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考研錄取
國內高校確實有不同的層次,對於考研而言,34所自劃線高校就顯得有點特殊,也是眾多考生報考的目標高校。
從往年的考研資料來看,就不同的自劃線高校而言,複試線有很大的不同,同一個學校不同的專業複試線也有很大的差異。
這是北京大學2019年的自劃線:
北京大學2019年複試線
可以看出,北京大學部分專業的自劃線還是較高的,當然,這個不能說明什麼,畢竟考生的分數與學校閱卷還是有較大的關係。
國家出臺自劃線政策,其實初心是很好的:突出了高校研究生選拔過程中“確保質量,突出特色”的原則,改變了我們常說的“一刀切”式的分數線劃定模式。這麼做在很大程度上兼顧了國家基本要求與高校個性化選拔的雙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選拔的有效性和貼合性。
與其他眾多研究生招生高校不同的是,自劃線高校不僅自主確定考試內容,還自主確定複試線,自主確定差額複試比例,這些高校有很好的權利保證本校有足夠比例的考生參加差額複試,這也確實能夠改變複試只是走過場的“怪現狀”,複試有了實質性內容。
從表面上看,考研自劃線高校有了在複試考生中優中選優的可能,這有利於高校積極探索多元性、多樣化的招考形式。
不過,冷絲在這裡也實話實說,國家設定自劃線高校,初心確實是很好的,但是這麼多年下來,改革的初衷達到了,卻未有進一步的深化,改革的效果一般般。
單純從數字上來看,34所自主劃線高校僅佔全國研究生招生單位總數的4%,招生人數卻佔到全國招生總數的24.3%,即四分之一。
如果從招生單位數量佔比來看,僅有的34所自劃線高校當屬稀缺和“特殊”。有點遺憾的是,2003年試點開展以來,到了今天,這34所高校在數目上沒有任何變化。耐人尋味的是,34所高校之中,也有個別高校的生源還比不上其他眾多院校,而且,這幾所高校在招生過程之中還出現過頗受爭議的問題,即便如此,部分自劃線高校也沒有被劃出這個隊伍。
這也因此帶來一個遺憾,一些研究生培養質量較高、生源充足、招生規模增長迅速的招生單位沒有機會進入自劃線佇列。毫無疑問,正如一些教育學家所指出的:如果長久固化下去,既不符合教育公平和教育發展的理念,也不利於激發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的內生動力。
從這個角度看,部分自劃線高校不但失去了研究生初試成績的應有分量和“成績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也助長了選人用人的不良社會習氣。
因此,很多專家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制定自劃線招生單位的准入標準,同時對自劃線招生單位的生源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建立評價機制和動態監測機制。那些符合准入標準的研究生招生單位加入自主劃線行列,在監督檢查中如果發現自劃線單位有違規以及不達標的現象立即撤銷這些高校的自劃線資格,並規定不能再進入的年限,待重新規範達標後再准入。
的確,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透明的標準,有了“能進能出”的機制,這當然就能規範研究生招生招生行為,使更多招生單位按照標準操作,從而儘快加入到自劃線佇列中。
同時,冷絲認為,這樣做也可解決招生單位如何進入自劃線佇列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打破自劃線學校的“特權身份”,提高研究生招生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附錄部分自劃線高校2019年複試線:
一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