攻讀碩士學位。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去美國加州大學的留學機會。在讀博期間,他就已經進入了谷歌實習,在Google首席架構師Jeff Dean麾下任職,這段經歷也為他博士畢業後架起了一條橄欖枝。
幾年的工作經歷下來,他從谷歌辭職,進入了美國科技巨頭企業Facebook任職,面對這樣的科技界天才,Facebook也是投入了大把的財力物力對他進行培養,當然也給了他非常可觀的薪資和充分的發展空間,美國正在用盡一切辦法留住這樣一個科學界頂尖的人才。
所有人都覺得賈揚清會一直留在美國發展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放棄高薪待遇,離開美國,離開Facebook,毅然選擇回國發展,並且在2019年加入了阿里巴巴。這一頂尖科學家離開美國,美國科技界炸鍋:他居然回到了中國。這個決定對於美國來說無疑算是當頭一棒,相當於培養了這麼久的人才,最後拱手相送於他人。
回國之後,賈揚清帶領阿里雲EMR團隊參加了大資料領域門檻最高的比賽,並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阿里雲作為網際網路企業唯一入選雲計算的公司,連續兩年獲得冠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整理了世界紀錄。取得的這些成就離不開賈揚清的帶領和努力,作為一個空降阿里P11的80後,他得到了所有人的欣賞和認可。
但是與此同時,美國看到他為阿里取得的成就,分外眼紅,但是也無可奈何,說到為什麼會突然做出回國發展的決定,其實並不像外界所傳言的那樣。
賈揚清回國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是因為Facebook負面訊息的影響,讓這個科學界的領頭人不得不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新的發展規劃,當然還有人覺得賈揚清是因為身在異鄉多年,思鄉心切想要回國,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後來賈揚清自己發文宣告,說明自己只是正常的調換工作。
但是還有發文顯示,賈揚清離開Facebook還是因為他們內部的宮鬥嚴重,賈揚清的核心產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排擠和打壓,而且他的團隊也在一點點地遭受到瓦解和架空。
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也是失望積攢到了極限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吧,但是無論怎樣,Facebook的變動,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而且賈揚清入職阿里副總裁也是因為在阿里有很多曾經並肩奮戰的戰友,還有當年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所以這對於他來說也是選擇回國的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之一。
從當年的出國熱,到現在的海歸潮。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這就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學成歸來,和賈揚清一樣在美國攻讀學位的潘錦功也是如此,他帶著自己研發的“發電玻璃”回到中國成都自己創業。成功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發電玻璃,也是中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玻璃。
其實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很多的名人,牛人都曾留美學習,但是最後還是一腔熱血的報效祖國。兩彈元勳鄧稼先歷經磨難,最終到達中國的領土,帶領中國的導彈事業向前飛速發展了二十年,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雲端人物都不屑他國的誘惑,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祖國的大地。
“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外面的天空固然更加廣闊,但是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全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老一輩的人們因為祖國需要而回,所以才有了中國現在的繁榮昌盛,新一輩的年輕人被祖國實力所吸引,回國助力祖國發展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