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開啟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石勒十四歲時在洛陽城被王衍識破英雄骨相,差點被殺。但親眼見到這位望重人雅的晉朝太尉,草莽英雄石勒也不覺為之心折。他心甚悅之,與王衍親切交談數日。
王衍見這個殺人魔王很好說話,為了更加討好,他就勸說石勒稱帝。不料,此語一出,不僅沒有保身,反而生成殺身大禍。
石勒勃然色變,振衣而起,斥責王衍說:“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預世事!使天下破壞如此,正是君罪所致!”
隨即,他命左右衛士把王衍押出大帳。
回到被監押的房子裡,王衍自知難逃一死,對周圍的人哀嘆道:“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倘若先前不祖尚浮虛,合力匡濟天下,猶可不至今日!”
但是,對於這些大晉朝的“人樣子”們,是殺是活,石勒一時間還真下不了決心。恰好將軍孔萇在身邊,石勒問:“我橫行天下多年,未曾見此等儀觀不凡、能言善辯的人物,能留他們命在嗎?”
孔萇粗人有粗理,回答說:“這些人都是晉朝王公大官,肯定不會真心屈服於我們,留著有什麼用,殺掉算了!”
孔萇 畫像
石勒點頭,主意已定:“此等奇人,可保全屍,不可加以鋒刃也。”於是,他派兵士把餘人一一牽出斬首,只留王衍和司馬範,把兩人單獨押關在一間磚房裡,讓軍士半夜推牆,壓死他們。
古人總覺全屍而死是施惠於人,其實,與其在磚石土瓦間屈憋窒息而死,還不如一刀斬頭來得痛快。王衍這位“巖巖清峙、壁立千仞”(顧愷之語)的一代大玄學家,就這樣在碎磚石中間結束了性命。
石勒再接再厲,在洧倉(今河南鄢陵)大敗從洛陽逃出的晉軍,殺東海王世子司馬毗等晉朝四十八個王爺。
同年七月,石勒與劉曜攻克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
晉懷帝司馬熾 畫像
獲取大功的石勒在許昌屯兵不久,聽聞晉朝大都督苟唏在蒙城擁立晉懷帝的兒子豫章王司馬端為皇太子,便馬上帶兵出發,先攻克陽夏殺掉晉守將,馬上馳襲蒙城,俘虜了這位曾威風一時並大敗石勒老上司汲桑的儒將。
一個多月後,見苟唏不為己用,石勒才殺掉他。
至此,進退自如、攻無不勝、戰無不取、羽翼已成的石勒,開始把下一個目標轉向一直對自己勢力形成嚴重威脅的友軍——匈奴漢國的大將軍、齊公王彌。
石勒 畫像
王彌,東萊人,父祖均為太守級別的官員,家世清白而顯貴。王弘青年時代就有才幹,博學強記,但好遊俠之舉,習武擊劍,交遊甚廣。洛陽隱士董仲道善相人,曾對他說:“君豺聲豹視,好亂樂禍,若天下騷擾,不做士大夫矣。”可能這種預言給了王彌某種心理暗示。晉惠帝末年,以宗教為名起事的妖人柏根在東萊起事,王彌就堅決“背叛”了他的家庭,率家中僕僮“從賊”。
柏根被殺後,王彌逃入長廣山做了強盜。由於受過良好教育,王彌多權略,每次出去搶劫都豫圖成敗,舉無遺策。而且,他弓馬迅捷,膂力過人,當地人稱他為“飛豹“。
石勒 畫像
後來,王彌率眾賊接連侵擾泰山、潁川、汝南、襄城諸郡,並攻入許昌,開啟武庫,搶走不少精良的鎧甲器杖,最後有眾數萬,朝廷對他也奈何不得。
會值八王相攻、天下大亂之際,這位士大夫出身的賊頭竟也率軍進逼洛陽,致使京邑大震,宮城大門大白天也要關門。當時,晉朝軍隊還有反擊能力,司徒王衍派晉將在七里澗與王彌軍激戰。王彌大敗,逃跑途中,想起從前在洛陽相熟的老朋友、匈奴五部首領劉淵(當時劉淵已稱漢王),便帶著數百殘兵敗將前去投靠。
劉淵剛剛立國,聞訊大悅,派使郊迎。王彌一見老相識,便勸劉淵稱帝,感激之下,劉淵盛讚王彌為“孤之孔明”,大有如魚得水之感,立署王彌為司隸校尉,加侍中、特進。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不知道這段歷史是否讓您有所觸動,以史為鑑,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