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者,會發現一般情況下,提到孫吳政權都用江東代指,而實際孫吳政權大體上是位於長江以南叫江南更靠譜,其控制區域也並不僅限於江東地區,那麼三國時期的江東地理位置大概的範圍是哪裡呢?
因長江流經皖南向東北方向斜流入海,而以此段為中心劃分確定東西和左右,從這裡看江浙地區就是在長江的東邊,一般情況下所說的江東所指區域是指今天的長江下游江南一帶。大體是南方的湖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長江以南省份和跨江省份的南部。
具體的六郡是指: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從地理上看,包括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地,是真正的江南水鄉,物產也極其豐富,在古代,適合在混亂時期建立割據政權。
東漢末年,素有小霸王稱號的孫堅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升任長沙太守,擁兵自居,成為割據軍閥。其長子孫策,在父親戰死後,忍住悲痛,率領其父部下千餘人,削平江東,佔據江東六郡而被漢朝冊封為吳侯。正值盛年的孫策,正準備大幹一場,與群雄爭奪天下時,突然遭遇仇家暗殺,不幸殞命年僅26歲。
據三國志卷(卷四十六)吳書·孫堅等傳第一記載:
(孫策)呼權佩以印綬,(孫策)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哥哥孫策臨死前對弟弟的交代也是,希望弟弟以江東為根基,保全家族基業。而年輕的弟弟孫權(當時19歲),不負眾望,建立了三足鼎立的割據政權。
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周瑜等傳第九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