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Latin Leagu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火焱君知道,當我丟擲這個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朋友發出疑問:這兩個不同政體的國家都不在同一時期,怎麼比呢?我想說,有的比,真的可以比。在那個時期,人類文明發展的並不快,科學技術也相對落後,晚期的共和國軍隊絕對可以和帝國軍隊一戰。
老規矩,先交代下各自時期的背景。
1.羅馬共和國 (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
羅馬共和國是古典羅馬文明的延續。從推翻羅馬王國開始,傳統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9年,直到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才結束。正是在這一時期,羅馬的控制權從城市周邊擴充套件到了整個地中海世界。
羅馬共國和版圖
共和國時期的羅馬社會是拉丁、伊特魯里亞和希臘元素的文化混合體,在羅馬萬神殿中尤為明顯。它的政治組織受到希臘城邦的強烈影響,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
最高治安官有兩位領事,他們擁有廣泛的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和宗教權力。雖然每年都有選舉,但共和國並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而是一個寡頭政治國家,因為少數大家族(稱為貴族)壟斷了主要的地方法院。
2.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
羅馬帝國版圖
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又一個階段。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的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的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了帝國時代。
在帝王統治下,它在歐洲、北非、中東和高加索的地中海周圍獲得了大量領土。它早期以羅馬城為首都(公元前27-286年),後由多個皇帝統治,分為位於米蘭和後來的拉文納的西羅馬帝國,以及位於尼科米亞和後來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
他們的軍隊在不同時期各有千秋。
1.後共和國時代的軍隊是最精銳的。
我一直認為,後共和國的軍隊是十分精緻的殺人機器。因為他們中最大的部隊容量經常能達到10萬甚至更多。他們每一個士兵都配有專業的頭盔、鎖子甲以及堅固的盾牌。
可以說在那個時候,羅馬軍隊已經完全專業化了,所以每一個正規士兵的兵齡都超過了10年或者更多。而且這一時期,每個士兵都大機率參加過針對其他羅馬人的內戰。
通常,這些軍隊都善於近距離作戰,他們慣於排成一排陣列,用他們的圓形盾來保護自己免受四面八方的攻擊。這些士兵都受到過良好的用矛技巧,這也體現了羅馬人是有多麼喜歡長矛這個武器。
同時,他們還有一支值得讚歎的騎兵部隊,但在與其他羅馬人的衝突中,騎兵的戰術往往不是很奏效。
要知道,這些羅馬共和國的衛兵,常會被組成一支由5500人為一個單位的部隊(軍團),這個單位容量在當時是不敢想象的。而且,這一時期的羅馬軍隊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最佳化,可以在激戰中對抗其他任何紀律嚴明的軍隊。
2.羅馬帝國的軍隊更多元化
帝國時期的羅馬軍隊在規模上與後共和國的軍隊非常相似,軍隊仍然主要由專業的志願者組成,裝備和訓練素質也依然很好,作戰經驗豐富。而且最早帝國的羅馬騎兵主要來自凱爾特人、西班牙人或日耳曼人的地區,他們人種複雜同時戰鬥力驚人。
這一時期的軍隊可能會具備一些優勢,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外國僱傭軍,這些僱傭軍為羅馬帝國軍團帶來了不同的戰鬥方式,並在戰場上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但如果拿帝戴克裡先或君士坦丁時期(300-350年)的軍隊與共和國軍隊對比的話,我會完全傾向於後者。
大概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1.因為晚期的羅馬帝國軍隊必須處理來自邊境的不同威脅,因此軍隊內部的組織單位較小(每個單位只有約1000人)。而這支新羅馬帝國軍隊通常會被設計成邊境安全部隊,把重點從尖銳的戰場轉移到了國防上。
這支羅馬帝國的軍隊必須適應更廣泛的防禦計劃,從而打擊移民、突襲或者偶爾的入侵。但他們明顯沒有經歷過激戰,這也導致他們不能專精於大規模作戰。
2.此外,羅馬帝國士兵缺乏血性的同時,還把更多的經歷花在了打扮軍裝上。
例如,許多步兵單位開始使用更多的圓形盾牌,並將他們的半角鬥篷更換成了更好看的長斗篷,這一設計本來是為了對抗騎兵,即依靠斗篷提供的戰鬥空間欺騙並擊殺騎手。
按道理來說,後來的羅馬士兵本應成為更全面的戰士,從而輕鬆應對各種暴力威脅。但在這一過程中,羅馬帝國計程車兵卻太在意物化的外表,共和國士兵特有的“粗暴和磨難”的教義已經完全喪失。
3.較小的組織單位也意味著會受到更多傷害。得益於人數的優勢,共和國軍團擁有碾壓一切的力量。而羅馬帝國的軍隊在各個部分都不像共和國那樣擁有高超的凝聚力。這意味著在戰鬥過程中,他們會隨著減員而不能有效執行戰術。如果小型團隊被個個擊破,很容易導致整場戰爭的失敗。
4.最重要的是,羅馬帝國的主力部隊還主要集中在了一個叫“Auxilia”的輔助團身上。這些人是從非公民中招募的,他們的組織規模更小,隊伍實力遠低於軍隊,而且工資也低於軍團成員,帝國許諾在其服役25年後,會給他們可以世襲的公民身份。
根據塔西託斯(Tacitus)的說法,帝國大約有與軍團一樣多的輔助人員。因此,Auxilia在頂峰時期大約有125000人,這也意味著他們大約有250個輔助團在作戰。但是必須明確指出的一點是,這些人並沒有受到正規的軍事訓練,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低下。而帝國時期,戰場上主要就靠這些人來衝鋒賣命,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再說公元395年以後的對比,那麼我認為共和國的軍隊實力是完全碾壓的。
因為在西奧多西之後,羅馬帝國在戰爭中只能依賴僱傭兵。那時的羅馬帝國的經濟又是一個空殼,士兵們的裝備很爛,訓練和紀律的標準也急劇下降。我認為這個時期的帝國軍隊沒有任何機會和共和國軍隊抗衡。
之所以我沒有比較帝國早期和共和國晚期的部隊,是因為在這兩個銜接時期,他們的軍隊沒有太大的變化——不論是軍事裝備還是軍事結構,都沒有太多改變。所以這點我就pass掉了。
那透過上述的對比來看,共和國晚期的部隊是明顯要優於帝國軍隊的,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文丨火焱
我是火焱,要新奇的內容,也要深度的報道,您的【關注】將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本文文獻
1.Crawford, Roman Republican Coinage, pp. 455, 456.
3. Cornell, Beginnings of Rome, pp. 215–217.
4.Lazenby, John Francis (1998). Hannibal's War: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econd Punic War. ISBN 9780806130040.
5.Brennan, T. Corey (2000) The Praetorship in the Roman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605.