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者榮耀百里玄策原型,唐朝名將王玄策,一介書生打服印度五國

由 士振文 釋出於 經典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

唐朝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朝代,每一個仁人志士都有一個報效邊境的狂熱內心,在這些名將身上都有擁有者無數傲人的戰績。甚至有:不滅幾個國家,不好意思說自己唐朝名將的說法。的確在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士兵英勇,將軍善戰。很多名將身上都有滅國的戰績。唐朝初年名將李靖滅東突厥、吐谷渾;蘇定方滅西突厥、百濟;侯君集滅高昌;薛仁貴和李勣聯手滅了高句麗。這些戰績可謂是彪炳千古,要說最為傳奇的唐朝名將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王玄策。他一個人靠著一張嘴就把印度叛亂剿滅了!究竟什麼情況一起看看吧!

唐朝與印度的友好交流

我們的故事還要從西天取經的玄奘說起,貞觀五年(631年),玄奘到達中天竺,並得到屍羅逸多的召見。屍羅逸多建立的帝國由五個國家組成,以屍羅逸多摩伽陀國為主,其餘四個國家作為附屬國,自稱摩伽陀王國。玄奘和屍羅逸多進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講述了大唐帝國這段時間四處滅國,四夷賓服情況。屍羅逸多聽了之後感覺私下一打聽,確實是這麼個情況。於是與玄奘親切交談,表示願意同心協力,打造友好互助關係。

貞觀十五年、十七年貞觀十五年摩伽陀國王屍羅逸多,兩次派遣使者到達長安,唐太宗對於使者也是友好對待。並且在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派遣朝散大夫尉寺丞,上護軍李義表、副使黃水縣令王玄策等人送使者歸國,順便出使摩伽陀國,並對國王屍羅逸多進行了敕封。屍羅逸多:“率其臣東西拜受敕書,復遣使獻火珠及鬱金香、菩提樹”王玄策第一來到了印度,也開啟與印度宿命糾葛。

王玄策等人在印度一共帶了四年,直到公元646年才回國。這幾年王玄策等人“巡省佛鄉,覽觀遺蹟”,中間國王屍羅逸多安排的是妥妥帖帖。中印文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兩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立下了“欲使大唐皇帝與日月而長明,佛法宏宣共此山而同固。”的願望。

物是人非,怒滅其國

公元647剛剛回國不到一年的王玄策被唐太宗封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再次出使印度。這次出使的目的主要是彰顯大唐天朝盛威,對屍羅逸多贈送的火珠及鬱金香、菩提樹等進行回贈。以進一步促進兩國的友好交流。王玄策這一次沒有直接去中天竺的摩伽陀國,而是先對其他天竺國家進行了友好出使交流,做到了天朝光輝雨露均霑。然而讓王玄策沒想到的是,等到王玄策到達摩伽陀國的時候,屍羅逸多病逝。其臣子伏帝阿羅那順自立叛亂自立,並且派兵進攻了王玄策。王玄策使團,數十人全數戰死,各國進貢的物品也被搶奪。王玄策與蔣師仁逃到吐蕃。

只剩兩人的王玄策,充分發揮了一個外交家的本色,檄召鄰國兵。於是吐蕃發兵1000人,泥婆羅發兵七千騎兵。王玄策率領借來的這八千兵馬,與阿羅那順在茶鎛和羅城開戰,三日破城。斬首三千級,溺水死萬人。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殘部再戰,再次被王玄策擊敗。阿羅那順被俘。剩下的人再次重整兵馬,再次被王玄策擊敗。這一次俘虜妃、王子及男女一萬二千人,雜畜三萬,隨後五百八十座城池投降。阿羅那順被徹底擊敗之後,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及弓、刀、寶瓔珞。迦沒路國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像。自此印度重歸和平。王玄策回國,被朝散大夫,之後王玄策兩次出使印度,對印度的王進行冊封。

戰爭的合理性?

那麼問題來了以現在目光來看,王玄策滅天竺國的行為是否合理呢?首先來看戰爭的起因:王玄策借出使中天竺機會,對四天竺進行了敕封,四天竺進貢大量寶物。最後在中天竺之時,受到了阿羅那順攻擊,部眾被殺,貢品被搶。從這一方面來說,進攻使者團隊,殺死使團成團,搶奪使團財物,是對國家尊嚴極大挑戰,已經等同於對唐朝宣戰。同時阿羅那順是謀反身份,同時推翻了與唐朝關係友好的摩伽陀國。王玄策因此進攻中天竺,並使其滅國也無可厚非。

但是從中天竺的角度來看,外國使者來訪,不是直接進入國家,而是對周邊附屬國家進行敕封,並接受附屬國朝貢。這是對中天竺主權的一種極大干涉,已經危及到中天竺的國家主權。而屍羅逸多死後引起的王位之爭,屬於中天竺國內內政之爭。王玄策此時出使其餘四國,並接受四國進貢,難免不讓人懷疑王玄策的目的。因此剛登上王位的阿羅那順襲擊王玄策,防止其干涉內政。從客觀角度來看,這種擅自接受他國朝貢的行為是對中天竺的極大挑釁。中天竺的進貢也是合情合理。

無論戰爭的起因是否是因為涉及到了對天竺內政的干涉,但是從戰爭的結果來看。王玄策並沒有因為戰爭的勝利,干涉中天竺國家的內在秩序,也沒有因為戰爭的勝利對中天竺大肆掠奪。反而在戰爭中受到了周邊國家的大力贊助,並且在戰爭後繼續從事外交活動,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由此可見,王玄策發動的這場戰爭起因極可能是出於一場誤會。阿羅那順擔心自己剛剛到手的王位在王玄策的干預下失去;王玄策為了促進文化交流,對天竺四國進行了出使。王玄策的這場勝利極大的保障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雙發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

將軍?外交家?一介書生!

王玄策在取得戰爭勝利之後,立即回到了唐朝國都長安。公元656年唐高宗顯慶三年“敕使王玄策等往西國,送佛袈裟於泥婆羅國西南,至婆羅度來村。”顯慶四年(659年),王玄策至婆慄者國;顯慶五年(660年)九月二十七日到摩訶菩提寺,寺主戒龍為王玄策等設大會,十月一日寺主及餘眾僧為王玄策等使者踐行。這一次王玄策西行用時五年,龍朔元年(661年)春初,才回到長安。作為一名外交家,王玄策此次天竺之行,極大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中原地區“方丈”的稱呼也來自於王玄策的這次天竺之行。

回首來看,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前為黃水縣令王玄策。這是一個書生科舉之後的官職。第二次出使天竺為正使,卻以一介書生之軀,借兵吐蕃、泥婆羅(現在尼泊爾)。憑藉區區八千兵馬打敗天竺五國最強大的中天竺,殺敵、俘敵數萬。空口借兵盡顯外交家風範,以弱勝強名將本色展露無疑!第三次出使大力促進文化交流,書生意氣盡顯其中!歸根結底王玄策不過一書生罷了。

後記

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不容侵犯,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哪怕面對流言蜚語,哪怕一介書生,也要像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奮不顧身的去維護國家的尊嚴。在唐朝那樣一個盛世,唐朝的國家尊嚴是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容挑戰。然而戰爭不論爭議與否,都會造成生靈塗炭,還是應該像孫子兵法所記載那樣,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