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出兵朝鮮前夕,駐東京的遠東軍總司令致電,詢問在“確保安全” 的前提下,能否派兵援助朝鮮戰場。對此,蔣自是求之不得。
當天,蔣介石即致電,表示願派出精銳的國民黨第 52 軍馳援。同時下令:“從6 月26 日起,第52 軍進入一級戰備,全建制待命,隨時準備出發。”
第 52 軍為國民黨軍精銳,該部在初期參與,名聲大振。爆發後,接受美械裝備,為半美械軍。期間曾擊敗林彪並接收瀋陽。在遼瀋戰役時,因未隨
兵團西進,避免了被殲滅的命運,成為遼瀋戰役中唯一整建制撤退的國民黨軍。
1950 年,第 52 軍駐防於臺灣北部地區,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
麥克阿瑟得知蔣介石要派精銳部隊參加, 立即表示歡迎,並提出加強臺灣的防衛問題。但是認為此時形勢微妙,勸麥克阿瑟緩行。
後來回憶說,他在聽到轉交的蔣介石的建議後,第一反應是認為應當接受這番好意。但是國務卿持不同意見,認為臺灣國民黨當局的情況和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臺灣本身就是最易遭受進攻的地區之一, 美國才因此派遣第七艦隊去
防衛臺灣。一方面美國花錢去護衛臺灣,另一方面被保護的臺灣國民黨當局卻又派兵到朝鮮,艾奇遜認為這種做法實在是荒謬。如果臺灣軍隊在朝鮮出現,北京的共產黨人就可能決定參戰。本來傾向於約蔣出戰的杜魯門因害怕此舉會招致中蘇出兵干涉,最終屈從了艾奇遜的主張。
訊息傳到東京後, 使一向以老自居的麥克阿瑟大為不滿,他怒斥杜魯門和艾奇遜“不敢動用國民黨中國的武裝力量,這是怯懦和愚蠢的表現。他們簡直是在討好共產黨,屈從共產黨的意志”。蔣介石聽到上述訊息時,氣得臉色發青,在陽明山“總統官邸”接見美國特使時,態度非常冷淡。
仁川登陸後,按照麥克阿瑟的時間表。朝鮮戰爭會在 1950 年前結束。但是,隨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加入戰團,美軍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戰局的逆轉使麥克阿瑟再次想起了國民黨軍。此時。艾奇遜的擔心已經變為現實,既然紅色中國已經介入,那就沒有必要顧忌已經成為現實的危險, 刻意迴避使用國民黨軍隊助戰了。1950 年 11 月的“ 聖誕總攻勢”失敗後,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請其仍派第52
軍前往朝鮮助戰。他還通知蔣介石說,美軍已從沖繩派出飛機和船艦,裝載補充第52 軍的武器裝備赴臺,同時接運該軍從空中和海上開往平壤地區。麥克阿瑟要求蔣介石火速派出一個參謀指揮官代表團飛赴漢城,同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商討第52 軍到朝後的有關事宜。他同時向華盛頓建議,把國民黨第52 軍編入聯合國軍, 以增強美軍在朝鮮的作戰能力。
麥克阿瑟的決定讓蔣介石喜出望外。蔣介石當天即召開緊急會議,下令第52 軍於24 小時內完成出發準備。11 月 30 日,由麥克阿瑟派來的 7 艘運輸艦和 3 艘貨船抵達。52 軍新獲各種車輛 200 餘輛,火炮千門,各種器材近2 萬噸, 足可裝備兩個軍。經這一換,52 軍的裝備徹底美械化了。
杜魯門立即召集國防部和國務院有關首腦開會研究。會議大多數人員仍堅持認為,蔣介石的軍隊逃匿後,缺乏訓練和火炮、裝甲等重型武器裝備,低下的作戰能力根本不是中共軍隊的對手,就是入朝參戰也難以根本改變朝鮮的戰局。同時,人還擔心出兵和中共增加兵力。因此,杜魯門再次拒絕了麥克阿瑟的建議。麥克阿瑟一氣之下, 於 12 月 3 日再次給杜魯門發去一份措辭激烈的電報, 申述朝鮮戰場局勢嚴重,如不採納他的建議,後果不堪設想。但是,不僅不為麥克阿瑟的威脅所動,而且下決心要撤掉麥克阿瑟。遂於 12 月 6 日給麥克阿瑟下了一道嚴厲的命令:
1.禁止他採取任何未經許可的行動,並責成他用現有的兵力保住陣地並盡力儲存實力。
2.禁止他發表任何未經國務院批准的政策性宣告。於是,第 52 軍的參戰計劃再次擱淺。
1951 年春, 美軍逐步穩定了戰線。為了發動新的攻勢,麥克阿瑟極力要求增兵,並再次提出將國民黨軍隊派往朝鮮。但是以為首的華盛頓的決策者們認為,既然在前期戰局惡化的形勢下都沒有起用的軍隊,現在戰局已有好轉的情況下就更無此必要, 因而堅持拒絕的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