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跨語言視角下的漢語假設句研究

由 度方針 釋出於 經典

20

20

09/10

假設是一個具有跨語言普遍性的全句功能語法範疇,幾乎不同語言中都有表達假設的語法形式,表面看來它們各不相同,深入研究會發現,假設的每一種形式都不是孤立的,它只不過是世界語言有限可能的其中某個例項化型別。《跨語言視角下的漢語假設句研究》在跨語言比較的視角下,重點研究了漢語假設標記的位置、語法化來源型別、從句和主句標記的配套使用、從句和主句的相對位序等議題。相較於之前的相關研究,該書值得肯定的有以下三點。

(一)運用跨語言比較的方法,從語言型別學的角度來觀察和處理漢語假設句的相關現象。與其他語言相比,漢語假設標記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後置,位置看似靈活,但仍在世界語言的變異範圍內,這與漢語在中心語引數型別上的搖擺不定有關,也是漢語滿足“聯絡項居中原則”的重要手段之一;漢語假設標記數量豐富,但語義來源有限,並且多具有跨語言的普遍性,這不是偶然的,因為這些語義來源要麼具有非現實性,要麼具有話題性,均與假設語義相適宜,這滿足了語法化的語義條件;漢語假設句的從句和主句標記共現頻率總體上並不高,還不到 50%,尤其是和指代性標記的共現頻率更低,還不到 20%,這一點跟英語比較接近,也比較符合語言的普遍特徵。

(二)注重解釋。當代語法研究不僅要對種種語法現象做出全面的描寫,而且要儘可能地給出合理的解釋。該書主要從語用功能角度對相關現象進行解釋,如運用語言型別學中的和諧理論解釋不同語言中假設標記位置的差異,不同語言使用前置假設標記還是後置假設標記與其動賓語序的型別是和諧的,VO 型語言傾向於使用前置假設標記,OV 型語言傾向於使用後置假設標記;該書運用會話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等語用學理論分析解釋假設句的從句後置於主句這一劣勢語序出現的動因;在分析河南夏邑方言中的“忘了”願望義反事實句的形成原因時,聯絡其使用的語言環境,即說話人原本可以做某事,但因沒有做而造成某種損失,所以句子才伴有懊悔或者遺憾之情,而在夏邑方言中之所以可以選擇“忘了”這個詞來表達,則跟語用推理有關。上述解釋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三)關注非原型假設句。該書運用認知語言學的原型理論,根據從句和主句之間的語義關係將假設句分為原型假設句和非原型假設句。重點研究了回溯推理假設句、隱喻推理假設句、反事實假設句和元語言假設句等非原型假設句,加深了對漢語假設範疇複雜性的認識。

翻閱全書,不難發現,作者對每個問題的論述都是建立在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引用和對各種語言材料的分析統計基礎上的,體現了嚴謹務實的學風。當然,該書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關於非原型假設句的分類只是例舉式的,可能涵蓋不了所有的情況,這個問題今後還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

【來源:科學出版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