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這篇文章我們談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
這個話題也是來源於一位同學的留言,他說:“本科期間掛過科,成績績點只有2.0,會不會影響考研?”。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直擊靈魂深處的問題,因為,不少掛過科又想考研的同學,可能都會有這方面的顧慮。
所以,下面就針對這個問題,做一些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弄懂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麼是“績點”?績點2.0所代表的成績又在什麼水平?
什麼是成績績點?是如何計算的?
大學學習不像初高中那樣,大學的每門課程都會有一個學分,學分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門課程的重要程度或者權重大小。比如,高數3個學分,毛概5個學分,西方美術鑑賞1個學分。
只有每門課程考試透過以後,才能夠獲得相應的學分,學分積累到一定的數(根據培養計劃要求)才能夠畢業。
學分提前積累夠就可以提前畢業(比如,雷軍學長當年就是從武漢大學提前畢業的)。
之所以有績點,就是因為如果不同學科像初高中那樣只算平均成績的話,肯定是不合理的,因為,不同學科的權重不一樣,也體現不出來學分制的優勢。
所以,就有了績點!
一般,績點與成績的換算有一個表格,如下所示。
每一科的成績,都可以透過這一表格換算成相應的績點。
然後,再將每一個科目的績點與對應的學分代入以下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最終的平均績點。
平均績點=(科目1績點*科目1學分 科目2績點*科目2學分 …… 科目n績點*科目n學分)/該學期總學分。
是不是,讀完了大學,終於搞懂績點是怎麼來的了呢?
所以,這樣我們也就知道了,不同的績點代表的成績所在的層次了。
比如,績點2.0所對應的成績也就是68-71分,屬於中下等。
如果,績點3.7以上,基本上就屬於“學霸”的存在。
當然,績點的計算不止以上這一種方式,可能還有其他方式,比如,還有滿分5分的計算方式,具體計算過程大同小異。
瞭解了第一個問題以後,下面正式回答文章題目中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告訴大家不影響考研,你肯定會指著學長鼻子罵,“你這個騙子”。
所以說,本科績點不影響考研肯定是假的,大家也沒有必要自欺欺人。
因為,大學成績的平均績點代表了大家本科四年的學習情況。
如果說,績點對考研沒有任何影響,那不就是間接說明大學的成績沒有用嗎?這對於成績好的同學來說也不公平。畢竟,績點3.9與績點1.9的同學,差距肯定很大,不過,作為考研的同學,大家也必擔心,因為,績點3.9多半是被保研了。
所以,這裡想告訴大家的是,大學成績與績點雖然會影響考研,但是,這個影響相比初試成績、複試成績、科研競賽經歷等來說,基本上可以忽略。
即使是掛過科,也沒有關係,你依然可以考研並且還能夠考上。
所以說,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大學績點會影響考研,但是,這個影響非常有限,也不足以決定最終的考研成敗”。
是不是瞬間開心了不少?
那麼,既然會有影響,我們是否還可以做一些補救措施呢?
掛科以後想考研的“補救措施”
如果有同學已經掛科,無論考研與否,首先希望一定要及早補考透過。
因為,掛科不影響考研,但是,拿不到學位證、畢業證肯定會影響考研與找工作的。
具體補救措施有兩個。
措施一:多參加一些科研競賽,實習等
如果,有同學大一、大二掛科了,也不要緊,雖然沒有資格保研,但是,也不影響我們考研哦。
為了補救掛科對考研的影響,可以適當多參加一些科研競賽活動。
這將在研究生複試中會非常有用。
如果,你還有非常厲害的獲獎,比如全國x等獎等。
就算在複試時,老師問起你“掛科”的事,你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老師,自己業餘時間較為繁忙。
主要時間用來參加比賽,雖然掛科了,但是,在比賽的過程中,由於需要用到相關專業知識,對落下的課程進行了惡補,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相關知識,因為,實踐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措施二:考研初試成績儘可能高
除了參加一些科研活動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補救措施就是及早開始,認真複習考研,爭取初試成績儘可能考高分。
當我們初試成績很高的時候,老師基本上都不會去在意你掛科或者GPA很低這個事實的。
因為,初試成績已經證明了你的學習能力!
以上,兩個補救措施,希望掛過科的同學能夠有所參考。
最後,學長想跟大家說的是,大學裡面掛科並不可怕,也不是多大的事,可怕的是你掛科以後開始“破罐子破摔”,那後果將會比較嚴重。
想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