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在蘇北老家縣城第一次參加高考,收到了一所三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父母並未打算讓我去讀,我只好選擇復讀。這一復讀不要緊,“悲催”的事情接連發生。
復讀的那兩年,正逢江蘇省高考年年改革:2000年採取的是“3+2”模式;2001年變為“3+X”模式,分為文綜和理綜;2002年又採取了“3+文理大綜合”模式,不分文理科,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歷史全都要學。而我的復讀“戰績”也並不理想:第一年,我連大專都沒考上;第二年才勉強考上個新建二本,也被一些人稱為“三流”二本。
2002年,能考上二本,於我來說也是萬幸。我很喜歡自己的專業,對大學生活也很滿意。讀大三時,我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做一名大學教師。於是,選擇考研也就順理成章。那時,本專業整體就業情況不錯,大部分同學都進了中小型企業,每個二級學院的考研人數不多,能考上的幾乎是個位數,學校也並不重視“考研率”。
因為本專業前幾屆中幾乎沒有選擇考研的前輩,我也沒有太大的自信和抱負,為了穩妥些,就選擇了一所既非985也非211的一本院校。2006年,我順利考上研究生。2009年碩士畢業時,不少二本院校的入職條件已經升至博士了,我只能進入了一所高職,一年後又跳槽到一所獨立學院任教。
2018年,工作9年後,我已經35歲,孩子也5歲了。我又選擇辭職,考上了一所211院校的博士生。從我第一次參加高考,到真正考進一所211院校,整整過去了18年。始終不變的,是我對所學專業的堅守和興趣。
記得2008年讀研時,我作為代課老師第一次跟學生談起高考復讀的那兩年經歷,一些學生佩服我很有毅力。後來,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很少談及這段經歷。如今,人到中年,再回看“復讀”這事兒,自己也覺得故事的“感染力”微乎其微。畢竟,遠離了高考的場景和現實,成為一個“不在場”的人,高考在記憶中也就成了“小事”,眼前在工作和生活的磨礪中遇到的很多事情,比高考的難度和考驗似乎還要大,處理起來還要棘手。
每年高考成績公佈後,網路除了關注和分享那些高分考生的經驗,還流傳著不少從清華、北大等名校退學,復讀後仍然考上名校的“神話”。這些人固然有著過人之處,但現實之中,並不是每個復讀的考生,都能如此輕鬆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單就學歷提升和進入名校而言,別人的成功經驗並不能直接套用,也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衡量。有人可以實現“三級跳”式的飛速躍進,有人可以按部就班、順順利利直線上升,有人卻不得不走些彎路,沿著曲線上升,而後才能真正實現“逆襲”。對於第三類人來說,人生道路上的彎路,也未嘗不是另外一種直路。
眼下正是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覺得選擇專業,不妨從興趣出發,如果只追求熱門,而不考慮自己的特長,也會影響大學生活的質量和滿意度。一方面,不少大學轉專業的條件並不低,只有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才有資格。但正如不少學生所吐槽的:成績要是那麼好,說明都是學霸了,還有必要再轉專業嗎?另一方面,跨專業考研也不是那麼容易,需要非凡的毅力與堅持。
近些年,很多人會關注學校的“考研率”,不少二三本院校對之大加宣傳。但對此我們也應理性看待,充分考慮自己的性格和興趣特點後再決定。雖然社會上不乏專科生讀到“雙一流”院校博士生的案例,也有一些三本學生考研畢業後成功進入央企、名企,但也必須認識到:“考研熱”帶動了考試競爭的加劇,能夠“上岸”的終究只是少數。
大學校園不像高中,沒人會逼迫你努力規劃、積極備考,很多學生進校之後也會禁不住誘惑,有所鬆懈。目標明確、自我約束力較強、能夠堅持到底,才是成功“逆襲”最根本的決定因素。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