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爾,蘇聯黑海艦隊的錨地,也是一座堅固的要塞。長久以來,塞瓦斯托波爾就是俄國海軍的傳統基地,它經受過許多戰爭的考驗。
而在二戰中,它更是經受了最為嚴酷的考驗,在曼施坦因所率領的德軍圍攻了250個日夜後,終告陷落。此戰也可謂曼施坦因的巔峰之作。今天,我們就回顧這場戰役,看看曼施坦因要如何奪取這裡。一.兵臨城下
1941年9月下旬,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直徑向蘇聯克里米亞半島席捲而去。他的命令十分明確,必須奪下克里米亞半島。
之所以這樣是有原因的。克里米亞半島東部是刻赤半島,刻赤半島連線黑海和亞速海。而且克里米亞半島作為俄國的傳統海軍基地,有多個良好的港口,其本身又是中近東的重要海上通道。南部海岸和土耳其相對,西邊對著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一句話,不能拿下克里米亞,那麼蘇聯人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庫茲涅佐夫就曾經利用波羅的海的海軍基地,轟炸柏林。如果俄國人又在克里米亞這麼玩,那麼德國在羅馬尼亞的煉油廠就陷入危機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希特勒命令南方集團軍區派大軍前去進攻,而指揮這支大軍的就是馮·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很清楚,這是一場硬仗,他需要調動足夠多的部隊,於是他調動了第11集團軍。第11集團軍包括德軍3個軍,九個師,清一色的步兵師,另外還有羅馬尼亞的山地軍可供調遣。
而希特勒的任務有點強人所難,曼施坦因的任務其實是兩個,一方面攻陷克里米亞,一方面還要在南方集團軍群的側翼前進,追擊向東逃竄的蘇軍。
而擺在曼施坦因面前的第一個要點就是皮裡柯普地峽,為了突破這裡,曼施坦因集中了自己大部分部隊,只讓少部分部隊向東追擊。
1941年9月24日,曼施坦因發動攻擊,在五天血戰之後,德軍控制了皮裡柯普地峽。不過此時蘇軍開始向克里米亞半島增兵,同時在東面集中了十二個師試圖反擊。但很不幸最終他們被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和克萊斯特的第一裝甲兵團合圍消滅。二.焦點!塞瓦斯托波爾
曼施坦因最終在10月28日徹底摧毀了蘇軍防線,蘇軍在慌亂的撤退中,被曼施坦因消滅了數萬人,剩餘部隊倉惶撤往塞瓦斯托波爾。雖然損失頗大,第11集團軍仍然全軍追擊,曼施坦因報告共俘獲蘇軍大約100,000人及700門大炮,蘇聯官方公佈死傷大約共68,200人。
11月1日德軍步兵第30軍佔領辛菲羅波爾;4日步兵第42軍佔領費奧多西亞;16日步兵第42軍佔領刻赤,除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外,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已在德軍手中。
不過德軍要攻破塞瓦斯托波爾也不是那麼簡單,畢竟這裡是蘇聯紅軍的海軍基地。守衛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部隊擁有火炮150門(岸炮34門)。
在各防線上修築了75個炮兵火力點、1.7公里長的防坦克樁地帶,232個機槍火力點、347個步兵掩體、60個土質掩蔽部、9個指揮觀察站,埋設了各種地雷9,805枚。同時還擁有十二個永久要塞群。
同時,塞瓦斯托波爾防區被蘇軍嚴密防守,兵員充足。根據資料,當時在克里米亞的守軍眾多,有兩個集團軍和塞瓦斯托波爾海軍總部的直屬部隊構成。
包括獨立海岸防衛集團軍的第25、第95及第172步兵師、第7海軍步兵旅、第2、第40及第42騎兵師、3至4個炮兵團、1個戰鬥機飛行團及支援單位。第51集團軍包括總部第9步兵軍、第106、第276及第320步兵師,3個炮兵團、獨立第120坦克營及8個飛行團。
塞瓦斯托波爾總部直接指揮包括第156、第184、第271及第421步兵師及第48騎兵師。要想攻破談何容易?
所以進攻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劣勢,戰鬥持續到12月末,德軍的進攻都沒有取得什麼太大的效果。最巔峰時在一百五十輛坦克和三百架飛機的掩護下,向巴拉克拉瓦一線的蘇軍陣地發動進攻,但卻沒有任何效果。
雖然部隊楔入了蘇軍的防禦縱深四公里左右,但卻沒有撼動蘇軍的防線。再加上蘇軍在12月6日於刻赤半島登陸,所以德軍一度只能與蘇軍僵持對峙。
一直到1942年5月8日發動“黑豹獵鴇行動”,才消滅了蘇軍在刻赤半島的兵力,並重新發動進攻。但此時德軍已經花費了數個月在這個克里米亞半島了,無論如何德軍必須拿下這裡。三.要塞黃昏
德軍重新恢復了攻擊,但是要攻克這裡並不容易。為了方便攻陷這裡,曼施坦因調來了600MM的卡爾臼炮和800MM的古斯塔夫大炮來轟擊塞瓦斯托波爾。
在從5月21日開始的轟炸後,於6月2日重新發動了攻擊,但其中巨型火炮的炮擊和大規模轟炸又持續了5天。在守軍的炮臺相繼被毀,尤其是北部要塞群地下彈藥庫被毀後,德軍才發動了進攻,並在6月12日攻克了這裡。
由於蘇軍錯誤地以塞瓦斯托波爾灣上的港口構成城市的物資供應生命線,而攻佔它們就可以切斷塞瓦斯托波爾同外界的聯絡以瓦解防守。
因此德軍不需要逐步推進,因為從北面向南進攻塞瓦斯托波爾灣可面對較輕的抵抗,曼施坦因集中其主力第54軍共5個師在這個方向,另一方面集中第30軍共3個師由東向西發動牽制性攻擊,以防蘇軍透過塞瓦斯托波爾灣向北翼輸送增援部隊。
塞瓦斯托波爾的外圍防線於1942年6月16日被突破,第54軍包圍了北面海岸的大部分割槽域,而第30軍向西的推進則在蘇軍的壁壘4號防禦陣地前停止。
防線起點大約是南部海灣頂端,這表示曼施坦因的計劃高估了塞凡堡灣上的港口對守軍的作用。6月28日晚上曼施坦因開始橫越海灣以突破防線,德軍進攻十分兇猛,但蘇軍仍堅守至日落,雖然如此曼施坦因仍繼續將後備兵力投入戰場。
6月29日,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軍終於敗下陣來,塞瓦斯托波爾徹底陷落。
戰役最後,在塞瓦斯托波爾防守的蘇軍共有106,000人,只有25157名士兵撤出。而在塞瓦斯托波爾整個戰役過程中蘇軍總傷亡200481人,其中戰死和被俘者多達156880人。而曼施坦因也被稱為塞凡堡的征服者,並晉升為陸軍元帥。四.對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的分析
德軍攻擊塞瓦斯托波爾,花費了250個日夜,其中曼施坦因的部隊被徹底牽制在了這裡。儘管曼施坦因宣稱他僅僅損失了兩萬四千人,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大有水分,因為這是沒有包括羅馬尼亞部隊的。
如果嚴格來說,他的損失比蘇軍並不少太多,畢竟他是進攻的一方,而蘇軍擁有堅固的堡壘。
此時我們必須承認一點,那就是塞瓦斯托波爾非常堅固。蘇軍在戰前做了許多的準備,無論是戰前對塞瓦斯托波爾的防禦構築,亦或者是戰爭開始後對塞瓦斯托波爾的內陸方向構築防禦工事,都保證了該地區的防禦體系堅固無比。
其中其海岸炮臺,是可以全形度射擊則是重中之重,通常來說,這些炮臺都是隻能面向海面開火,比如英國在新加坡的工事就是如此。
但蘇聯這種全形度炮臺就顯得難能可貴,因為它可以將火力向內陸方向來的敵人實施打擊,這對於抵抗德軍的進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蘇軍未能及時的打通和塞瓦斯托波爾守軍的聯絡,反而在刻赤半島損失了前來援救的部隊,就非常的可惜。
事實上塞瓦斯托波爾此時和被包圍沒有任何區別。刻赤半島登陸的部隊必須自動向西攻擊,以期打通交通線和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軍匯合。
然而考慮當時守軍已經無力反擊,又缺乏和刻赤半島登陸部隊的聯絡,所以這種做法註定沒有效果,其結果是白白賠掉了部隊,而且又不能解除塞瓦斯托波爾之圍。
最關鍵的一點,蘇軍並沒有掌握制空權,整個戰區上方飛舞的都是德國人的空軍,蘇軍等於要頭頂空襲進行進攻,部隊的突破能力大大受損。
而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軍則是一支徹頭徹尾的孤軍,唯一的聯絡是海路,但是海面的艦船也會遭到德軍空襲而損失掉。
因為沒有制空權蘇軍的任何行動都會遭到德軍的迎頭痛擊,無論是增援還是撤離,這就註定了守軍不能得到任何增援,最終將被消滅在這裡。
但也不能說,塞瓦斯托波爾的堅守毫無意義,它畢竟將德軍一支重兵集團牢牢的牽制在了克里米亞半島。如果沒有他們的堅守,那麼莫斯科戰役的勝負,還很難說。
就算莫斯科防守取得了成功,但如果曼施坦因早就攻克了這裡,並率部參與莫斯科方向的戰鬥,那麼蘇軍也很難將德軍趕的那麼遠。這就是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軍,堅守在這裡的原因。結語
戰爭對於下級軍官和士兵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絞肉機,無數的生命在戰場上凋零,為的是勝利的榮光。曼施坦因用士兵的血贏得了勝利,但蘇軍將士的鮮血也並沒有白流。
他們的犧牲,為蘇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這一切,在當時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未來它會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所在。而這,也是戰爭鐵的法則。
參考文獻:《蘇德戰爭》
《失去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