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暑假,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陸福志的時間卻依然被排滿。除了要完成科研任務,他還要利用週末為西部地區的機關、學校、社群開展理論宣講和科技推廣。作為南京大學竺可楨講師團和博士生講師團的一員,這項工作他已經堅持了3年。
27歲的陸福志目前是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系地理學專業2018級博士研究生,曾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南京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陸福志出生在雲南省富寧縣,由於當時交通不便,上學對他來說是件困難事。從6歲起,他要步行十幾公里山路才能到學校,途中要經過茂密的森林以及險峻的峽谷。那時,他只有週末才能回一次家,離家時帶夠乾糧,路上揀足柴草,自己在學校生火做飯。家裡條件差,買不起課本,他就借同學的課本看。
儘管條件艱苦,但這些都沒能妨礙陸福志憑藉自己的奮鬥取得好成績。2011年,他以全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南京大學,成為瑤族山瑤支系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
填報志願時,很多人都建議他選擇熱門專業,但他卻報考了地理學專業。
原來,他小時候家裡僅有的半畝莊稼曾被洪水沖走,全家人連夜緊急轉移。他一直想長大後,用學到的知識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
陸福志的研究方向為古氣候與環境演變,主要透過分析地質沉積物研究氣候環境變化,以此來推斷未來的氣候變化。“只有深入瞭解過去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規律,才能對未來氣候變化作出準確的預測。”與其他專業相比,自然地理學要想取得研究成果,需要經歷更加漫長的研究過程。
自然地理學注重野外工作,“要選擇合適的地質剖面,基本上要在野外待至少兩個月才能完成取樣。”陸福志說,野外考察取樣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任務。一次,在黃土高原某地採集新生代剖面樣品時,他和同學沿著臨時修好的“之”字形羊腸小道,在懸崖峭壁上以2公分為單位逐一採集粉樣,還要採集正正方方的古地磁樣品,“400米的剖面,一般要採回去幾萬份土樣,能裝一大卡車。”他說。
野外取樣僅僅是準備工作,實驗室裡進行的分析工作更是關鍵。要對運回實驗室的沉積物進行測年、粒度、磁化率、同位素、孢粉分析等一系列實驗測試,而每項實驗都有嚴密的操作流程,並且都要透過大量的實驗資料才能得出準確的科學結論。
儘管地理學研究的道路艱難曲折,但他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果。截至目前,陸福志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在地球科學領域國際高水平期刊《Climate Dynamics》發表的學術論文定量分析了過去1.2萬年以來的東亞夏季風降水變率及其驅動機制,有助於預測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降水的時空變化。同時,他主持國家級、校級創新專案2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中瑞合作專案等多個課題。
談到自己能夠不斷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的原因,陸福志認為,這與自己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他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上學走夜路的情景,“我一個人走過幾公里的夜路,當時既沒有手電筒,也沒有月亮,只能靠微弱的反光區分道路和樹林,即使害怕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從那以後,他覺得“那麼艱難的時候都挺過去了,現在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
初中時,英語曾是他的短板。“我們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全年級能有一兩個人及格就不錯了。”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英語期末考試只考了61分。那次春節回家,他硬生生地將英語課本上的所有文章從頭到尾背了下來,不理解句意,就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湊,用最笨拙的方式記憶。“一個寒假過後,原來嶄新幹淨的課本被我摸得快爛了。”第二個學期期末,他的英語成績接近滿分。
除了科研成果顯著,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位非常熱心的學生。
看到還沒有拿到校園卡的新生,他會給對方買飯;同學電腦壞了,他會花半天時間替對方修理;就算自己生活困難,他也會主動把助學金名額讓給其他同學……出生在山區的陸福志,上了大學依然惦記著家鄉的發展,特別是家鄉孩子教育的問題。
2011年考上大學後,他每年都堅持返鄉支教,利用寒暑假等機會無償為孩子們補習功課。他說,每當給中小學生講課、作報告時,看到講臺下的孩子們眼裡充滿好奇和嚮往,他感到就算付出再多都值得。
2018年11月,陸福志還帶領南京大學竺可楨講師團回到家鄉,開展勵志科普講座和愛心助學活動,給500多名中小學生作報告,並用義賣籌集的4000元善款資助2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中學生。
今年上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作為學院博士生黨支部書記,他不僅認真落實學校防疫要求,把學校的要求傳達到支部每一位黨員、團員,並帶頭組織支部黨員、團員募捐,還主動擔任鄉村防疫志願者,向村民普及病毒知識,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