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高考”爭議歷史題結果公佈:38%考生選1900—1945年日本對中國利多於弊,教育局發聲!)
【環球網報道】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香港“高考”)5月14日開考的歷史科中,出現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試題: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日前,香港考評局委員會決定取消該不當試題。今天(25日),香港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公開了考生對該題的答題結果。
據香港“文匯網”“東網”等媒體25日報道,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召開特別會議,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及蘇國生等出席會議。蘇國生在會上表示,香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職員初步檢閱考生答案,發現約38%的考生回答“利多於弊”,約57%的考生回答“弊多於利”,近5%的考試沒有立場。報道稱,考評局委員會認為題目參考資料只摘錄一部分內容,問題用語欠全面,容易令考生在短時間內,作出偏差或片面的演繹及回答。
對於歷史科出現該不當試題,楊潤雄5月15日曾形容此次事件性質“嚴重”,稱已要求香港考評局取消相關試題並適當調整。今天,楊潤雄再次針對取消試題一事表示,該題目具有引導性,沒有考慮到會造成傷害及冒犯,而且也不能討論利弊,因此建議取消試題。他批評,有人未了解試題性質,便稱教育局干預考評。他認為若試題出現問題,教育局就要指正。
楊潤雄(圖源:香港“東網”)
報道稱,楊潤雄在會後表示,會審視為何考評局有多項措施之下,仍會出現有關題目,會調查是制度抑或人事的問題。由於要了解出題的人士,所以需要解除涉及該道題目的保密協議。他說,日本侵華的事件大家都知道,題目擬訂後有近40%考生回答“利多於弊”,應該捫心自問當中是否有誤導性,令學生作出此答案。
此前,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曾對此以“歷史教育所為何事?”為題撰文,強調牽涉侵略、屠殺等大是大非的題目,不可能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利弊。她質疑有人把涉事題目合理化、硬說為開放題題型,並駁斥這是“完全失焦的詭辯”,她表示,實際課程與正常教學,均不會探討日本侵略為國家帶來的“利”。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曾形容此事是“專業失誤”,並表明不排除行使《考評局條例》賦予行政長官的權力,包括向考評局發出行政指示,以保障香港港教育質素與保護學生。她還反問考題如此不當,“是誰節外生枝?誰令這道考題如此不適當,引申出這麼多考題以外社會上的爭議?”
據香港“橙新聞”22日報道,香港考評局委員會決定取消該試題,並將該試題從題庫內刪除,不會作為日後設題的參考選材。將來設題時,會更留意考評與課程及教學的配合。考評局稱,考生分數將按同一試卷其他答題表現估算,選取較高分數作為考生於該題的最終得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